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7,(2):206-211
区别于内河电子航道图,江海联运电子航道图凭借与电子海图统一的标准与表达和更丰富的数据内容,为江海联运船舶航行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保障。文章系统阐述了江海联运电子航道图构建技术。从数据收集入手,先后探讨了数据预处理、数据加工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及生产流程,最终输出符合行业标准的电子航道图。并以我国北方某内河为例,展示了江海联运电子航道图生成技术的具体应用成果。实践表明,文章所提出的电子航道图构建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我国任意内河的电子航道图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内河电子航道图应用要同时满足国际标准和内河特殊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扩展的数据构建与显示方法。通过对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建设符合内河标准的电子航道图时遇到的问题;采用扩展属性的方式,实现了基于国际标准的数据模型扩展,保留了内河要素在国际标准中的定义并存储实际应用中的特殊需求;基于GIS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的标准化显示,解决了符号快速检索与匹配、物标自适应显示等关键问题。以我国某内河下游为例,开展电子航道图的应用研究。实践证明,该技术合理、高效、实用,提高了航道信息化水平,可为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以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对IHO S-57模型、S-100通用数据模型的支持,提出了内河航道图生产框架,设计了通用内河航道空间数据库,制定了以内河航道地理要素分类框架为中枢的数据映射体系,用于支持多用途的电子航道图生产体系建设和"海陆一体"、"江海联运"战略部署,并结合具体项目实施进行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内河电子航道图生产实践,通过分析现有电子航道图生产中存在的诸如人工参与过多、使用软件繁多和生产工序复杂等缺点,总结得出一套全新的电子航道图制作流程和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GDB模板制作、建立满足S-57的物标对应关系等关键技术,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S-57标准海图文件生成的完整流程,整个过程均在ArcGIS软件中进行,避免了频繁切换应用软件的问题。作者以信阳市南湾水库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Maritime Charting的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方法,成功生产出南湾水库电子航道图,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从EPS航道测量内业数据来生产内河电子航道图(IENC)s数据的转换方法。首先详细总结了EPS数据和S-57标准数据的特点,剖析了两种格式数据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EPS数据到IENCs数据的转换模型及入库流程,建立了EPS要素与S-57物标间映射关系,并研究了数据转换过程中的分层设计、地理编码、属性设计、坐标变换、知识库建立等方案,最终实现了数据的完全转换。  相似文献   

6.
实施“十四五”规划以来,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智能化、智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内河航道是智慧水运工程建设的重点。以内河智慧航道建设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基于现阶段电子航道图提出内河智慧航道“一张图”的概念,并详细阐述智慧航道“一张图”的内涵、架构、数据生产模式、应用场景和服务类型,以期为内河智慧航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外电子海图和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生产与服务平台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内河电子航道图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针对内河管理的特点提出一套内河电子航道图数据保护方案.方案基于现代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在数据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和数据用户三方相互鉴别、相互认证的条件下实施,通过用户权证和江图权证来鉴别用户身份和传递密钥,并设计了用户端数据处理流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与数据管理的效率,开发基于.NET框架技术的长江电子航道图测量成果文件及产品文件管理、数据生产流程管理等功能的软件。在有效管理生产数据的同时,实现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的流程化管理,可为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提供有效的辅助。  相似文献   

10.
内河电子海图制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  徐晓青 《珠江水运》2008,(11):53-56
简单介绍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同时就编译S-57产品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航海模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港航设计论证中,针对模拟论证对电子海图数据的使用要求,分析了电子海图数据的来源和途径,特别介绍了IHO(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国际海道组织)S-57、MVCF(Military Vector Chart Format,军用矢量数据)和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格式数据.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子海图数据生成方法,特别是设计了合理的ENC(Electronic Nautical Chart)数据结构和多种海图数据来源的转换流程,研究了光栅图片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多幅海图的融合方法.经过一百多个港航设计论证项目实践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国际标准格式(S-57)电子海图平台的航行安全实时仿真方法,主要研究了航线设计和航路监视方法.将指示克里格法应用于航线设计的研究,对海底地形曲面进行拟合并求取任意位置水深值,对离散的条件分布函数进行顺序矫正,保证了阈值区间的合理性.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根据船舶的航行信息和海图信息对计划航线进行修正,实现了计划航线可行性的自动判别,改进了航路监视的判定算法,并采用船舶形成碰撞紧迫局面时间(TCQA)和船舶形成碰撞紧迫局面距离模型来判断本船与目标船之间的紧迫局面及碰撞风险,从而有效地监控并提示避碰危险.经航海模拟器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电子海图矢量数据交换标准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海图系统使用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无论在内容、结构及格式等方面都应符合标准化的要求,数据库是电子海图系统的核心,因此,电子海图矢量数据交换标准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开发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所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军用矢量数字海图格式、S-57交换标准3.1版和未来的S-57交换标准4.0版三个标准的深入研究,从理论数据模型、数据结构以及数据传输的编码规则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指明了今后电子海图矢量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范新云 《中国航海》2007,(3):33-36,60
航标类物标是组成电子海图重要的点状类物标元素,在制作电子海图时为了便捷地输入航标类信息,有必要建立电子海图航标数据库,参照电子海图制作标准(S-57)细分航标库的结构内容、分类,全国沿海海区的航标表或从助航网站的航标资料作为航标库的数据来源,简要介绍了电子海图S-57标准和电子海图的属性采集,应用CARIS程序代码实现数据库与制作电子海图时的关联,着重探索了利用AIS台网系统实现实时电子海图数据库小改正的新构思。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IHOS-57标准的研究,介绍将电子海图(ENC)转换为系统电子海图(SENC)的方法,实现一种用于海图数据存储结构优化的格式转换器,描述其工作流程,并对自定义格式数据的优化效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杨品福 《水运工程》2013,(5):136-142
数据交换规范是长江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的基础.根据长江数字航道建设规划项层设计要求,提出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分析当前现有航道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数据交换的技术需求,制定适应于长江航道基本要素自动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规范化方案,并建立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测试平台,为下一步数字航道与智能航道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information system,ECDIS)开发库是各种海上信息系统的重要开发平台.满足国际标准的ECDIS开发库分成6大子功能系统,介绍每个子系统的具体作用.从最具特色的两个关键技术着手,说明了S57电子海图数据的解洋方法和步骤,提出了S52数字表示的符号库实现技术和提高物标符号化速度的查找表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8.
军事标图系统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计算机军事标图系统已由单机作业逐步向分布式协同作业发展。研究单机军事标图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组成,提出一种集中式结构的分布协同标绘系统体系构架,并分析集中式结构存在的问题。实践应用表明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Effective waterway management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s of boats. A field-based boat census—a traditional method to obtain spatially accurate information—is relatively expensive, time-consuming, and restrictive in scope.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maintained by all U.S. states, is potentially a more robust information source.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to supply location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for boats. The study premise was to use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which includes the mailing address of registered boat owners, to develop a spatially enabled inventory of boats. The study area comprised 12,064 salt-water accessible property parcels in two Florida counties. An on-water census (OWC) provided lo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5,023 vessels, which were compared to 8,681 vessel registration records linked to the study area.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OWC and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were explained by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485 telephone survey respondents.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accurately located and characterized roughly 81% of the boat population; in contrast, the OWC accurately located less than 56%. A conclusion is that state vessel registration data is a better alternative than an OWC for loc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boats kept along waterways.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pX的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面向S-57国际标准电子海图的显示方案。在分析S-57等标准的基础上,对电子海图进行解封装,建立一种Access数据库与空间二进制文件相结合的数据结构,结合MapX控件,在Delphi平台上实现电子海图的绘制、显示与操作。该方案成功地应用于某船舶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显示和操作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