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饱和流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交通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车流量与车头时距的函数关系,计算出不同车道宽度对应的饱和车头时距。在饱和车头时距与车道宽度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车道宽度对饱和流量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车道宽度的折减系数,为城市道路设计车道宽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隧道侧向宽度对驾驶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机理,采用眼动仪、CAN-OBD测速仪等设备在滨莱高速试验场开展不同侧向宽度场景实车试验,获取30名男性驾驶人在不同侧向宽度场景下生心理及驾驶行为数据;以心率均值、车速差、速度标准差、平均注视持续时间和注视时间标准差为关键变量,建立基于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的驾驶负荷量化模型,量化评价不同侧向宽度下驾驶负荷变化规律;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确定不同等级驾驶负荷阈值,结合ROC曲线的分类判别和最大约登指数值,提出隧道侧向宽度临界阈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设计速度为120 km·h-1时,采用较大的隧道侧向宽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运行车速,同时可减小驾驶负荷;相较于左、右侧侧向宽度分别为0.75 m和1.25 m的标准断面设计尺寸,隧道左、右侧侧向宽度增加至1.00 m和1.50 m时,小型车和大型车驾驶人运行车速分别提升4.5%和3.6%,驾驶负荷分别减小31%和29%;不同侧向宽度下驾驶负荷低、中、高3个等级对应的阈值为0.23和0.42,隧道左侧最佳侧向宽度阈值为0.75~1.00 m,右侧最佳侧向宽度阈值为1.25~1.50 ...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跨度闭口组合钢箱梁组合桥面板的有效宽度系数变化规律,依托G1503高速公路跨吴淞江大桥建立了组合连续钢箱梁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桥梁跨度、不同箱室宽度下的跨中截面和中支点截面有效宽度系数变化规律,对比了钢桥面板和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的差异,给出了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系数建议取值。结果表明,组合桥面板的钢桥面板和混凝土桥面板横断面应力分布规律相似。钢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与规范规定基本相等,跨中断面小约0.41%,支点断面小约4.13%;混凝土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与规范规定差异较大,跨中断面小约3.25%,支点断面小约27.9%。组合桥面板的钢桥面板有效宽度比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大,跨中断面相差0.51%,支点断面相差5.9%,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系数可参考钢桥面板有效宽度系数折减0.9倍取值。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空心板预应力梁桥破坏性试验,采集了桥梁在破坏过程中分级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总结了裂缝变化发展规律。参照相关规范中的裂缝宽度验算公式,对比分析了相同裂缝宽度的荷载计算值和试验值以及相同荷载下裂缝宽度的验算值和试验值。结果表明裂缝宽度与破坏荷载呈现非线性关系,同时表明目前规范裂缝宽度验算值大于试验值。试验成果为预应力梁桥的设计和安全运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公路》1957,(7)
问:设计准则(修订草案)上对涵洞的全长没有明确规定,究竟不同式样的涵洞,其全长是否需要中央统一规定?(商邱赵如森) 答:涵洞全长一般指洞身长度加洞口建筑的长度,在“公路涵洞’(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及一般涵洞标准图中都是这样叙述或表示的,设计准则现在没有统一规定。(杨振清) 问:LS≥Bl_3/i_2中的B为路面宽度,六级路标准又称B为行车部分宽度,究竟以何为准?(云南赵锡光) 答:当行车部分不超过路面宽度时,B指的宽度为路面宽度,也就等于行车部分的宽度,超高应在B宽度上设置。如行事部分大于路面宽度则超高应在行事部分上设置。这时B所指的宽度应为行车部分的宽度。设6.5公尺宽的路基上,铺3.5公尺宽的路面,超高不能只在3.5  相似文献   

6.
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采用现浇混凝土,为保证道床的耐久性,国内外对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宽度均有严格限制规定。以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RHEDA2000无砟轨道系统为试验对象,进行了UF500纤维混凝土限制裂纹宽度试验,探讨应用新型材料提高道床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限制裂缝宽度的新途径,其结果证实,采用UF500纤维混凝土能够达到限制裂缝宽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从苏州清秋浦三箱室大宽度连续梁施工为例,对三箱室大宽度连续梁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全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宽度连续梁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路通行能力研究及河南省二级公路断面型式的调查,对二级公路不同路面宽度的设计通行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二级公路各路面宽度与设计交通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对行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的分析,给出二级公路各种标准断面。为二级公路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路段保通车期间,需保证道路交通组织作业安全和通行安全。以柳南改扩建施工路段为背景,为保证路段通行区和作业区合理分配,研究保通车道路断面优化布置。实测5种车道宽度路段的交通流,通过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横向偏移分布研究车道断面布置;通过车速分布和驾驶人员行车心率研究内侧车道侧向宽度布置。此外,利用配对t检验验证交通流数据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表明:为保证组织交通安全运行,改扩建施工区保通车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25 m,侧向宽度不宜小于0.5 m;车道宽度造成交通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机动车道宽度取值标准和国内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波良可夫模型计算不同等级道路车辆的侧向摆动距离,结合车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机动车辆车身宽度,计算得出不同等级道路、不同位置的推荐机动车道宽度。结果表明:适当缩减机动车道宽度可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同时节约城市道路建设用地,提高慢行交通运行的通达性和安全性,推荐的车道宽度为城市道路建设中机动车道的合理选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五河口斜拉桥主梁悬浇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如珍 《公路》2005,(11):45-50
五河口斜拉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双向六车道,主梁宽度为38.6m,在目前国内同类型已建成的桥梁中宽度位居第一,重点介绍该主梁采用宽为41.5m的牵索式挂篮悬浇的施工技术及主要施工难点。  相似文献   

12.
宿淮高速公路五河口斜拉桥设计及主要施工难点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丁如珍  张义贵  王薇 《公路》2003,(11):23-26
五河口斜拉桥是宿淮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为预应力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全漂浮体系结构,双向六车道,宽度为38.6m,重点介绍该桥的主要技术指标、桥型布置、结构设计以及主要施工难点。  相似文献   

13.
以咸阳至旬邑高速公路三水河连续刚构桥箱梁桥为依托,采用CFD软件FLUENT计算了主梁跨中及支点断面在不同风攻角、双幅桥间距及有无护栏情况下的风阻力系数,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单幅桥进行对比,研究了双幅桥风阻力气动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气动干扰效应对双幅桥风荷载均有影响,总体上随双幅桥间距减小而增大,随结构尺寸增大而增大,而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上游桥阻力系数干扰因子为0.994~1.147,略大于1或在1附近变化,表明气动干扰效应对上游桥的阻力系数影响较小;下游桥阻力系数干扰因子为-0.356—0.973,变化范围很大,表明气动干扰效应对下游桥的阻力系数影响很大,双幅桥间距较小时来流风对下游桥的作用甚至表现为吸力。  相似文献   

14.
潘丹 《交通科技》2021,(2):40-45
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作为武汉长江上第11座大桥,是武汉市四环线的重要过江通道。大桥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长7.548 km,设计速度为100 km/h,南汊主跨设计为938 m双塔双索面钢箱及钢箱结合梁斜拉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桥宽48 m,也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桥梁。文中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过江通道拟定、起终点衔接、路线平纵横设计等方面,介绍了青山长江公路大桥的路线总体设计思路和设计重难点。  相似文献   

15.
以九洲江大桥的设计为例,简要介绍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的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结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在溶岩地区为减少桩基穿越溶洞的机会,桥梁下部结构及基础均采用全幅双柱式桥墩配预应力盖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北引桥下层40 m铁路箱梁有墩宽、双幅并列等特点,本移动模架造桥机充分利用其特点,在钢箱梁及侧模、底模系统、走行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曹海顺  陈玮  彭俊  周良 《公路》2011,(2):42-47
上海市嘉定区桃浦路蕴藻浜大桥主桥为66 m+136 m下承式两跨连续桁梁-桁拱组合钢结构,承重体系为由箱形或H形杆件组成的两片桁架,桥面由纵横梁体系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形成,杆件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主要介绍主桥结构设计与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8.
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2+258+730+258+92) m,采用5跨连续全漂浮体系.梁体采用分离式双主梁形式,单个箱梁为扁平闭口流线型结构.介绍箱梁制造、整体转运、现场安装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特大型承台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如珍 《公路》2004,(5):44-47
五河口斜拉桥主墩承台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除悬索桥的锚碇基础外,其承台体积目前位居全国第一,重点介绍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分析方法、标准及措施,供同类型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甬江特大桥为联塔四索面双幅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斜拉桥,联塔部位承受复杂的弯曲、扭转以及剪切等复合内力传递,两幅桥的受力呈现出耦合状态。为了确保联塔结构的安全可靠,对整个桥塔进行3:40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模型试验的结构设计和加载方法设计,为今后类似结构试验模型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