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的化学结构、流变性能和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变异性、级配变异性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地评价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适用性,通过分析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集料特性,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借助光纤光栅解调仪和应变计进一步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老化明显,集料级配衰减明显,必须进行配合比重新设计。与回收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强的抗剪性能,可有效地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且具有更强的黏聚性能,可有效地抵抗材料的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3.
对废旧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的化学结构、流变性能和废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变异性、级配变异性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大量产生的两种废旧聚乙烯类材料,即废旧聚合物HDPE(以下简称HDPE)、废旧聚合物LLDPE(以下简称LLDPE)做为AC-20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在实验室干法拌合工艺条件下,分别以沥青混合料质量0.0%、0.1%、0.2%、0.3%、0.4%、0.5%、0.6%、0.7%、0.8%、0.9%、1.0%...  相似文献   

5.
采用沥青搅拌站回收的碱性废粉掺入沥青混合料,代替部分矿粉,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不利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为了利用碱性废粉且不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在沥青混合料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通过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飞散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比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消石灰、PA-1型沥青抗剥落剂加入有碱性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减小飞散损失,可有效改善有碱性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相同含量的消石灰比水泥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的提高更有效。相比于水泥、消石灰,加有PA-1型抗剥落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浸水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是最大的,且飞散损失最小,表明PA-1型抗剥落剂对于掺有回收废粉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试验,从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性3个方面分析了回收粉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适量回收粉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可重复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样品进行抽提,评价了RAP的级配组成和回收沥青的老化程度.借鉴国内外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得出了本研究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组成,并对最佳含水率和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中国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于回收沥青混合料的再生与利用。众所周知,倘若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能够推广应用,那么对于环境的改善以及能源的节约将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在温拌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设计及性能,提出其技术的关键所在,最后给去了其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索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措施.以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新城的听雨路工程为例.通过优化再生的方案,来提升旧料的掺配率。通过对旧料的合理利用达到诸多目的。厂拌热再生技术概述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加入了沥青混凝土回收料,且在这些沥青混凝土回收料中含有已经老化的沥青,因此,使得再生沥青混合料成分比较复杂,这就使得配合比的设计也变得很复杂。  相似文献   

10.
借鉴法国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沥青路面回收材料中沥青老化的特性和级配细化的特点,采用硬质颗粒复配低标号沥青,并通过丰度系数指标实现大掺量高性能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性能评价与验证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实现了大掺量,且性能满足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同时满足法国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SEAM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EAM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包括不同掺量的SEAM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试验及不同SEAM与沥青比例条件下的混合料车辙试验、低温和常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磨耗飞散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超过一定掺量条件下,SEAM能改善沥青及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对其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改变不明显,说明SEAM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强,是高温稳定性好的沥青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2.
车辙是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上车辙尤为明显.通过对提高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途径的分析,提出从采取多级嵌挤密级配设计法和提高沥青结合料的性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并以汕昆高速公路安龙互通连接线为例进行长大长纵坡运煤重载路段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验证和工程施工实践.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掺加RA抗车辙剂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其动稳定度是普通沥青混合料的10倍以上,而且RA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也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因此其在改善基质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其抗水损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纳米粉粒分别添加到基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中后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原样沥青常规试验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纳米剂量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的影响曲线,得出纳米添加剂量为最佳沥青用量的5%左右时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对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结构机理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证实了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相比常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越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指标之一,其大小及分布对沥青混合科的路用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对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做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空隙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借鉴国内外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方面的经验,对掺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评价,在最佳乳化沥青和水泥用量下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试验,分析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将再生的混合料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基层,实践表明其满足相应的路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试验路为依托,研究了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技术性能和施工技术,得出的结论是: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可行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且Sasobit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略微降低其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控制重点是拌和均匀、摊铺均匀、避免温度降低过快。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为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中的CO2气体排放,介绍了日本开发的中温化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及日本、芬兰等在常温沥青混合料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中国常温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对策.结果发现采用中温化技术,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压实度与在160 ℃时拌和的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相当,基本不降低沥青混合料性能,达到了降低CO2排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熵分析,在所知数据不多的条件下,计算出疲劳寿命与马歇尔力学特征值的灰熵关联度,找出了影响沥青混合料疲旁性能各项因素的关联顺序,并对各项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各种马歇尔力学特征值对沥青混合料疲旁性能的影响。这种方法克服了一般数理统计分析中的不足,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评价、控制和疲劳性能的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修正Neuber方程的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疲劳寿命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估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疲劳寿命,根据局部应力-应变理论,通过直接拉伸疲劳试验,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循环曲线,运用Neuber方程将名义应力、应变转换为局部应力、应变,对循环曲线和Neuber方程进行修正,以符合平面应变问题。通过等应变疲劳试验,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方程,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形成寿命预估方法。根据应变疲劳寿命曲线可合理计算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由累积损伤可求得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