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公交     
雨雪袭京城公交总动员 2015年11月20日至22日,北京迎来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雨雪天气,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达暴雪量级.集团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系统积极响应,全力保障运营生产安全,确保市民出行.  相似文献   

2.
经信 《广东交通》2010,(1):16-16
为创造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全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交通安全保卫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针对粤北山区可能出现严重雨雪冰冻和大雾天气的情况,省公安厅交管局成立了交通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各市特别是韶关、清远、河源等市进一步完善恶劣天气条件下处置突发事件、交通疏导等具体方案和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一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袭击我国南方诸省,造成多条高速公路限流、封道,交通受阻,给春运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嘉兴地处长三角的中心区域,是连接浙江与上海、汀苏的枢纽,也是雨雪冰冻灾害的重灾区,期间平均积雪30公分以上、最厚的达40公分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帮助各省(区、市)交通主管部门有效应对雨雪恶劣天气,做好公路除冰除雪工作,保障公路畅通,2008年1月29日,交通部特向全国交通部门推广转发了新疆交通厅冬季除冰除雪常用处治技术措施。该处治技术措施是新疆交通厅多年来在冬季公路养护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供我国南方地区公路养护部门今后应对冰雪天气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虔 《家用汽车》2007,(4):164-166
甭管新手还是老司机,在雨雪雾这种恶劣天气下行车都极容易发生意外,后果的严重性也可想而知。所以为了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雨雪雾天的行车要诀吧。危险指数共分★★★★★,☆为半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5):168-169
为了减小天气对高速交通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恶劣天气下高速交通事故率,近年来在交通气象方面研究广泛开展。从天气影响高速公路的物理机制、高速交通中气象因子分析与预报、以及发展方向共三方面,对国内气象因子影响高速公路交通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运初期,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京珠、京广等主要公路、铁路干线和部分民航交通中断、延误或停航,邮件疏运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邮件顺利递达,广东邮政不计成本,通过海运、航空等渠道,采用迂回、接力运输方法,确保邮政“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8.
恶劣天气条件下对道路事故预测的合理性是有效安全措施提出的保障。文中以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冰雪天气为研究对象,选取TTC作为交通冲突的判定指标。基于调查的交通量及交通冲突数据,借助SPSS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交通冲突预测模型,并根据事故与交通冲突的关系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最终实现交通事故的合理预测。结果发现,交通冲突数和事故数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增长接近到道路能力时,交通冲突数和事故数趋于稳定,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和2月发生在中国的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席卷中国中部、东部和南部多个省市的暴风雪造成大面积的交通瘫痪和生产中断。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灾害,让中国大部分地区措手不及,恶劣的天气严重地损坏了道路、铁路以及供电设备,总计损失达211亿美元。而在世界西半球的美国在2009年初同样遭受了20年来最严重的持续暴风雪侵袭,恶劣天气覆盖了半个美国,引起大范围冰冻、大量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塞车和电力中断。同样的自然状况,让我们来探究经常受到暴风雪洗礼的美国是怎样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通视频监控图像的天气识别已经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虽然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图像识别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针对复杂交通场景的天气识别问题,现有的模型在特征表达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提取丰富的语义特征,提出了基于联合投票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模型. 所提出的模型包括两个核心模块:基于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二阶特征模块和基于复合特征结果联合投票机制的分类模块, 用以提取不同天气图像中的判别性信息,提高在复杂交通场景下的天气识别性能. 最后,在两个基准天气分类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场景条件下的天气识别问题,所提出的基于联合投票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正确率优于目前最好的天气识别方法的1.97%.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2010,(1):13-13
2009年洛阳市第一场雪达到了暴雪标准,市区积雪达29厘米,积雪厚度创历史极值,整个市区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同时也给洛阳公交的营运工作带来了不小困难。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公司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共努力、众志成城保营运,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市民的顺利出行。  相似文献   

12.
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由于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根据不同级别不利天气设置有针对性的信号控制方案,是减少天气对交通运行影响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北京市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信号交叉口为观测对象,以视频采集方式获取了2012 年 4 月–2013 年2 月期间不同类型和强度的不利天气条件下交叉口交通流数据,通过显著性差异分析、回归拟合的方法,分析了交叉口直行车道饱和车头时距、饱和流率及起动损失时间等特征参数的变化,构建了信号交叉口特征参数的影响模型,量化了降雨、降雪天气对交叉口交通流的影响.最后,基于不利天气对交通流特征参数的折减程度,将不同类别的不利天气统一划分为四级,并明确了各级不利天气对应的饱和流率折减范围,为制定天气响应型的交通控制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冬季下雪的城市路面积雪影响道路交通,降雪天气会极大增加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从降雪天气条件下快速路的交通问题着手,首先分析快速路的交通特征,主要包括到达规律特征、速度特征和通行能力特征。其次,针对这三个特征,从车速、饱和流率和交叉口运行时间三个角度,定量对快速路的交通特征进行分析。最后,研究从管理者和驾驶员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在降雪天气条件下快速路的交通问题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2月27日,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开始降雪,直至28日上午,持续大雪转为暴雪天气。为确保市民乘客的正常出行,公交集团全体干部职工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天气下抗暴雪、斗严寒,保运营,持续奋战近26个小时,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齐心协力抗击暴雪的壮举。当日下午,集团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在确保全线安全运营后,所属各单位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到抗暴雪的保卫战中。各公交停车场全是干部职工劳作的身影,按照分工,各单位有序开展现场引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恶劣天气对高速路交通流运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高速路车流平稳控制模型.基于2008年我国南方大雪给交通带来损失的背景,提出在恶劣天气下保证高速公路畅通、车辆运行安全的交通流平稳分段控制策略,这一研究成果特别适用于雾天跨海大桥交通流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明了接驳客流预测工作的重要性,并着重抓住天气因素对接驳客流预测的影响,结合现实调查数据,找出了晴天和雨天的各种接驳交通方式客流分担率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于经典的Logit模型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客流预测的改进模型,指出各种接驳方式的设施需根据不同天气条件下客流需求的最大值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17.
长途客运南站春运发送旅客创新高 今年春运,虽然节前遇上了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但是长途南站还是创下了开站以来春运客流最高峰,2月12日(小年夜),发送班次1230班,发送旅客4.1万,加班班次达338班,比去年同期班次增加1成、客流量增加近3成。  相似文献   

18.
刘玥 《城市交通》2012,10(5):1-2
2012年进入7月以来,灾害性天气频发,中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今年最大范围的强降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极端灾害性天气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各个城市交通系统进行了危机测试,不幸的是大多数城市的测试结果并不理想。以北京为例,"721"暴雨导致全市25处道路积水,还有多处道路深度积水。积水道路绝大部分都位于南城:南二环、南三环和南四环都出现因水断路的现象,南城交通也出现异常的大拥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良天气频发,对城市交通流运行影响较大。从驾驶行为角度,利用驾驶模拟技术,搭建城市快速路场景,分析多种雨、雪、雾等不良天气对直线路段下跟驰行为的影响。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下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振幅、最小跟驰车速差、最大跟驰车速差以及跟驰加速度等指标的显著性,进而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良天气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振幅、最小跟驰车速差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具有显著性差异,且一般随天气恶劣程度增加,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振动幅度变大,最小跟驰车速差减小。不同天气条件对交通流顺畅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大暴雪、大雨、大暴雨、大雾、中雨、雾、强浓雾、大雪、轻雾、小雨、晴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和2月发生在中国的百年一遇的暴风雪和冰冻天气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席卷中国中部、东部和南部多个省市的暴风雪造成大面积的交通瘫痪和生产中断。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灾害.让中国大部分地区措手不及.恶劣的天气严重地损坏了道路、铁路以及供电设备.总计损失达211亿美元。而在世界西半球的美国在2009年初同样遭受了20年来最严重的持续暴风雪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