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针对船舶制造车间存在的生产与管理的信息交互不及时、信息采集效率低、生产过程掌控不足等问题,通过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超宽带(Ultra Wide Band, UWB)和自动化装置接口集成等技术,进行车间资源数据采集与场地状态信息采集,实现场地、设备、人员、工装等与管控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完成车间场地的物流优化和布局优化,为船舶制造智能车间信息感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船舶分段制造车间设备组网需求,结合当前设备组网现状,提出适用于船舶分段制造车间设备的组网方案,并设计搭建了设备组网平台。根据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控制方式、支持通信协议情况对设备采用不同的方式,设备组网平台包括船舶分段制造设备网络管理系统以及车间设备网络。设备组网平台运行情况良好,为实现车间设备之间及其与上层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船舶管子因其复杂的生产形式导致生产计划制定和生产性能评估难以进行。为此,提出数据驱动的生产物流建模与仿真方法。采用IDEF1X建模方法建立船舶管子车间仿真数据库的底层数据结构,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和面向对象的生产物流仿真技术,利用仿真数据驱动仿真软件QUEST快速生成船舶管子车间的生产物流仿真模型,并采用先到先加工遗传算法优化生产计划。文章所提方法提高了建模效率,解决了模型难以重用的问题,实现了船舶管子车间生产计划的可视化动态仿真,生产完工时间缩短了7.4%。  相似文献   

4.
船用钢板预处理是直接关系到船体钢板抗腐蚀能力,是影响船舶航行寿命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钢材表面预处理的机理、过程和克服缺陷的措施;车间底漆操作的技术及涂装车间底漆需改进的几个方面:1)表面抛丸处理;2)改进流程操作法;3)喷枪与吸雾口位置合适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功率船舶柴油机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船舶柴油机的生产,提出了实用的车间调度控制算法。该算法由基于相邻插入法的启发式算法组成。最后通过实际企业项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车间单元的船舶建造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车间层面上展开船舶建造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将船舶制造这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分解为更简单、更直接的车间生产仿真模型。通过eM-PLANT仿真建模工具,从设备层到生产线层到车间层自下而上逐层构建车间仿真模型,将生产工艺流程、场地与设备、人员配置、生产计划等船厂生产信息完整地映射在以车间为单元的仿真模型中。通过模拟仿真模型的运行所获取的可视性分析结果,为船厂生产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制造现场缺乏实时感知系统、船舶制造车间未构建数据传输至工位的通信系统等问题,应用网络构建技术和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构建船舶智能感知车间网络,实现船舶制造车间内部的“人、机、料”互联,达到数据采集的多源异构性和实时性,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和船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人员、设备、物料等各生产要素的精准定位,需研究船舶车间智能管理相关技术。基于UWB定位技术,开发船舶车间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在典型船舶车间的试验验证,车间内关键要素定位精度达到分米级,为作业人员跟踪、实时生产管控提供辅助,提高车间生产效率,推进船舶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管加工数字化车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车间与虚拟车间交互融合的有效技术手段,被国内外相关学术界和企业高度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传统车间管控系统架构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化车间运行新流程。基于B/S架构进行数字孪生系统设计,并给出与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及接口集成的方法。利用数据采集网关技术,将现场设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类、清理及上传,实现基于现场实时驱动的虚拟车间运行。从产品、生产线、过程信息3个方面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信息模型。最后,基于武昌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直管柔性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数字孪生车间系统。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功率船舶柴油机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船舶柴油机的生产,提出了实用的车间调度控制算法.该算法由基于相邻插入法的启发式算法组成.最后通过实际企业项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AI技术,以船舶舱室三维布置设计问题为对象,介绍了船舶舱室三维布置设计的知识类型及面向对象的知识集成表达方法,确立了基于集成知识模型的船舶舱室智能三维布置设计模型,介绍了基于集成知识模型的船舶舱室智能三维布置设计系统原型的总体结构和处理流程。该方法可提高船舶布置设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船舶管子加工车间任务重且加工进度会严重影响船舶制造进度的问题,结合管子加工成组技术和管件族制造法,建立了船舶管子的混合流水车间多目标分组加工模型。利用矩阵实数编码遗传算法(MRCGA)能对该加工模型建立有效的分组调度方案。该算法能保证在迭代过程中子代个体基因的交叉、变异的合法性和可行性,相较于遗传算法(GA)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调度目标最大完工时间降低了46.98%,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船舶管子加工分组调度车间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船艇》2007,(4B):37-37
溧水晶云船舶配件厂具有从事船舶舾装件生产二十年以上的员工和专业技术人才。并设有金工车间、钳工车间、铝合金车间,装配车间及辅助车间,生产设备和配套设施齐全,主要生产钢质、铜质、铝质、不铸钢标准及各种非标准门、窗、盖、梯带缆桩,通风头等船用产品,产品可视客户需求,提供CCS、ABS、GL、LR.BV、NK、EC、RLNA等船级社证书。为了跟上WTO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已进行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以达到产品系列化,标准化,质量国际化,使产品迈向更高的境界。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感谢广大朋友同仁多年来对我厂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生产以及运行的各个环节,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保障技术对船舶的正常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很多国家进行了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可以减少船舶发生故障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文中主要介绍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然后就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船舶集成导航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船舶导航发展现状及设备集成存在的局限性,提出21世纪新型船舶集成导航系统的设想,分析了从“设备集成”到“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系统构成原理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运用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交互式可视化技术对船舶制造车间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从船厂管理软件中获取车间生产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数据建模。针对切割、小组立、中组立和涂装等多个业务场景,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报表。完成车间综合业务数据分析和生产线交互式分析,生成车间数据可视化平台。应用结果具有可视化程度高、交互友好、内容丰富、制作方便快捷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船舶区域涂装是现代造船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从专业船舶涂装有度出发,就涂装设计与生产管理体制,车间底漆,标准化,涂装设施、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阐明了实现船舶区域涂涂装先进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东京大学工程系滕田教授等在1985年计算机在船厂生产和船舶设计自动化中应用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计算机集成船舶制造系统》的论文。文章探讨了船体生产自动化所需的控制数据的类型和范围及实现造船工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先决条件。所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不会超过一台现代计算机的容量。但  相似文献   

19.
戴健  董浩  张丽  孙瑜  杨佳  王月 《造船技术》2023,(3):38-43
针对大型船舶涂装车间,建立用于两种不同通风方案和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废气扩散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通风方案的气流速度场和气流压力场的分布特点及其对VOCs废气排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侧进侧排(Side Intake and Side Discharge,SISD)式的原有通风方案导致车间VOCs废气不断向车间顶部累积,通风效率较低;而侧进底排顶部补风式的优化通风方案可有效提升车间湍流区域面积和风速,对VOCs废气排除效果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船舶涂装车间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末,以提高动力装置工作可靠性、安全性、减少管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为目的,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应用于商船。从此,船舶自动化以机舱内单项自动化或局部系统自动化发展为对整个机舱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60年代中后期,船舶自动化发展到“无人值班机舱水平”;60年代末期,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从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气元件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且信号传输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