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半刚性基层的材料特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强度、温度收缩和干燥收缩、抗冲刷以及疲劳4个方面论述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性,指出: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可以根据路面结构要求在一个很宽的值域内设计;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获得不仅要靠一定剂量的结合料,更要靠良好级配的集料;及时的保湿养生可以避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燥收缩裂缝;控制细料含量可以显著减小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温度收缩裂缝;通过减少细料含量、增加结合强度以及增大空隙率等合适的材料组成设计,可以显著地提高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半刚性基层材料是应力敏感性材料,将半刚性基层放在路面中合适的层位,可以使其具有更长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
采用煤渣制备半刚性基层,取代相应质量的集料,分析其对半刚性基层力学性能、干燥收缩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煤渣的微观结构,分析了煤渣对半刚性基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煤渣掺量的升高而降低,后期抗折强度下降缓慢;当煤渣掺量小于15%时,半刚性基层的干燥收缩随煤渣掺量的升高而降低,当煤渣掺量为15%时,半刚性基层的收缩量增大;当煤渣掺量为10%时,半刚性基层的干燥收缩率最低。试验结果证明了煤渣可以作为半刚性基层中集料的替代材料,为煤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半刚性基层的干燥收缩试验,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适合半刚性基层干缩预测的GM(1,1)失水量预估模型和干缩应变预估模型,并引入一阶弱化因子对原始数据进行优化;通过突水量模型预测出模型的干缩停止时间,再进行干缩应变预测。结果显示,优化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且与实测干燥收缩趋势吻合较好,说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半刚性基层的干燥收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超凡  申爱琴 《公路》2007,(10):184-189
通过对半刚性材料干燥收缩机理和现常用测试方法优缺点分析,设计了新的更能模拟工程实际的测试仪器,用该仪器进行了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的不同细集料级配、不同结合料配比的干燥收缩试验,揭示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收缩特性,并提出减少干燥收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基础力学理论,推导出半刚性基层温缩应力、干缩应力的计算公式,求解出半刚性基层温缩应力和干缩应力的最大值,深入地分析了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形成机理.同时,还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最大温缩、干缩应力的影响因素,并由此分别提出针对半刚性基层材料和基层施工过程以及设置预切缝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半刚性材料干燥、温度收缩原理,并对半刚性材料的开裂及疲劳破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基础强度半刚性路面的疲劳寿命进行计算表明,提高基础承载能力可显著提高半刚性材料路面的寿命和耐久性。在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半刚性基层路面病害的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基层材料以其高强度、低成本、广原材等优点,在我国高速公路基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收缩开裂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损坏的路面导致修复工作加重,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加大了国家对路面的投入成本。针对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问题,从影响因素、配合比设计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的路面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首先对半刚性基层载荷型裂缝和非载荷型裂缝的开裂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结合已有的裂缝抑制技术,包括混合料组成设计、道路施工控制、振动搅拌技术和柔性基层技术,研究了半刚性基层压实质量与基层开裂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提高压实质量来提升半刚性基层抗裂能力的方法。通过分析压实质量对半刚性基层收缩性能和力学指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半刚性材料作为长寿命沥青路面基层使用问题,通过拟定典型路面,采用BISAB3.0计算了不同沥青层厚度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分析了沥青层加厚对半刚性基层的基层应力和半刚性材料干缩、温缩的影响,研究了半刚性材料作为长寿命沥青路面基层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相同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厚度增加,半刚性基层层顶压应力和层底拉应力明显减小,基层疲劳寿命大幅提高;半刚性基层受温度、水等外界因素影响明显减弱,半刚性基层的开裂、冲刷和路面反射裂缝等问题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干缩裂缝,对延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根据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使用情况,针对苏南地区高温多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这一缺陷,展开了相关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干燥收缩的影响因素,并从材料组成方面,探讨了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干缩裂缝的方法。结果表明:集料级配组成、失水率、暴露时间、强度、空隙率等,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干缩变形特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问题,将沥青路面开裂划分为结构性裂缝、低温收缩裂缝、疲劳裂缝以及因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等四类,系统分析了半刚性基层开裂的成因,提出了灌缝和基层开裂条状开槽修复的防治措施,界定了两种防治措施的适用范围,结果可用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2.
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由于刚性大,容易收缩开裂,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一般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受级配和外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在固定级配的基础上,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掺加适量的纤维,以减少基层材料的刚性,增大其抗裂能力.鉴于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多,文章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试验,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和较小的收缩系数.  相似文献   

13.
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干缩开裂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同波  丛林 《公路》2003,(3):111-115
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主要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失水收缩特性和间接拉伸强度,并运用基层板体的收缩摩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发展过程及空间分布情况,为半刚性基层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各种形式的裂缝病害是其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半刚性基层开裂是造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该种基层路面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对已建成的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调查,了解裂缝的发展情况,同时对半刚性材料层收缩开裂预估及裂缝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基层养护期干缩开裂发展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文学  陈崇驹  丛林 《公路》2002,(12):132-135
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主要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失水收缩特性和间接拉伸强度,并运用基层板体的收缩摩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施工养护期间半刚性基层的干缩裂缝发展过程中以及空间分布情况,为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基-有机结合料复合稳定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与半刚性材料不同,当强度形成以后,其力学指标及收缩特性也与半刚性基层材料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水基-有机结合料复合稳定基层材料的收缩特性给予科学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而组成结构分为悬浮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和骨架空隙结构3类。要使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变形量减小,就必须尽可能地使二灰或者水泥浆存在于集料框架内,而集料是否能较好地形成框架,框架是否稳定,是否具有足够的抵抗二灰或水泥浆收缩变形的能力,则成为减少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变形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耦合场分析单元对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影响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因素,得出了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未出现和出现反射裂缝时的温度应力分布情况,并对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时的温度应力与普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半刚性基层材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蓉  尹敬泽  顾安全 《公路》2002,(12):107-110
以青藏高原地区公路建设中常用的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石灰土稳定砂砾及二灰稳定砂砾等4种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料组成设计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收缩系数和干燥收缩系数的测定等大量试验,对其强度及收缩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在配比选用及收缩特性方面具有规律性和实用性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基层材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抗冲刷能力较弱、强度形成时会产生收缩开裂等原因,中国大多数半刚性路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就产生较严重的损坏现象,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笔者结合湖南高温、多雨的自然条件,以湖南省宁(远)一道(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依托,提出在土基与半刚性基层材料之间增加一层碎石垫层,使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