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笔者多年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以下简称综检站)的接触和调查中,针对现有综检站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环境下,如何提高综检站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自己的见解及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高铁宿迁站集疏运系统为例,分析了高铁站到发交通的交通量需求和时空距离期望,结合高铁站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条件和交通特征,研究分析了枢纽区集疏运系统的三种总体布置方案,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功能、景观、经济等主要指标后,推荐“短地道+C形匝道”作为该站集疏运系统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3.
曹健 《汽车电器》2001,(6):51-54
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进行全自动联网设计,可大大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效率和经济效益。以B级站为例,阐述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网络系统及各子系统的功能,并着重介绍了测控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检测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陈强 《路基工程》2019,(1):168-171
杭州富水粉砂地层粉土粉砂含水量丰富,且易产生流砂,在土仓内建立并保持稳定的换刀环境特别困难。以杭州地铁1号线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盾构隧道下穿铁路股道带压换刀施工为例,从地面加固、换刀前掘进控制措施、气压值确定、膨润土泥浆压注、土仓清仓建压等多种措施综合应用,确保了盾构隧道下穿铁路股道带压换刀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综合客运枢纽内传播扩散的风险,枢纽内均要求行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针对现有研究缺乏评价社交距离对枢纽换乘衔接效果影响的问题,通过引入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指标(该指标值越高,代表疫情传播风险越低)构建更新的评价体系。采用CRITIC-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评价模型对不同社交距离下的换乘衔接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重庆西站为例,通过Anylogic软件模拟换乘衔接情况,输出各项评价指标值。结果显示:平均客流密度过高点位数、进站口排队时间、进站时间和进站率对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效果评价的影响较为显著;使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效果最优的社交距离为1 m,且相对于社交距离为2,1.5,0 m,换乘衔接效果综合评价水平分别提高60.53%,34.50%和25.71%,其中进出站时间指标和进出站效率指标评价值平均提高20.86%和47.79%,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指标评价值平均提高53.74%;当不进行社交距离限制时,换乘衔接效果综合评价水平平均降低7.77%,进出站时间指标和进出站效率指标评价值分别平均提高47.08%和60.00%,而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指标评价值平均低70.09%。   相似文献   

6.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是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在用车辆技术状况进行监控和维修质量控制提供服务的检测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提供了检测内容和方法,促进了汽车综合性检测站的建设和使用,原有的综合性能检测站采用的是集中式的控制系统,随着检测技术的革新,加上早先的综检站设备已经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正逐步进行技术更新,例如:深圳市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第三检测站是在1995年严格国家计量法和交通部有关法规要求建立的A级站,通过了资格认证和计量认证,但是由于设备老化等,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检测形势要求,在2000年6月,该检测站进行更新改造,建成了采用分布控制系统和行业远程监控系统的检测站。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宿迁市综合客运枢纽与市内快速路网体系(上海快速路)快速衔接问题,对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根据远景年交通量预测,对总车道边进行了计算,研究确定了城市快速路与综合客运枢纽如何进行快速转换的设计思路,并对总体方案进行了比选,选择出了较优的综合客运枢纽进出站交通方案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是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以下简称"综检站)的最终产品。检测报告中的检测数据,不仅表明了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而且反映了综检站检测质量的好环,甚至关系到综检站及车辆管  相似文献   

9.
《车时代》2013,(10):162-163
由寰球汽车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三届“寰球汽车城市地标购车节”截至到8月份已成功举办八站,每站共有近20家主流汽车品牌,60台车参展,这次小编主要调查了10万-20万左右的参展车型在本届购车节的表现情况,并综合现场选车、购车消费的者的意见,为您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有意向购买的人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提出了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等要求,我国基于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的站城一体综合客运枢纽开发建设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某市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重点研究枢纽内外交通一体化、交通设施布局、各种交通方式换乘与衔接、站区主要交通动线组织等,探讨高铁新城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滨海站综合交通枢纽道路交通组织方案经过认真研究、比选论证,推荐采用了南、北广场各自形成大小两个环形逆时针单向交通组织方案;该方案出入站流线清晰、离站迅速、行车流畅,平交口不设置信号灯,解决了站内大型车坡道停车问题,可为今后综合交通枢纽道路交通组织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站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AHP—F隶属度合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城市客货运站(场)建设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AHP-F隶属度合成法。该方法可以用于站场规划方案的总体及各主要方面的综合评价,指出评价对象进一步改善之处,弥补站场建设可行性分析的不足。该方法的普遍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站场建设规划方案的价值,尤其是其内在的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汽车技术的进步、检测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汽车检测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简称综检站)共1500多家,其中省“中心站”9家,检测能力也由原来单一项目检测发展为综合性能检测。为加强营运车辆和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工作,发挥综检站的作用,交通部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及技术标准、规范,促进了维修与检测行业的发展,为保障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及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了行业管理的地位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上湾路站—环山公园站区间隧道需下穿富水、欠固结深回填土地层,针对在富水、欠固结深回填土地层采用矿山法长距离修建隧道工程时,可能会发生诸如塌方涌水、突泥等事故,提出了大面域降水井水位自动控制,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分层分级控制大变形的双层组合初期支护,新型“桩基+二衬混凝土”的刚性组合及全包防水结构施工,区间隧道狭小低矮空间内密集钢管混凝土桩快速施工和差异沉降理论监测控制等综合措施。经施工组织优化并结合工程实际,证明了综合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5.
行业资讯     
上海浦东新区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快“一站一楼”建设(铁路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工程T3航站楼),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在上海的西翼,由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组成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发挥越来越强的辐射服务作用。在上海的东翼,浦东综合交通枢纽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16.
大连地铁兴工街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清 《隧道建设》2015,35(12):1287-1294
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独特,站厅层公共区空间大、视野开阔、结构工法特殊、综合管线布置灵活且装修美观,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以大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兴工街站设计为例,通过对建筑、结构、综合管线、装修等专业设计的阐述,分析专业设计过程中的特点,总结暗挖大拱站厅无柱车站设计的利弊,可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60-160
2005年底将投入运营的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C”字型线路(浦西大木桥路至浦东蓝村路)共22座车站,即:大木桥路站,东安路站,上海体育场站,上海体育馆站,宜山路站,虹桥路站,延安西路站,中山公园站,金沙江路站,曹杨路站,镇坪路站,中潭路站,上海火车站站,宝山路站,海伦路站,临平路站,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浦东大道站,东方路站,浦电路站,蓝村路站;其中虹桥路站至宝山路站共9个车站将与已建成正在运营的轨道交通3号线“共线运营”。轨道交通4号线建成后,将与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以及3号线构成“申”字型路网,并连接全市已建及规划中的11条轨道交通线。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人放通轴式了输送机的结构形式,共通过分析比较,指出其通轴式,O型胶带传劝可实现积放功能的关键结构以及简单。易安装,同样的物流系统驱动站较少,驱动功率较小,噪音低等综合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8月起至2010年第一季度,上海市公交行业将集中进行车容车貌、车身和站亭广告、交通枢纽环境等整治,并建成60个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营运的近1500辆公交车安装监控装置,确保世博会期间城市运行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20.
王若晨  朱勇  邸成  黄华 《隧道建设》2020,40(7):1029-1034
针对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建设过程中因地质原因产生的隧道内紧急救援站方案优化需求,分别从土建规模、工程投资、施工风险、疏散排烟、运营维护5个方面对3个优化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同时,进一步探索研究单洞合修洞内救援站设置模式。通过研究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特长隧道紧急救援站段设置多处小断面通道可能比设置1处大断面综合通道节约投资; 2)救援站地段应适当加大结构间距,以避免群洞效应; 3)救援站整体土建规模较小时也可能存在较高的施工风险; 4)救援站内土建工程方案调整会影响机电设备配套及运营成本; 5)竖井式联络烟道宜按90°直弯头设计以便施工及运营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