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交通调查工作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模板的交通调查分析系统的框架,并介绍了的实现方法.引入交通调查组织模板的概念,介绍了其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改进了检测数据预处理的算法.系统降低了用户对复杂的交通调查组织的认知要求,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数据预处理的可靠性,扩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分为交通调查组织模板、数据录入与数据预处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查询与结果显示、输出和系统维护模块.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设施规模进行准确预测,从各接驳方式分担的客流量入手对接驳设施规模预测方法展开研究.在分析接驳设施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各出入口进出站客流进行观测统计,确定高峰小时集散的总客流量,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和Bayes判别分析2种方法分别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接驳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将模型输出的结果与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判定2类模型在不同接驳方式分担率预测上的适用性,进而得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高峰小时各接驳方式分担的客流量.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常规公交停靠站、出租车停靠站、P&R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规模预测模型,根据调查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应用这组模型对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中哈达站的接驳设施规模进行预测,验证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11)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普及,交通行业形成了多样化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信息来源,交通情况调查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多种数据来源融合问题。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分层次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指标与需求的关系矩阵;分析了高速公路收费数据、实时监控数据、RFID技术采集数据、"两客一危"卫星定位数据、治超信息系统数据和手机信息数据等6类数据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统计指标的,以常设站点与多源信息相融合的多样化、分层次、综合性的交通情况调查方法,设计了基于多源数据的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统计框架;提出了下阶段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路。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水平,有效扩展交通情况调查信息来源,为下阶段公路交通情况调查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在公交停靠站点改善和优化中的应用,采用仿真结果中的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排队长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最优改善方案;以天津市华苑路公交停靠站设置为例,通过对现状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站点设置形式和位置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了多个公交停靠站优化方案,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各方案进行仿真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李连英 《北京公路》2003,(5):36-37,22
本文介绍了交通调查区间的划分,以及观测站设置要求,并以顺义地区为例分析了平原地区现有站点的布设情况,站点交通量分级的特点,以及交叉道口对设置站点的影响,总结了新设置及调整观测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文通过对平原区交通情况调查站点交通流量、地理分布特点的分析,为平原地区科学合理的布设站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借助于高速发展的网络联接各种计算能力,为大数据提供了无限的计算平台,同时也为海量交通数据的计算提供了支撑。在阐述交通行业对海量数据处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技术、技术特点和交通云在海量交通数据预处理技术中所处的优势,给出交通云应用数据预处理技术的场景,并以重庆市渝中区2014年9月的交通大数据预处理实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可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站场设施布局角度,对设施的空间布局模式和平面功能布置进行分析,给出中小城市的常用模式;从站场设施设计角度,分别对枢纽的站房和衔接换乘设施进行探究,给出中小城市的常用设计形式;最后通过分析中小城市高铁案例,总结中小城市交通功能布局模式与交通组织方式优缺点,提出高铁站点交通衔接策略,为中小城市高铁站点交通布局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交通荷载数据对沥青路面设计和管理有重要作用。轴载谱方法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地描述交通荷载。文中收集了江西省部分高速公路荷载站点的实测轴载数据和交通量数据。通过对每一辆车进出收费站的名称识别,结合公路网分布统计得到各路段的交通荷载数据集合。对各路段实测轴载数据特征、交通增长率和累计标准轴次等进行分析,建立了轴载谱数据和交通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调查地区的当量轴次换算系数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李配配  崔珩 《交通科技》2013,(1):154-157
从城市中心区公共自行车交通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出发,通过对成都地铁一号线站点的分析,提取城市中心区站点的换乘特征.以天府广场站点为例,对换乘停车场的位置选择及出入口交通组织进行了规划研究.提出了接驳范围内自行车道路设计方法,给出了几项可行及保障措施,以期更利于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与换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公交OD调查成本高昂、数据可靠性不高、影响因素考虑不全等问题,通过对公交IC卡信息的处理获得公交站点上下乘客人数及对公交乘客出行特征的分析,结合站点吸引率,提出了单条公交线路站点间OD反推结构化算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经济节约,数据可靠,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吴辉 《交通科技》2011,(2):104-106
分析了贵州省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站点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阐述了加强交通量调查站点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交通量调查站点建设的合理规划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着重研究基于多种影响因素的交通指数短时预测模型与方法;在分析城市道路网交通指数相关概念及作用的基础上,确定了交通指数历史基础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和基于天气、工作日等因素并综合运用实时数据的短时交通指数预测思路,最后以广州市越秀区为实例阐明了预测模型及方法的应用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各站点乘客出行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站点分类研究方法.使用城市轨道进出站刷卡数据,讨论不同输入变量下的聚类结果,建立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不同类型站点识别方法,并运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轨道站点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进出站客流数据能较好反映不同类型轨道站点的时空特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站点乘客出行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站点的识别研究为今后精细化研究轨道站点客流奠定基础,为轨道站点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公路网交通调查数据处理及分析应用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上海公路网交通调查数据处理及分析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指标和评价模型进行了论述。从分析公路网特点和交通调查数据入手,确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评价上海公路网交通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分析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论证了该系统的各个功能,重点分析了系统中的分析评价模块,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对系统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白银霞 《北京公路》2003,(5):34-35,20
交通量资料不仅在交通工程、道路工程中应用很广,而且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中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交通量数据的采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要合理的布设公路交通调查统计站点,而且要对交调人员培训,要对交调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交通调查是进行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以及交通流研究的基础,也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在分析收费站设置和交通调查点设置的对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将交通调查点和公路收费站相结合,建立依托收费站的数据采集系统来进行交通调查,并在大的范围内建立一个数据处理平台,处理交通流参数,研究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这将大大节省交通调查所需的人力、物力,节约资源,同时,数据的精确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客车站点车辆停靠延误的现状入手,对城市客车在停靠站延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问题进行了归类与分析;结合典型站点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城市客车站点停靠延误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常规公交客流OD调查抽样率低,准确率难以保证的缺陷,提出调查公交线路客流OD的小票法,该方法可同时采集各站点的上下客人数及每位乘客的上下车站点等信息。在基于小票法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公交线路OD分析方法,可准确得出公交线路的客流OD,同时还可以得到线路沿途各站点的上下客人数、断面流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19.
对快速路合流区交通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由交通调查数据得出合流影响区汇入车辆数与主线车道交通量的关系.通过研究合流区通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由交通运行特性及运营管理的需要,给出了合流影响区通行能力定义;用实地调查数据并借助交通仿真技术对分析需要数据进行补充,得出主线到达流率、汇入流量和合流影响区通行能力三者间的关系.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快速路合流影响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借鉴RWS-C控制策略提出基于影响区通行能力的匝道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重要刻度,交通区是经济区的重要表征。文中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收费站点之间OD交通量数据,变交通设施网络静态结构为真实动态交通联系,变通行交通量为连接关系,类比社会实体关联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方法,构建基于高速公路收费通行数据的交通区划分方法框架,并以山东省高速公路为例,使用成熟的NodeXL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全省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状况及其网络结构特征,对于研究经济区划分及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