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最近,美州港口联合会(AAPA)根据2006年航运统计年鉴、2006年国际集装箱化年鉴、2005财政年度水运贸易报告以及美国各类机构和相关港口网站提供的资料,整理分析出2005年全球50大港口,相关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11,(10):70-70
日前,印度航运联盟部长GKVasan先生宣布,印度政府已经决定对具有25年船龄的船舶进入印度港口或领海实施某些限制。  相似文献   

3.
关注2014年     
其东 《中国港口》2012,(3):3-I0001
<正>2014年注定要成为全世界港航业界关注的年份,这是巴拿马运河建成开放100周年,经改造后的巴拿马运河新船闸将于这一年重新开放。这一事件给原有的全球港航格局将带来变化和动荡,各港口航运企业将在新的全球港航棋局中重新开始运棋布局。巴拿马运河是海上环球航运的咽喉,原有船闸长305m,宽33.5m,深13.5m。它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是美国东海岸和欧洲通往远东的主要航道。1995年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诞生后,集装箱船舶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集装箱运输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录宣告诞生: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在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基础上,中国港口再次以亿箱的“巨量”登上了全球港口业的巅峰。由此树立中国港口、航运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跨入了全球集装箱运输产业的前列,并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贸易物流链中承载更为重要、更加突出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09,(4):46-46
有起必有落,牛顿先生最清楚这点。受全球金融行业危机的影响,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在过去八个月连续创新低。这种趋势依然会继续。2008年,全球20大集装箱港口中有五分之一将面临负增长,2009年会有更多的集装箱港口面l临负增长的局面。2009年将是集装箱航运市场最可怕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07,29(4):17-17
一份真正国际性的高质量杂志,由Baird Publications Pty Ltd出版,提供全球航运、造船和港口业的理念、启发和信息,包括世界及各大洲新闻、各类船舶详细介绍、全球舰船和船舶定单与交付信息,以及与船舶、航运相关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8.
《船舶工程》2006,28(6):79-79
一份真正国际性的高质量杂志,由Baird Publications Pry Ltd出版,提供全球航运、造船和港口业的理念、启发和信息,包括世界及各大洲新闻、各类船舶详细介绍、全球舰船和船舶定单与交付信息,以及与船舶、航运相关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美洲港口联合会、美国陆军工程兵部2008年航运统计年鉴、美国2007财政年度水运贸易报告以及相关港口网站提供的资料,整理分析出2007年全球60大港口(海港或河口港)排名表,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表中计量单位栏内MT表示公吨(MetricTon)、FT表示运费吨(FreightTon)、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港口(码头)是投资回报比较丰厚的行业。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以及发展中国家港口经营私有化的推动下,集装箱港口(码头)的业务经营向为数不多的国际港口集团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伦敦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的分析报告,世界前十大码头经营人控制着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45.3%(见表1),而世界前二十大码头经营人仅控制着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56.7%。  相似文献   

11.
钱佳 《水运管理》2014,(7):28-31
在阐述班轮运输企业横向合作联盟——航运联盟的演变及发展的基础上,从联盟力度、运力情况、货主的选择等3个方面分析P3网络联盟对航运市场造成的影响。班轮运输企业与港口之间纵向合作联盟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班轮运输企业具有港航合作联盟的主动权;拥有深水良港的码头运营商具有竞争优势;未掌握运力的国际港口经营商处境艰难。在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港航企业应集成一体化共建全球物流服务网络,提高港航企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水运文献信息》2004,(5):17-17
从近期举行的中国国际港口航运博览会获悉,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加强对港口、航道的建设。除了对洋山深水港、湛江港铁矿码头、天津港等重点工程的投入外,中国还将斥资160亿元整治长江,预计到2020年把长江建成真正的“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13.
航运业对中国经济卅年高速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航运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外贸出口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以中国30 a来的发展为背景就航运成本对外贸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讨论.针对中国出口贸易,航运成本被分解为班轮运输成本和港口成本.通过对每一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中国航运港口30 a来发展的主要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为:中国30 a来航运和港口的改善使其外贸量增加了约25%.或者说,如果中国的航运市场开放程度和港口效率停留在1978年的水平上,今天中国外贸的25%将由于高昂的运输成本而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实现.这进而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它会使中国2007年GDP的增长降低约0.68%.  相似文献   

14.
信息     
《水运管理》2005,27(10):F0003-F0003
交通部通过《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交通部指导性文件——《珠江航运结构调整意见》;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成立;国家将投资4000亿元支持三大区域港口建设;重庆市三峡水库管理局成立;海丰集团打造航运培训基地;长江最大集装箱深水码头投入使用;2004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新百强揭榜;港口改名;江苏成立沿江港口联盟;发改委发布《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组建全国物流园区协作联盟;东森国际在沪投资国际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5.
潘全胜 《水运管理》2012,34(9):29-31
为使航运企业控制和节约港口使费成本,减少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阐述航运企业商谈、获取港口使费优惠的策略:利用较大业务量,利用项目货的选港权,利用港口间、不同泊位间的竞争,利用自身良好的资信,与货主组成联盟,善于利用人脉及充分利用港口费率规定等。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洲港口联合会(AAPA)根据2007年航运统计年鉴、2007年国际集装箱化年鉴、2006财政年度水运贸易报告以及美国各类机构和相关港口网站提供的资料,整理分析出2006年全球50大港口榜单,相关数据见表1,表中计量单位栏内MT表示公吨(Metric Ton)、FT表示运费吨(Freight Ton)、RT表示计费吨(Revenue Ton),不同计量单位之间难以进行换算,以不同计量单位统计的吞吐量的大小并不能准确反映港口实际吞吐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06,27(1):13-13
据中国广播网消息,吉林市计划在2006年投资6000万元在九站地区建设一座综合性港口——吉林港,中断了半个世纪的松花江航运有望再次复苏。据了解,港口一期工程规格为年设计吞吐能力200万t,泊位等级为500t级。建设期为2006年至2007年。随着吉林市经济的发展和物流量的增加,港口建设将预留出扩大端,分期扩建和实施。此外,位于哈达湾泊位原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5万t的工程,将提高至年吞吐能力为30万t。  相似文献   

18.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2):I0011-I0011
近来,亚洲五大集装箱航运巨头组成亚欧航运联盟以解决猛跌的运费问题。长荣将与绿色联盟(中国中远集团、台湾阳明海运集团和川(崎汽船)合作,从2012年第二季度起,向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提供为期12周的服务。台湾阳明海运集团表示,合作将降低多余的港口停靠,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各大港口之间的中转时间,希望合作能帮助公司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9.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14,(8):13-13
预计今年北欧六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增长5.8% Hackett Association和不莱梅航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共同发布《全球港口追踪》预测,2014年北欧六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比2013年增长5.8%,至4220万TEU。原因主要是工业部门稳步扩张,产出增长,来自亚洲和北美的需求强劲。(漫画,晶莹)  相似文献   

20.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8,(11):32-36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的大幕启开,我国造船、航运、港口业踏上了突围之路。为世界造船,为全球航运,拥抱万国巨轮,造船大国、航运大国、港口大国的轮廓日渐清晰。30年后的今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回望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聆听荡气回肠的长歌,重温难以忘怀的瞬间,把“春天的故事”再次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