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分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重庆市万州区公路洪灾,选择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暴雨强度、洪水频次、地貌条件、岩性条件、年均降雨量、植被覆盖度与地质构造等8个孕灾环境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提出了孕灾环境指数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网格为单位提取出各网格的孕灾环境指数,据此结合万州区乡镇级行政区划将万州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划分为4个...  相似文献   

2.
以大宁河上游的巫溪县幅和大宁河中游的大昌幅地质灾害为例,阐明大宁河上游及中游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将上游及中游的地质灾害发育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其内在成因。结果表明:巫溪县幅地质灾害以小规模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其中以滑坡数量最多,但近年来崩塌和泥石流发生的频率较高,其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大昌幅地质灾害以大中型滑坡为主,其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由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河流侵蚀等方面的不同,巫溪县幅地质灾害与大昌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评判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大瑞铁路工程的影响,针对高黎贡山越岭段地形地貌复杂、岩土体类型多样、活动断裂频繁发生的特点,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工程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及工程风险因素,将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安全、基本安全、较危险和危险4个等级,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线路区域工程地质灾害的分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寨子—芒市段的工程地质灾害等级为基本安全和较危险,当前线路方案有效规避了地质灾害对线路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气候异常已成为全球环境、工程建设与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诱发山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重庆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研究重庆地区地质灾害气候性诱发机理,在统计分析了重庆1950年以来的地质灾害和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市气温、降雨强度等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地质灾害与气候变化的耦合特征,并研究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的气候性诱发机理,揭示了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规律,结果可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GIS技术建立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体系.首先以公路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和自然灾害类型两个定性指标进行一级分,然后通过公路地质灾害群聚程度指数和发育强度指数两个定量指标,计算公路地质灾害综合灾度指数,依次进行二级分区.最后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分为4个一级区、20个亚区,并详细给出了各亚区的范围、灾害类型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各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的缺陷.根据公路地质灾害规模较小、涉及的地层深度较浅等特点,对不同的灾害类型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防治公路地质灾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各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的缺陷,根据公路地质灾害规模较小、涉及的地层深度较浅等特点,对不同的灾害类型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防治公路地质灾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以岩土工程作为论述对象,重点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并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避让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可对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公路地质灾害的评估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目前公路地质灾害常用的处治方法,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处治公路地质灾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监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自然村最大潜势度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研究方法,建立了自然村最大潜势度、当日激发降雨与前期有效降雨、坡度等多指标的预警模型,并在哀牢山中段东麓的新平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建立了该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和警报指标,以该模型指标研制的自动预警系统经过两年的试运行和运行,效果较好.该方法比较适合我国大比例尺(县级)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提高了预警的针对性,可以作为西南山区其他县市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高海拔、寒冷气候地区的各类地质灾害的防治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路线所经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尽量减少大填大挖、破坏自然景观及由此引发的公路病害,对确实无法避免的地质灾害和公路病害,应本着最大限度地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和设计方案,以保证设计安全和公路畅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G108周至一宁强段公路灾害概况和特征进行实地调查,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河流特征和人为影响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灾害的形成.发现该段常见的公路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水毁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路基沉陷及沿河公路水毁5类,其中崩塌、滑坡并口沿河公路水毁尤为严重。最后,针对各种公路灾害类型,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指导灾后区域环境的安全监测和生态修复工程,运用数字高程模型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了分析高坡度地带和汇流流径区域地质灾害的三维虚拟模型.选取景观研究尺度为5 000单元粒度,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时间段深溪沟地质灾害区域的场址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引发灾害的关联影响因子包括坡度因子和汇流累积量分布因子,坡度大于50且变化较大的带状区域生态环境较脆弱,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汇流累积出水口图与泥石流灾害图叠置后分析表明,众多地质灾害点均位于汇流出水口区域或流径上;应加强对灾后陡坡敏感带的安全监测管理和生态修复.最后,提出了地质灾害区域的固土植被带建设规划和土地调整利用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公路运营的影响趋于频繁,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公路勘察不细、设计周期不足、施工方案不当等都是造成公路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在公路勘察、设计时,应针对地质灾害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5.
王建 《交通标准化》2013,(11):30-32
公路工程是修建在地壳表面的带状建筑物,路线穿越不同的自然单元,有时会遇到一些不良的地质环境,也就可能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防护工程,介绍了山岭区公路不良地质灾害以及防护处理措施,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鄱阳湖水环境为例,利用GIS技术设计与开发了鄱阳湖水环境信息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及系统所实现的功能。系统的建立可以对已有水环境相关资料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水资源信息的基本管理及水质的可视化分析,为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对保护鄱阳湖湖区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峡库区库岸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库区城镇、道路和港口码头等工程建设,就其防护对策和设置原则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库岸地质灾害治理与库区沿岸工程建设协调性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为向蠕动型滑坡隧道的病害防治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调查分析,建立了3类分析隧道变形规律的地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等维新息模型,并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了通过预测隧道变形进而预测滑坡体应力和位移的关联预测模式.经模型试验验证,该预测模式能可靠地预测隧道变形量、滑坡体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航道的信息化管理是航道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软件平台,利用MapObjects开发的河南航道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地理数据的输入、数据库的建立、电子地图的实现方法等,可为同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