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日益复杂、处理这类信息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将动态贝叶斯网络运用于复杂管路系统的检测与控制中。通过全面分析某型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评估参数,建立系统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BK算法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推理。使目标节点的各个特征因素以及不同时间片同一特征因素相互修正,克服系统检测时不确定性、数据不完整和主观性。通过仿真表明,动态贝叶斯网络在不确定环境和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时间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状态推理并实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船舶中央冷却海水泵变频控制技术属于闭式控制系统,其操作总是滞后于系统的实际变化,给船舶冷却水系统带来负面影响。以热交换器原理为突破口,研发了两种带前端控制的海水泵控制模式,即直接计算的控制模式和基于数据库的控制模式。这两种优化的系统控制模式可以使海水冷却系统更“智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日益复杂、处理这类信息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将动态贝叶斯网络运用于复杂管路系统的检测与控制中。通过全面分析某型船舶中央冷却水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评估参数,建立系统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BK算法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推理。使目标节点的各个特征因素以及不同时间片同一特征因素相互修正,克服系统检测时不确定性、数据不完整和主观性。通过仿真表明,动态贝叶斯网络在不确定环境和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时间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状态推理并实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第9条 滞期费费率及支付方式(装/卸港)Demurrage rate and manner payable(loading and discharging)。滞期费是租船人未能在租船合同规定的装/卸时间内完成装货和卸货而向船东作出的经济赔偿。从此意义上说,滞期费是一种预定违约金(Liqui-dated damages),它起始于规定的装/卸时间结束之时到事实上装货和卸货作业的完成,不受除外时间的影响。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滞期,便永远是滞期(once on demurrage,always on demurrage)。法律根据是,如果租船人不违约,船舶就会在除外的时间内开航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南大学研制的嵌入式MIMU/GPS紧组合导航系统,研究了基于DSP和FPGA的组合导航计算机数据控制和传输。组合导航计算机由DSP、FPGA以及两片MCU等组成,DSP进行导航计算,FPGA负责外部数据的控制和准备,一片MCU实现GPS控制和解码,另一片MCU传递GPS数据和负责上位机通讯。嵌入式MIMU/GPS紧组合导航系统试验结果表明,MCU及DSP数据部分的控制和传输实时性好,能满足DSP对外围大量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替代惯用的主从控制形式,作者提出了一种实时的采用自适应控制方式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使得通用电气公司的水下机械手首次实现了在计算机控制下进行操作。本文首先介绍了整个GE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了系统具有的功能。接着介绍了GE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程序,包括控制程序的特点和各个组成部份。然后详细论述了典型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在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本文还详细分析了采用该控制系统去操作机械手而得到的许多结果,例如关节运动要求、关节轨迹以及由机械手绘制的图形等。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的皮带机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监控中心和远程终端3部分组成。前端设备包括带解码板的摄像机、云台、光端机等;监控中心设备包括矩阵主机、控制键盘、硬盘录像机、监视器等;远程终端主要是指和公司内部的Internet局域网相连的计算机。硬件构成见图1。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船舶电气设备电源频率控制方法花费时间过长,导致控制效率相对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新的船舶电气设备电源频率控制方法。利用单片机技术,根据电气设备内部结构分析电气设备的空间数据,并通过不断查询数据间的存在关系完成对数据的基础收集,从而获得电源发出信号的频率。根据信号频率加大数据控制力度,强调数据的操作完整性,从而提升电源频率控制的操作效率,进而获取较佳的操作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片机技术下电气设备电源频率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缩短频率控制时间,有效提高了船舶电气设备电源频率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9.
渔业基地的集中自动系统,用以对其电力装置(ЭЭУ)进行控制和监视。该电力装置由四台透平发电机(每台1500瓩、400伏、50赫),二台柴油发电机(每台600瓩、400伏、50赫),两个主配电盘(ГРЩ)及一个应急电站组成。控制和监视电力装置工况的全部操作均通过中央室里的两个操纵台来进行。操作人员从操纵台进行控制及监视发电线路各主要元件的工作状况。对于电站状况和故障的予报都事先规定了灯光信号及音响信号。各主要负载的参数均由第二操纵台(控制及配电)进行自动遥控及监视。为保证电力装置在两个操纵台上的自动控制,都装有各种设  相似文献   

10.
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要求,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根据压载水管理系统G8导则的规定,设计一套基于Lab VIEW和PLC的船舶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对压载水进行管理。其监控报警系统对压载水操作期间进行全面监控,自动记录主要设备的工作参数、工作地点、报警、操作等数据和信息,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在线监控及远程操作。系统通过绝缘电阻、能源波动、能源故障、振动、交变湿热、高低温与耐电压、浪涌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及传导与辐射量测试,满足相关公约、规范以及国家标准和IEC标准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中央冷却系统是船舶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结构原因目前的中央冷却控制方法均具有非线性大延迟的特点,导致中央冷却控制的快速性和超调量存在一定矛盾。对此重新设计了船舶电力系统的中央冷却控制方法,通过搭建冷却参数模型,确定电力系统主机缸套内部循环管路包括冷却性的相关参数,以此为依据进行仿真控制模拟,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中央冷却控制模拟初始化,进行仿真控制,制备PID模糊控制器,预定控制周期,调度控制模拟中三组中央冷却控制阀,调配冷却控制周期的开启和闭合,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中央冷却控制。实验数据表明应用该控制方法在船舶全负荷工况下,冷却控制延迟可以缩减22%,航行工况下冷却控制缩减达到35%,可以有效降低冷却控制延迟。  相似文献   

12.
综合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对航空器进行结构设计和多学科仿真分析。编制了各种界面和数据转换程序对航空器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限元分析(FEA)、计算流体力学分析(CFD)以及飞行控制分析,用来预测航空器的结构力学、热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控制等诸方面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电磁兼容测试领域中,EMI测量接收机是最常用的基本测试仪器,其射频前端决定了接收机的响应特性,也确定了接收机的总选择性。本文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EMI测试接收机射频前端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建模,并根据GJB152A对接收机带宽的规定分析了接收机对不同脉冲的包络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接收机中频带宽决定了包络中可能出现的最高频率及不产生混叠的脉冲最小时间间隔。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更好地理解接收机的参数指标以及正确设计、使用接收机提供借鉴,也为后续EMI特性表征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要求,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根据压载水管理系统G8导则的规定,设计一套基于LabVIEW和PLC的船舶压载水自动控制系统对压载水进行管理.其监控报警系统对压载水操作期间进行全面监控,自动记录主要设备的工作参数、工作地点、报警、操作等数据和信息,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在线监控及远程操作.系统通过绝缘电阻、能源波动、能源故障、振动、交变湿热、高低温与耐电压、浪涌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及传导与辐射量测试,满足相关公约、规范以及国家标准和IEC标准规划.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舰船上的电气控制信号已有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受此影响,传统的舰船电气控制装置无法对数字信号进行接收、解析操作。因此提出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舰船电气控制装置设计。首先,对电气控制主体进行等效模型的建立,通过模型获取控制器设计参数;其次,在数字处理器前端单元引入数字信号分析算法,对数字处理器载入的控制信号进行解析,最后,在处理器架构中引入数字控制算法,完成与数字处理器的功能对接;设计完成后,通过仿真数据对设计装置进行模拟测试,通过数据来证明提出设计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在液舱预冷过程中以多液滴的形式存在,现阶段缺少LNG多液滴在同种蒸汽中的蒸发模型。以双液滴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建立适用于LNG双液滴在其蒸汽中的蒸发模型。利用该新模型对温差为190 K、相对距离为10~70,粒径为0.1~2.5 mm的液舱预冷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在液舱预冷起始阶段温度下降的速度较快,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双液滴相对距离越大,液舱预冷结束时间越小;双液滴液舱预冷结束时间与粒径呈反比关系,与起始温度呈正比关系。该新模型可适应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航道水下数据采集和传输受到水下通信信道的多径干扰,导致数据监测的稳定性不好,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航道水下数据监测系统设计方法。采用水下换能器基阵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航道水下声纹数据、船舶辐射噪声数据以及海洋混响数据采集,采用局部总线技术进行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控制,采用TMS320C50 DSP芯片作为航道水下数据监测系统的核心处理芯片,进行航道水下数据的集成信息处理,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分为无线传感器模块、数据滤波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以及总线模块,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监测系统的网络设计,实现水下航道数据流的多路复用、数据帧检测和上位机通信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数据监测系统能实现航道水下数据的准确采集和传输控制,数据稳定输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一、前端控制的概念 前端控制,即事前干预。前端控制原则通常是指电子文件的前端控制,它以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将电子文件从形成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不同阶段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件的形成、收集是前端,处理、鉴定、整理、编目等具体管理活动是中端,永久保存或销毁是末端,  相似文献   

19.
DJS-6数据传输系统是以DJS-6计算机为中心,通过各种通信线路与诸终端相连,完成各类用户数据的传输、计算、制表工作。系统包括中央主机、四路全双工通信控制器、终端设备、线路、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及检查程序。运行特点是定时、排它、主机主动和联机方式。经过在机房、上海市内电话线、京—沪长途电话线三种方式的反复考验,证明系统在设计上是成功的,技术上是可行的,运行基本上稳定。本文从硬件和软件角度分别介绍了系统的构成、特点与操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船舶压载水及其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对船舶压载水必须处理和排放水标准,以及G8导则对陆基试验的规定,即压载舱中的水应储存超过5 d,且没有微生物再生,提出采用去氧化法,能在很长时间内防止微生物再生。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实验室试验台架以及实船试验论证了去氧化法机理是可靠的和可操作的,氮气系统能防止压载舱舱壁的腐蚀。膜+充氮去氧是最佳组合,没有二次污染而且节能,能满足国际公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