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黄建华 《中国水运》2010,334(8):4-6
<正>2010年7月8日,是河北港口集团组建一周年纪念日。集团抓住组建契机,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企业的战略控制力、资源获取力、统筹协调力与综合竞争力得到强化,黄骅综合港、曹妃甸煤炭和矿石码头等一批关系集团长远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得到落实;打造公司制度完善、竞争优势强劲、经济  相似文献   

2.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储运系统于2011年3月启动,理解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战略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理解对储备点、承储企业和储运方式选择的原则,理解相关政策,是落实国家应急煤炭储备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对相关单位具有指导性实用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2004年,“煤荒”、“电荒”成了中国各传媒的关键词,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而且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时间,煤炭战略能源地位陡升,其运输也成了中国运输业的头等大事。为此,中国政府下达了一系列的行政干预措施,铁路、公路、水路三路齐发,以确保中国各地用煤、用电的供应。 此前,中国在能源供应问题上最引以自豪的就是煤炭,现在却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径。煤炭运输战略也成了中国能源供应的一个新课题。水运是煤炭运输的一大动脉,在煤电供应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其仍面临四道关卡要过。  相似文献   

4.
项目聚焦     
《航海》2010,(3)
<正>基础建设澳大利亚、南非扩建煤炭港口由于全球经济的企稳复苏,煤炭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亚太地区,煤炭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煤炭出口大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两国纷纷扩建港口,增加本国煤炭出口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电煤消费增长推动煤炭消费规模继续提升,海运煤炭调入量呈现较快增长,其中外贸进口量攀升至历史高位,煤炭一次下水量同比回落2023年,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整体格局下,俄乌冲突一年多后多国重启煤电计划,全球煤炭消费量、产量继续攀升,均创下历史新高。我国经济形势回升向好,电煤消费增长推动煤炭消费规模继续提升,海运煤炭调入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外贸进口量攀升至历史高位,煤炭一次下水量同比回落。2024年,  相似文献   

6.
龙口港为“北煤外运”下水港,港口煤炭集疏运体系成为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分析了龙口港的煤炭集疏运系统海运、陆运的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和劣势,并通过对龙口港煤炭集疏运运量预测,提出龙口港煤炭集疏运系统的发展战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上战略通道数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及能源进口大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我国的货物运输广泛依赖于海洋通道,一旦通道不畅,将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因此,研究与我国利益紧密相关的海上战略通道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探讨战略通道内涵及外延,通过统计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数据,从经济总量、石油、煤炭、铁矿石运输角度归纳总结出全球范围内我国海上战略通道的数量及分布,并对我国远洋贸易出海口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华 《珠江水运》2006,(11):8-10
分析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煤炭供应、消费、运输和煤炭港口资源情况、广州港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和在广州南沙建设煤炭中转基地的优势和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提出加快建设广州港南沙煤炭中转储备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电力需求最为旺盛的地区。尽管近年来沿海地区的核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新型发电手段不断涌现,但火力发电一直是沿海地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煤炭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西部地区(简称"三西"地区),而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两者的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42%。华东、华南的煤炭运输基本需要通过海运  相似文献   

10.
0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从我国的能源战略和布局来看,煤炭火力发电仍然是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基本能源。国家为了加速电力工业的大发展,浚深了长江下游航道,并完成了长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港航业内人士并对我国港口发展战略颇有研究心得的蔡一鸣先生,近年来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省市级有关港口发展的课题,在进行积累性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蔡一鸣认为,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经导致了对石油、煤炭和矿石的空前压力下,高度重视以经济需求过快过大引发的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尽快建设国家重要资源经济安全岛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省煤炭资源贫乏,年自产煤炭约900万吨。目前全省年消耗煤炭约5000万吨。为维持广东省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每年要从省外调入煤炭约4100万吨。占煤炭总需求量的82%。80年代中期,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便提出,在广东沿海建设10—15万吨级的煤炭码头中转运输系统,把广东需要从海上运输的煤炭,通过10—15万吨级的船舶从秦皇岛港等港或从国外的澳大利亚等地煤炭运抵广东的煤炭中转基地后,再通过中小船舶或汽车运到各用煤户。 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广东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水上的运输船舶、港口煤码头的建设、广东的能源需求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又再次提出,在广东建设10—15万吨级煤炭码头中转运输系统或广东煤炭储运销售中心,是否仍有必要,对此,谈几点浅见。 一、广东省的煤炭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东的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1988年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247.5亿元,至1995年增至为2833.9亿元,年均递增11.64%。预计2000年和2010年分别达  相似文献   

13.
<正>一、"十一五"发展思路河北省沿海港口建设要在巩固全国煤炭运输主通道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建设大型深水矿石、原油、煤炭接卸码头,使我省大型深水专业化泊位在全国占据首位,力争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矿石、原油接卸中转中心和输煤大通道;通过开通欧亚大陆桥及建设深水集装箱码头,使集装箱运输有较大发展;通过加强港口技术改造,全面发展和提升码头功能,提高港口的整体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最终建成以秦皇岛港为主枢纽港,加快曹妃甸港区矿石、原油接卸和煤炭输出的码头建设,以京唐港、黄骅港为区域性重要港口,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群体系,充分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河北省港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6月,受煤炭和金属矿石运价回落的影响,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行情总体小幅下滑。本月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为694.01点,较上月下降1.10%。其中: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电力、冶炼等耗煤行业对煤炭需求平稳;加之近期长江流域降水量  相似文献   

15.
浙江沿海地区依托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港口资源优势、腹地优势、市场优势和集疏运优势,成为长三角区域煤炭储运和物流基地的最佳选址。从长三角地区及长江沿线煤炭需求出发,在研究分析区域煤炭需求和煤炭运输大格局的基础上,探索浙江沿海地区煤炭储运基地、运输系统及物流市场建设,有效保障区域煤炭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钟奕斌 《水运工程》2012,(11):22-25
丰富的煤炭资源决定了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资源与经济发达程度的逆向分布决定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运输格局;沿江河产业带的形成、发展、壮大以及环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决定了内河水运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我国煤炭资源禀赋、产消运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蒙东、贵州煤炭不宜跨区域调运,能源金三角煤炭重点保“铁海联运”,新疆煤炭主要供应华中地区煤炭调运格局,以及以长江干线为骨架、支流为网络,构建“北装南卸”的煤炭运输格局.  相似文献   

17.
"西电东送"是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该工程的启动,将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西电东送"工程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能源结构和布局,因此,也直接影响着各电厂的发电量和煤炭需求,从而对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拟就"西电东送"对煤炭运输市场的影响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个长江煤炭码头改扩建工程建设实例,探讨如何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布置一个集筛分、分选和混配于一体的煤炭储备中心,通过对煤炭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煤炭作为一种基础性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秦皇岛港作为中国吞吐量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正在逐渐建立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本文从海运煤炭交易市场的内外部环境着手,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秦皇岛海运媒炭交易市场进行战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8日,河北港口集团与华中航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河北港口集团与华中航运集团联手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北煤南运"海进江",联手打造一条海江多式联运的煤运通道。此次双方联手共同打造华中及长江沿线煤炭供需平台,改变了湖北过去主要依赖铁路运输保障电煤供给的状况,有利于促进煤炭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