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杂波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海杂波的后向散射系数模型、概率分布模型、功率谱模型,然后根据这些模型仿真产生几种既具有特定概率分布,又具有所要求的功率谱的海杂波仿真序列。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基地模型的鱼雷自噪声仿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鱼雷自噪声直接影响了自导系统的有效探测距离和定向精度,而在水下航行时螺旋桨辐射噪声是其自噪声的主要声源。本文针对螺旋桨噪声在海洋中经散射产生的自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散射模型的理论研究方法,推导自噪声平均强度。仿真分析体积、海面散射及鱼雷散射自噪声强度随螺旋桨噪声形成的辐射噪声、声吸收系数、散射系数、航深等参数的变化关系。考虑雷长,分析其影响,建立精确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变化规律与客观事实和经验数据吻合,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鱼雷自噪声预报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传统水面舰艇雷达截面积(RCS)经验公式不能适用于毫米波。通过仿真方法模拟雷达电波的传播、散射机理,建立雷达工作的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条件,对水面舰艇的毫米波RCS进行仿真分析,并将大量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得出水面舰艇毫米波RCS的估算公式,实现RCS经验公式在Ka波段的外推使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水面舰艇雷达截面积(RCS)经验公式不能适用于毫米波.通过仿真方法模拟雷达电波的传播、散射机理,建立雷达工作的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条件,对水面舰艇的毫米波RCS进行仿真分析,并将大量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得出水面舰艇毫米波RCS的估算公式,实现RCS经验公式在Ka波段的外推使用.  相似文献   

5.
海杂波是影响雷达探测海面目标的主要因素,海杂波的后向散射特性是海杂波的重要特性之一.对海杂波的后向散射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海杂波后向散射系数随人射余角和海情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立足港区平面规划布置实际需求,对防波堤掩护下的港域进行波浪物理模型试验。并基于MIKE21-BW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不规则波以一定角度入射直立式码头后泊位的波高情况。数值模拟及物理模型试验均可考虑波浪由外海传向近岸的绕射、反射及折射等过程。通过上述两种手段对比码头前沿提取的波高数据,结果吻合良好,说明MIKE21-BW模型能够应用于近岸波浪的传播变形及港区波浪条件研究中,为港区的平面布置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舰炮弹药--毫米波驾束制导炮弹,采用三点法对其导引控制飞行,在起控时刻制导炮弹必须满足三点法导引要求,即起控时刻目标、制导炮弹及制导雷达三者在一条直线上.论文建立了毫米波驾束制导炮弹起控点坐标计算模型,解决了毫米波驾束制导炮弹的起控制导问题,为毫米波驾束制导炮弹的射击诸元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雷达工作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雷达探测海上目标时,海杂波是影响雷达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海杂波的研究能够有效地减少其对有用信号的干扰。论文利用分形模型建立随机海面,根据成熟的基尔霍夫近似法的计算公式与标准大气情况下的 GIT 经验模型,实现了在不同海况下散射系数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计详细的模型试验方案,对埋入砂土中的模型桩施加水平循环荷载和水平静载两种力,并通过改变加载频率、循环次数以及桩的埋入深度来进行模型试验。收集了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后,对模型桩受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到桩-土之间在上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量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伽利略系统GSTB-V1的时间尺度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已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实现一个独立、精准和稳定的伽利略系统时间尺度成为了关键.基于原子钟模型,首先介绍了ALGOS和Kalman时间尺度算法,利用伽利略实验平台V1的实测数据,计算出了基于上述两种算法的伽利略系统时间尺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时间尺度的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度均优于钟组中任一原子钟.  相似文献   

11.
土体的电渗透系数和电阻率是电渗加固地基中影响加固效果的重要参数。文章研制成一种可以对两个参数进行测量的设备——电渗仪,并进行了典型试验。应用电渗仪的试验结果,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进行电渗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2.
陈志明  伍斯杰 《船舶工程》2020,42(S1):61-66
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多重参考系模型(MRF)及滑移网格模型(SM)在计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时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将以上两种模型应用到4381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计算中,首先将计算得到的推力系数及转矩系数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考察了两种计算模型对螺旋桨的敞水性能的预测情况,并进一步对两种模型计算得到的螺旋桨盘面的速度场、桨叶的压力分布、桨后涡量云图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滑移网格模型相较于多重参考系模型,对螺旋桨的推力系数的模拟结果误差更小,扭矩系数方面,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差不大;对于进速系数较大时,两种模型模拟得到的压力分布及速度分布较为相似,但对于高负荷情况,滑移网格模型可以更好地捕捉桨叶的压力分布及桨盘面处的速度分布情况;进速系数较小时,多重参考系模型可以模拟出涡结构的发散现象,而滑移网格模型可以更好的在高进速系数情况下捕捉到梢涡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基本参数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渗法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参数的确定在工程应用中至关重要。利用自制的电渗试验装置,对某一高含水量淤泥土进行了稳压电渗试验和稳流电渗试验,测量了电渗过程中电流、电压、出水速率的变化,总结了电渗透系数、电迁移系数、电导率和单位能耗出水速率等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渗的进行,电渗透系数逐渐减小,而电迁移系数相对稳定。土体的电导率和单位能耗出水量也逐渐降低。因此,用电迁移系数来评价电渗效果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umerical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mudmat and caisson foundations supporting subsea structures, such as manifolds, in liquefiable sand. In seismic areas, substantial earthquake loads can be imparted to subsea structures during ground shaking, threatening their stability. In particular, soil liquefaction in sandy soil arising from strong ground motions coul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subsea structures founded on liquefiable san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ponse of subsea manifolds in liquefiable soil during and after the earthquake.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es are performed using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and the ability of the model to reproduce the site response of a saturated sand deposit is assessed using the results of available centrifuge data. This study includes six computational models representing manifold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weights supported by caissons and mudmats in shallow and deep liquefiable sand subjected to moderate and strong earthquake shakings. The response is evaluated in terms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soil medium and displacements of the subsea foundat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shak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ifolds may experience considerable movement during liquefaction and post-liquefaction settlements. In addition,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ic motion and structural system, the manifold could also experience large tilting.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射流理论基础,引入射流卷吸假定和动量分析方法,建立计算空气中水射流运动轨迹及扩展范围的射流-动量模型,运用耙吸挖泥船艏喷、吹泥管线等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并与部分现有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射流-动量模型计算射流轨迹与现有模型相当,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计算扩展范围与实测值符合较好,较现有模型更具实用性。针对艏喷和吹泥管线的工况特性,推荐了适用的射流扩展系数、吸入空气流速系数这两个射流-动量模型重要特性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箱型水面防波堤的消波性能,将箱型水面防波堤的主体底部外形进行了改造,即将主体底部由平底改造为对称波形底,提出了一种对称波形底水面防波堤。对平底和对称波形底箱型防波堤分别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试验时,将平底和对称波形底的方箱型消波主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小型波浪水槽中,保持水槽水深不变,改变箱体吃水、波陡、波长,进行了系列试验。给出两种模型的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和能量损耗系数随相对宽度BL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发现:对称波形底的消波性能比平底的优良,增加的消波效果高达60%左右;两种模型的反射系数相差无几,说明改变箱型底部结构对于防波堤反射性能的影响不大;对称波形底对于波能的损耗作用要强于平底。  相似文献   

17.
新型透空板式防波堤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大双层板式防波堤的波能耗散和防波堤结构的稳定,提出了的一种新型桩基双层板式防波堤,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该防波堤结构(模型 c)与另两种结构型式的防波堤(模型 a、b)在不同的波浪参数下透射系数、反射系数的变化关系,探讨了新型桩基双层板式防波堤(模型 c)透射系数、反射系数随相对波高、相对水深及相对淹没深度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其波能损耗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对于长周期波,模型 c 比其他两种型式的防波堤消波效果好;当水深与模型顶平齐时新结构(模型 c)对波能的消耗大于淹没和出水两种情况,说明防波堤高程与水位平齐时其消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安哥拉洛比托港矿石码头工程管理实践,简要介绍境外重力式码头基础处理技术和沉箱安装方式,并根据沉降位移观测数值分析沉箱施工期间的沉降变位特性。分析表明施工期沉箱的沉降较小,沉降曲线走向符合一般性沉降规律;数值分析表明,沉箱内回填完成后基本上不存在位移,通过观测分析,上部结构施工应在沉箱安放回填完成2个月后进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和考虑附加水质量的等效桩模型,对三维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等效桩模型的动力响应结果要大于考虑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分析模型和简化模型计算平台的固有频率,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简化模型进行了频率修正,提出修正系数关系曲线。这种方法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可为海洋平台的振动特性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简化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开口处土工布的渗透系数,对真空预压加固软基过程中加固区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室内试验模拟,得到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的结论.同时拟合试验数据得到H-(-1gK)曲线,可知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加固区水位下降值越大.试验表明:真空预压加固软基时应考虑周边地下水对加固区域的补给,并需对加固区周边密封设计制定出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