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垦满足绿色石化基地整体开发用地需求的前提下,针对具有高含沙量、大流速特点的大小鱼山海域围垦平面布置问题,在充分掌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潮流泥沙模型研究成果,对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近、中、远期围垦不同平面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结合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岛屿流影区浅滩水域,平面形态宜顺应海区涨落潮主流向,秉持生态优先理念的围垦平面布置要求,可为外海岛礁地区围垦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舟山岛域围垦对邻近水道泥沙运动和海床演变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海域岛域围垦与一般近岸滩涂围垦不尽相同,具有地理位置和水动力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舟山钓梁围垦区附近海域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资料,并结合邻近螺门渔港水道围垦前后2个时期的水文泥沙调查资料,对岛域围垦环境下水道附近海域泥沙动力和海床冲淤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岛域围垦后螺门渔港水道潮汐变化并不显著,但是潮流流速大幅度减少,潮流挟沙能力随之减弱,净输沙量减少了90.1%,且净输沙方向由落潮方向变成涨潮方向。泥沙动力条件的改变促使水道及附近海域海床冲淤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围垦前槽冲滩淤演变为围垦后大幅度淤积,水道最大淤积厚度可达26 m。根据分析认为,围垦工程改变了水道悬沙的输移沉降模式,围垦前大量的泥沙以过境形式输移,而围垦后悬沙进出因围垦而形成的岙湾将以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海堤围垦工程平面布置的研究,分析低滩围垦工程的堤轴线布置,研究低滩围垦平面布置形式,并通过数模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围垦已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的主要方法。海州湾滩涂围垦面积较大,且距离临洪河口较近,有可能造成其上游河道的淤积,进而影响该地区的防洪排涝。应用MIKE21模型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潮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围垦前后河道内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相较于围垦前,围垦邻近区域的涨落潮平均流速基本均有所减小,而河道内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则很小,沿程各断面的落潮平均流量均有所减少,但减少的量值不大。采用根据窦国仁河相关系推导出的分析模式,预估围垦引起的河道淤积厚度为2 cm左右,说明海州湾滩涂围垦不会对临洪河口闸下河道的淤积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更科学合理地开发滩涂资源,以水动力、水质、生态环境三种指标体系为基础,往下细分为二级指标,结合熵值法和灰色模糊聚类的方法对滩涂围垦工程方案进行适宜性评价。用熵值法通过数值计算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滩涂围垦工程的适宜性评价及排序,并根据适宜性评分来进行模糊聚类,得到不同的分类,综合考虑适宜性评分最高的一类,为优化已有的滩涂围垦工程方案提供参考。在乐清湾围垦工程适宜性评价中,五个滩涂围垦工程方案按适宜性从高到低排序为:湾口开发工程方案、已有滩涂围垦工程方案、湾顶开发工程方案、高滩开发工程方案、滩涂极限开发工程方案。并将其进行聚类,为更合理地开发乐清湾滩涂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海域围垦工程对水沙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嵌套的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了海州湾海域滨海示范区围垦工程实施前后的潮流场、悬沙分布,并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围垦工程后计算海域潮流场、悬沙场及海床冲淤场的水沙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围垦后研究海域整体的潮流场和悬沙场变化较小,但围垦后附近海域纳潮量有所减小引起围区附近流速减小,围垦工程附近基本呈现淤积的状态,工程左侧吹填坑淤积强度较大,临洪河口则出现局部冲刷。  相似文献   

7.
洞头峡围垦工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TK-2D软件建立了瓯江口海区潮流泥沙数学模型,采用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手段,对洞头峡4种围垦工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潮流泥沙角度对洞头峡围垦工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洞头峡4种围垦方案都是可行的,从对周围海区环境影响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以保留现有岛间通道进行围垦为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基于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伶仃洋二维非恒定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波浪对水流挟沙能力的影响。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珠海唐家湾滩涂围垦规划方案进行了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唐家湾滩涂围垦规划方案实施后,对伶仃洋整体流速、流态、冲淤影响不大。从潮流泥沙角度考虑,该滩涂围垦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GPS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在通州湾腰沙围垦一期通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探讨GPS大地高在围垦工程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实践表明,在小范围地区,GPS大地高可直接应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变形监测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当前较先进的第3代海浪模式SWAN,根据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2010—2020年),分别模拟了围垦前后夏季、冬季及台风期间的波浪场,并结合Jason-1卫星高度计观测的有效波高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对江苏近岸波浪场的影响。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工程实施后,江苏北部沿海规划围垦区波高及周期变化较小,而南部规划围垦区海域波高及周期变化较大,但影响幅度有限,数量级较小。  相似文献   

11.
新近吹填淤泥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二次处理技术(浅层+深层)进行加固,施工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基于新近吹填淤泥的真空固结机理,提出优化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新思路,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软基处理II区工程,开展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近吹填淤泥经地基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加固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应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所存在的排水板堵塞、真空压力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且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基于真空压力传递特性及最终加固效果,方案3 (原生料防淤堵型整体式排水板+专用接头+水平排水板+粉细砂垫层)更适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相似文献   

12.
为将丰富的滩涂淤泥变为回填材料,建设绿色港口,对淤泥进行快速脱水技术研究。介绍国内外快速脱水研究情况。阐述淤泥块速脱水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并介绍该技术转化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戴智  戴毅 《港工技术》2009,46(5):26-29
工程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周期的1个重要环节。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逻辑框架法属于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应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介绍逻辑框架法的框架结构及逻辑关系、工程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分析的重点,并以天津市某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作为实际案例。说明逻辑框架法在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纲 《港口科技》2010,(1):29-31
实行项目经理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有利于控制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进度,降低造价。简单介绍了项目经理制的概念,对项目经理的选用和项目组成员的确定,以及激励机制等,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5.
疏浚工程造价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好坏。近年来,疏浚工程走向内陆湖泊河道,对环保疏浚要求逐渐提高,工程造价也需要因地制宜的发生变动,避免计算误差,对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是非常有益的。以内湖环保疏浚工程为例,根据相关设计方案,结合施工区具体施工条件,提出应避免的问题,对疏浚定额进行修编,编制其工程造价,力争减少误差,提高工程造价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以价值链思想指导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灵活把握项目重点,更好地保证项目的效益。针对水运工程项目的特点,依据价值链思想与项目成本管理理论,提出基于价值链的水运项目成本管理系统方法。该方法分为编制项目资源计划及分类WBS、估算项目成本和价值、编制基准计划、跟踪与偏差纠正4个阶段。研究在各阶段进行基于价值链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和要点,并结合某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阳连丰  章向荣 《船舶工程》2013,35(Z2):180-183
本文通过描述海洋工程施工领域的弱矩阵项目管理特点,重点论述当前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项目考核激励机制所面临的难题,结合国内海洋工程建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建立与海洋工程项目相适应的现代管理模式、方法和体系,重点对项目考核机制进行研究探讨,进而为如何建立适合弱矩阵项目管理的考核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定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能力不足、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能力减弱、存在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大缺陷和存在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复性缺陷这4种警情。结合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评价,分别针对4种警情提出相应的预警指标,为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参与“一带一路”项目阿布扎比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的项目管理实践,以与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美国JACOBS工程师合作共同为本工程提供高端咨询和项目管理服务为契机,从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和事后总结3方面探索境外工程师项目质量管理方法,为走出国门参与境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师提供参考。重点研究其与国内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的不同,并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境外工程师较好的MAR材料质量管理方法和注重过程控制和记录的WIR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拟将之引入国内项目质量管理中,助力国内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陈海斌 《水运工程》2012,(12):225-229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经济、有效的最优调配方案,是土石方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舟山某工程主要包含开山工程、围堤工程及陆域形成工程,其中程石料用量全部取自开山工程.依据线性规划理论,提出适用于该工程的土石方调配计算的基本思路,建立土石方调配优化模型并最终得出优化结果,最后分析各重要参数对调配结果的影响,以期对今后土石方调配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