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打造船工业翻身仗中,我们船台工人为了多快好省地完成船舶下水的任务,遵照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精神,实现了一项又一项工艺革新。继船舶上台下水一次排楞法、活络铁楞龙骨墩革新成功后,又创造成功了以钢结构横梁代替木质艏艉支架用于万吨轮下水的“万吨轮横梁下水”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司船台建造船舶下水前存在大量拆换墩的原因,并介绍减少船台换墩工艺的优化与实施,希望为不断减少后续船台拆换墩的数量和提高公司造船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为推动公司工艺工法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沙子颗粒当受力介质,能简便拆装不损坏墩木的砂箱坞墩。该砂箱坞墩主要应用于船舶艏,艉大线型、合拢缝周边区域,可快速放砂拆墩,避免损坏墩木。  相似文献   

4.
气囊下水在船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宝国 《中国水运》2007,7(8):17-18
使用气囊下水工艺,可以多船台共用一套下水设备,节约了船厂基本投资,也缩短了船厂建设周期。这种可以移动的船舶下水设备,造就了专业的船舶下水公司,使船舶下水可以进行社会化合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提高船台年产能力,关键在于改进船台建造方法。采用和组织串联造船法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串联造船法,早在五十年代就在国外兴起。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采用串联法造船,尤其是建造艉机型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船台设施的作用和平衡劳动力的使用,且能大大提高船舶下水前的船体和机电安装的完工率,大幅度缩短船台周期与下水后的交船周期。但是,至今在我国对建造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尚未推行串联造船法。本文拟通过某船厂所建造的万吨级货船为实例,用新旧两种工艺加以对照,以论证采用串联造船法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广泛采用单元组装和分段预舾装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船台设施的作用和平衡劳动力的作用,提高船舶下水前的机、管、电的安装完工率,大幅度缩短船台周期与下水后的交船周期;在提高舾装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2700吨级多用途货船在具有一定坡度的纵向船台采用两条滑道下水中,对在下水前的准备工作,下水质量的估算,下水布置及其参数,船舶艉浮、全浮状态计算,排墩,滑道滑板布置及其检查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首尾线型尖瘦船舶或小船台上建造的大中型船舶的纵向下水,由于下水过程中尾部浮力不足,极易造成滑道末端墩反力过大,甚至发生尾弯。提出了一种船舶带浮筒下水新工艺,通过在船舶尾部安装浮筒,并对浮筒大小和位置进行优化,能较为简便、经济和可靠地解决上述问题。此项研究已用于多艘大型汽车运输船的下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厂批量生产的2640马力推轮布置在一条多船位的纵移船台上建造,船舶下水受长江一年一次枯水位的影响,船台面积的布置出现了“满”和“空”的矛盾,直接影响造船生产的进度。为了克服枯水期的影响,除了A区船台上布置若干个船位外,在距A区船台轴线外17米处,又增加了B区船台,在A区和B区船台的每个船位上都可进行船体合拢,舾装。A区船台上建造的2640马力推轮,是用船台小车把船纵移到回转架纵倾滑道上,完成下水工作。B区船台上建造的推轮,采用横移造船法的原理,设计了一套可拆的横移装置,把推轮横移到A区船台上,再纵移到回转架上,完成下水过程。  相似文献   

10.
船舶钢珠下水施工简便,省料省工,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大型船舶船台纵向下水的先进技术。本文就瘦削船型3500TEU系列集装箱船首制船钢珠下水工程设施、船台模拟试验、下水计算、下水工艺、钢珠强度与布置等方面进行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纤瘦船舶在具有固定水泥滑道的大船台上建造及下水时能预计到的一些特殊工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保证船舶能顺利建成并安全下水。大船在大船台上建造,小船在小船台上建造,这是一般船厂造船的常规,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不  相似文献   

12.
船舶建造过程中,船体分段的大合龙是在船厂的船坞或船台上进行的。此阶段坞墩将承担船舶下水前的所有重量,确定合适的墩木尺寸以及合理的墩木布置对保证船舶建造的安全性和建造精度至关重要。船舶坐墩方案如何优选,便成了一个业界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法的船舶坐墩方案优选的创新方法。以某极地甲板运输船为例,以船中典型横剖面墩木尺寸、布墩个数为因素,以墩木支反力的方差、变形量的方差和经济性为考核指标,设计了9组试验方案组合,采用全船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这9组试验方案组合下的墩木支反力和变形量,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最终确定了最优的船舶坐墩方案。  相似文献   

13.
浅谈船台纵向滑道下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海事大学48000t远洋教学实习船为例研究船舶下水工艺,对于保证船舶顺利、安全下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为例,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通过对船舶下水运动两个过程、下水前准备以及下水操作等阶段的分析,完整地介绍了船台纵向滑道下水工艺。  相似文献   

14.
修造船厂目前下水方法主要有船台滑道式、船坞、升船机三种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船舶下水工艺方法—半潜驳接船下水工艺,经过反复设计研究,本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广西西江重工项目工程船舶下水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远平 《船艇》1999,(3):57-57
广州船舶机械厂在气囊的相助下,用了短短的15天就建成了一个简易船台和下水滑道,使该厂上马快,投产见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整理与分析现有一些船舶的纵向下水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统计方法提出了确定纵向船台滑道负荷区段的划分方法、计算公式,供设计纵向船台参考之用。一、船舶下水时受力状态船舶在纵向下水过程中,船体受力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船尾入水后,其浮力rV作用于浮心B,船体重力W作用于重心G,滑道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内河小型船厂下水概况江苏省内河拥有大量市、县属船厂。这些船厂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较差,其船舶下水上墩设施除少数能搞现代化的轨道下水上墩设施外,大部分船厂仍采用千百年来的牛油方木滑道纵向下水方法。这种下水方法大都是在1/8~1/20自然坡度的岸边造船,待船竣工后,将船顶起,将下水用的方木、滑板搬到船舶底部,在方木与滑板间涂上牛油等润滑油脂,再将船降落在方木滑板上,利用船舶的重力作用滑下水去。  相似文献   

18.
驮驳下水是一种新型的船舶横向下水方法,这种方法的1∶20模型试验已在东海船厂获得成功。今年6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东海船舶修造厂召开了“下水驮驳模型试验”评审会,会议认为,下水驮驳模型试验是一项首创性的重要科研项目。用驮驳载船横向下水的方法在试验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驮驳下水是一种利用涨潮来压缩空气使驮驳载船逐步升高至满载吃水浮起,然后将其引  相似文献   

19.
内容提要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倾斜船台纵向重力下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118000吨级穿梭油船船台下水时所存在的问题,充分论证了下水方案。实践证明,该船的下水方案设计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万吨级船舶气囊下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修船》2015,(2):40-44
气囊下水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高新技术。文章基于气囊下水存在的一系列技术问题,通过气囊压缩试验、实船下水过程测试等方法的不断探索、研究,对大型船舶下水用气囊的结构及性能参数要求、船台坡道参数、牵引力计算以及下水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已在70 000 DWT和82 000 DWT等船舶下水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证,从而为大型船舶的下水提供了一套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