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打车软件横空出世,各路声音对此褒贬不一。它是真的能为我们提供方便,还是扰乱了打车秩序呢?用智能手机实现打车的服务已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团购网站"一样,打车软件APP并非国内首创。英国有Hailo,美国有Uber,以色列有GetTaxi。今天,类似的打车应用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手机打车"的概念逐渐进入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商逐渐占据了部分消费市场并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对现行实体商业的“业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样,在出租车行业悄然出现的“请全国人民打车”等竞争性的打车软件,对出租车市场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出租车服务市场盛行使用打车软件现状,分析了存在打车服务情况 下出租车司机载客与乘客的打车行为,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的出租车运营市场仿真模型. 模型考虑了乘客需求在路网的分布,以及空驶出租车巡游搜索乘客和接单行为,模拟了 乘客在交通路网中使用打车软件召唤空驶出租车行为及出租车搜索乘客的动态过程,采 取事件扫描法推进仿真时间步长,得到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出租车平均收益等指标.算 例网络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租车市场规模下,随着使用打车软件乘客比例的增 加,并不能有效减少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而在相同打车软件使用率下,随着出租车数量 增加,乘客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其平均等待时间都会减少,并通过多次仿真结果得到综合 考虑出租车收益与乘客等待时间的最优出租车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出租车市场均衡模型的性质,假设乘客根据预期出行成本的变动来选择是否乘坐出租车,构建了弹性需求下的出租车市场均衡模型,分析了出租车平均行驶速度、城市规模以及乘客等车时间价值对出租车服务水平、使用效率以及打车软件使用率的影响。算例表明:出租车平均行驶速度的提高使扬招乘客和网约乘客等待时间均减少,巡游车和网约车空驶时间均增加;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扬招乘客和网约乘客等待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巡游车和网约车空驶时间先减少后增加;乘客等车时间价值的提高使扬招乘客等待时间和网约车空驶时间均减少,网约乘客 等待时间和巡游车空驶时间均增加;不同城市规模下,出租车平均行驶速度的提高均能提高打车软件的使用率,城市规模非常小时,乘客等车时间价值的提高使打车软件的使用率减少,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乘客等车时间价值的提高则会提高打车软件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来,出租汽车"第三方打车软件"在市场上非常高调地进行宣传与强占市场,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驾驶员、乘客的多方关注,相关城市的政府部门在媒体上也纷纷进行表态。由于出租汽车行业是一个管制程度较高的行业,可以说,政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打车软件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应深入研究并明确态度,以引导出租汽车电调方式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打车软件企业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现象,使得许多企业已从打车软件市场竞争中退出。对国外打车软件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打车软件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未来我国打车软件企业的盈利模式:向乘客收取服务费,传统广告收益,提供有偿位置服务,收取交易手续费。通过创新盈利模式,使手机打车软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看待打车软件,是近两年社会热议且分歧较大的议题之一。本人谈些粗浅的意见与读者商榷。一、国内打车软件的出现以滴滴、快的为代表的打车软件出现在2012年。在腾讯、阿里巴巴注资,用微信、支付宝钱包电子支付车资后,2013年末2014年初,滴滴、快的先后进入上海出租汽车市场,随之展开价格大战——补贴、奖励等连续不断,抓取移动互联网用户。至2015年初,两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打车软件从2012年开始上线,“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通过“双向补贴”方式竞争客户,一度导致全国范围主要城市出租汽车运营秩序混乱,引起社会广泛争议。对打车软件涉及的金融系统安全、出租汽车运营秩序、群体性事件等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国内外打车软件的主要区别,指出中国打车软件的管理更为复杂、更容易引起社会矛盾。最后,建议在国家层面提出指导性意见,着重研究网络金融进入公共服务业的规则、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出租汽车营运的管理规则,以及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政府和企业的权责界限。  相似文献   

9.
<正>在出现打车软件之前,出行若乘坐出租汽车,在高峰时期往往是靠抢的。打车软件出现后,突然发现不用路边抢车了,还能得到"滴滴"、"快的"给予的种种实惠;司机也能通过打车软件降低空驶率,提高收益。打车软件提供叫车便利,说到底是出租汽车叫车方式的改变,并不是出行方式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仅叫车方便难以满足需求了。公车改革、中小创业者商务用车、对出行有品质追求的人的日常需求……于是"专车"便应运而生了。而且,现代专车服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互联网+出租汽车"模式的有效性和网约车时代出租汽车运营规制的重要性,定量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对出租汽车运营的影响。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选取打车软件广泛使用前后两个节点日的出租汽车GPS数据,对比两日出租汽车微观运营指标。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打车软件改善了低人口密度和偏远地区的打车难状况,减少了出租汽车的无效运营,并且总体提升了驾驶员的接单效率。因此,鼓励出租汽车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是科学合理的。同时,采用适当的策略规范网约车时代出租汽车的经营服务行为,减少打车软件的负面效应,是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计算打车软件对城市出租车总体运营速度的影响,分析了在打车软件背景下出租车在空驶阶段的行驶速度及选择乘客概率的差异特征,以出租车是否使用打车软件搜索乘客为衡量依据将乘客分为两类,最后根据搭载两类乘客的总运营时间及总运营里程守恒关系建立模型。在出租车固定的运营时间及乘次条件下,模型能得出不同打车软件使用率与总运营里程、总体运营速度及空驶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助于管理部门掌握城市出租车系统的运营参数,并制定合理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出租车行业的社会福利主要由出租车剩余价值与乘客剩余价值构成,为了量化打车软件这一新型电召服务模式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出租车实载里程表达形式,得到出租车出行需求函数,然后考虑打车软件使用率对空驶里程的影响,最终构建出租车与乘客的剩余价值模型.通过成都某区域实例数据得出,当打车软件的使用率从0变化到100%,出租车剩余价值增加23%,乘客剩余价值减小6.4%,社会总福利减小3%.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行业规划与管理中对打车软件这类新型服务模式提供引导方式,对出租车的价格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手机打车软件作为互联网在交通行业最先、影响最大的应用产品,对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014年春节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产品的大规模补贴活动和宣传浪潮,形成了业界和社会的讨论热潮。根据百度指数统计,2014年2月"打车软件"一词的周均搜索量已经超过2万次,一度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热点。北京市拥有6.7万辆出租汽车  相似文献   

14.
正本人乘坐网约车有近3个年头了,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上海网约车的发展。 网约车的萌芽是专车。2010年5月,"易到用车"在北京成立,走中高端商务车路线,率先推出"专车"服务,那时还没有打车软件。2012年8~9月,"快的"和"滴滴"先后上线,随后各种打车软件接二连三粉墨登场。2013年5月,国内大小打车软件达40多款。此时,  相似文献   

15.
打车软件的使用会造成驾驶员在驾驶中频繁进行手机操作。本文以驾驶模拟器为试验平台,探究了这些操作对驾驶安全的影响。运用统计检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由使用打车软件引发的分心操作,对驾驶员速度控制能力与车道保持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中,操作导航的影响程度最大,通话操作次之,接单操作的影响程度最小;驾驶中使用打车软件将显著增加驾驶员违章次数(P0.05);操作导航、手持通话、免提通话三类行为,会使驾驶员前方信息观察能力下降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当下,受城市道路车辆拥挤、燃油费用价格不断攀升、养车费用高等因素影响,人们越发感觉养车不如打车,打车不如租车。由此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也逐渐多了起来。消费者当遭遇租车纠纷,切莫忘记自有法律为你保驾护航,下面案例或许能给你以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打车软件使信息条件下的城市出租车运营特征明显区别于传统巡游模式,为了准确测算出在此信息条件下出租车乘客的等待时间,首先由交通小区实载出租车的到发量关系将各小区划分为饱和、平衡及不饱和小区,然后考虑信息条件对空驶出租车搜索行为的影响以预测出空驶出租车分布矩阵,最终根据出租车的单次空驶时间与乘客单次等待时间守恒关系构建出各小区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模型。在数值实验中,在同一网络里与传统背景下均衡模型对比可知打车软件对不同小区的乘客等待时间影响不同。对于饱和及平衡小区,乘客单次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65%,对于未饱和小区乘客单次平均等待时间增加了23%~58%,同时该区域出租车空驶率降低。计算结果表明:打车软件能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出租车空驶率,对乘客等待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可提供对打车软件的引导及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出租车司机与乘客间的费用纠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使得手机APP市场飞速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设计一款基于Java平台和Android studio软件的打车费用校对APP。该APP利用手机GPS模块对打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获得行驶路径及乘车价格等信息,为乘客维权提供有力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使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更完善,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出租车的运行特征,引入了空驶出租车出行的概念,对打车软件背景下出租车出行分布进行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应用Logit概率选择模型对空驶出租车出行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空驶出租车和总体出租车的交通出行分布预测模型.算例表明,文中提出的分布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并证明了在使用打车软件下可降低空驶出租车的出行次数,有利于城市出租车运营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楼更上楼在出发之前一直担心,这个小时候出现在地理课本上的交通枢纽,来这儿不是"添堵"吗?纵然有北宋皇陵、黄帝故里也难抵我的忧心。汽车后市场犹如阪上走丸—下高铁,道路像蜘蛛网一样盘绕交错,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拥堵。方便快捷的打车软件,让我一下车就乘坐捷达,伴着司机师傅浓浓的河南口音沿着金水东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