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碘乙酸诱导的骨关节炎(O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对照组(CON组),模型组(OA组,OA+DMSO)和治疗组(CUR组,OA+DMSO+姜黄素)。采用单次注射单碘乙酸(MIA)于大鼠右侧膝关节腔建立大鼠膝关节OA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 d后治疗组腹腔注射姜黄素进行治疗,模型组注射相同体积的DMSO。分别于治疗2周、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肿胀情况并进行后爪回缩实验;取膝关节软骨标本,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并进行Pelletier评分;制作关节软骨组织冰冻切片,并进行HE、甲苯胺蓝、番红O染色和Mankin评分。结果模型组软骨缺损严重、表面粗糙,滑膜增生硬化并伴有炎症改变,骨赘出现;治疗组关节软骨得到明显修复,软骨表面相对光滑,无明显增生及骨赘。模型组与治疗组Pelletier评分、Manki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减缓关节软骨退化,修复坏损的关节软骨,降低炎症的作用。本研究为姜黄素作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潜在的临床药物提供了实验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兔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制作骨关节炎(OA)模型的方法的可行性,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和滑液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于术后2、6、12周观察股骨髁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IL-1β和MMP-13的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关节液中IL-1和MMP-13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大体和病理观察不同时间点关节软骨评分及HE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IL-1β在两组中均有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2周时细胞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3在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中未见表达,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细胞中可见MMP-13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滑液中IL-1β表达和在软骨中表达一致。结论采用损伤兔膝关节半月板的方法可建立合理的动物OA模型;IL-1β和MMP-13在OA发病过程中表达水平有明显变化,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OA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兔子随机分组,正常组未采取任何处理,氨基胍组及模型组行右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造模,氨基胍组腹腔内注射100 mg/(kg.d)氨基胍硫酸盐溶液,模型组每天腹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4周和8周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观察软骨大体形态,切片HE染色观察镜下形态,免疫组化检测iNOS表达,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氨基胍组在大体形态、HE切片镜下形态接近于正常组,组化染色显示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TUNEL法原位检测显示凋亡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氨基胍能有效减少iNOS表达和软骨细胞的凋亡,延缓OA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髓腔内恒定低压直流电刺激修复家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髄腔内恒定低压直流电刺激对家兔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去抗原牛松质骨(DBX)植入家兔桡骨节段性骨/骨膜缺损模型中,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给予骨缺损区髄腔内恒定低压直流电持续刺激;B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2、5、9周取材,测定血清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行X线拍片、组织形态学及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同术前和对照组相比:血清钙离子浓度及ALP含量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成骨细胞及微血管增生活跃; 9 周新生骨桥接缺损,有骨改建进行;骨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髄腔内恒定低压直流电刺激能明显促进骨缺损愈合与修复,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骨关节炎(OA)模型关节腔微量注射的图文操作流程。方法 24只雄性小鼠分假手术组及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MM)组,显微操作下离断右膝内侧半月板胫副韧带(MMTL)诱发关节力学失稳,在OA模型基础上通过甲苯胺蓝关节腔注射验证微量给药的可行性,采用OARSI评分系统评估OA小鼠膝关节病理等级。结果 DMM组小鼠关节软骨番红O着色缺失,按关节分区评分,股骨内侧髁评分为3.417 0±0.642 1(n=12),内侧胫骨平台评分为9.583 0±0.811 5(n=12);假手术组对应部位评分依次为0.416 7±0.148 6(n=12),0.583 3±0.148 6(n=12)。DMM组和假手术组OA病理评分相比较,股骨内侧髁(P=0.000 2)及胫骨平台(P<0.000 1)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区别于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微量注射甲苯胺蓝成功时可使透明软骨着色。结论内侧半月板失稳术可诱导C57BL/6小鼠产生典型OA病损,OASRI评分提示内侧股骨髁及胫骨平台OA进展严重;可利用甲苯胺蓝验证小鼠OA模型中关节腔给药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发病特征,建立大鼠间歇性低氧(IH)模型,观察重度间歇低氧(50mL/L)条件下不同暴露时间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和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对照(UC)组和50mL/L间歇性低氧(50mL/L IH)组。UC组放入舱内仅给予压缩空气,50mL/L IH组大鼠每日放入自制低氧舱内予间歇低氧暴露8h,分别干预2、4、6、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UC组比较,50mL/L IH组中随低氧时间延长,神经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突触等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水迷宫检测动物逃避潜伏期时间随缺氧时间增加而延长[从2周(49.17±8.87)s到8周的(68.42±7.91)s],均长于UC组[2周和8周分别为(25.66±2.97)s,(25.29±3.07)s];50mL/L IH组的穿台次数也随缺氧时间增加而减少(从2周7.68±1.6到8周的2.87±0.92),均少于UC组(2周和8周分别为11.57±2.18,10.65±1.26)。结论间歇性低氧可造成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显微CT(Micro-CT)技术观察和分析小鼠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下骨微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方法野生型小鼠12只,随机均分为内侧半月板-胫骨韧带切断术组(DMM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术后8周,取两组动物术侧全膝关节置于Micro-CT仪器中进行扫描,应用三维重建处理和分析软件对内侧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全部及其外、中、内1/3三个亚区域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和组织骨密度(TMD)进行检测,并行膝关节的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M实验组小鼠在Micro-CT成像和组织学染色上均出现软骨下骨骨小梁增宽、致密、排列紊乱不均匀等表现,关节内侧缘可见骨赘形成;在全部亚区域的Tb.Th、外1/3亚区域的BV/TV与TMD、中1/3亚区域的BV/TV、Tb.Th与TMD、内1/3亚区域的Tb.Th均升高,而在全部亚区域的Tb.N、外1/3亚区域的Tb.Sp、中1/3亚区域的Tb.N与Tb.Sp、内1/3亚区域的BV/TV与Tb.N均降低。结论对小鼠DMM骨关节炎模型的胫骨软骨下骨多个亚区域进行微结构的Micro-CT测量分析可获得小鼠模型更加全面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胎儿肝、肾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 16~ 2 2周妊娠要求引产的 16例孕妇 ,随机分为两组 ,米非司酮组 (8例 )给予口服米非司酮 2 5mg ,每日 2次 ,共 3d ,第 4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 6 0 0 μg。对照组 (8例 )给予水囊引产。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解剖 ,取胎儿肝、肾组织各 4小块 ,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电子显微镜室电镜标本制作规范制成标本 ,电镜下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米非司酮组胎儿肝、肾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广泛的病理变化。结论 中期妊娠用米非司酮引产可造成胎儿肝、肾组织损伤 ;中期妊娠米非司酮引产失败时不宜继续妊娠 ,并且应慎用于足月妊娠引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丹参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胆总管结扎组和丹参治疗组各40只;结扎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丹参治疗组每日每只腹腔内注射1.7 g丹参注射液,对照组、胆总管结扎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大鼠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剖杀,检测血清BUN和Cr的变化,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管凋亡细胞。结果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BUN和Cr逐渐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增加。应用丹参治疗后,肾功能和肾脏损害程度较轻,肾小管细胞凋亡数减少。结论梗阻性黄疸可以引起大鼠肾脏损害,凋亡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功能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丹参可降低梗阻性黄疸肾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镓盐对骨质疏松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8月龄雌性SD大鼠造模,骨质疏松组开腹切除双侧卵巢后缝合,对照组开腹切一小块脂肪后缝合。12周后,取胫骨上段骨组织,观察模型复制情况。嗣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与骨质疏松组正常饲养12周;硝酸镓治疗组给予硝酸镓治疗(1 mg/kg),3次/周,腹腔注射。应用脱钙骨切片观察光镜下骨形态;制作透射电镜样本,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骨细胞形态及骨细胞内部结构情况。结果对照组及硝酸镓治疗组骨细胞结构正常,细胞核染色质分布均匀,核为卵圆形;骨质疏松组部分骨细胞核呈固缩状,形态变长。对照组成骨细胞中细胞器较少,有胶原分泌;骨质疏松组成骨细胞中有大量内质网存在,有大量胶原分泌,硝酸镓治疗组成骨细胞可见有较多胶原分泌,细胞中存在大量内质网及线粒体。结论镓盐对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biomechan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OA) has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 This study presents a 3D knee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artilage defects on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defect rim. The complete knee FEM, which includes bones, articular cartilages, menisci and ligaments, is developed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This FEM then is validated and used to simulate femoral cartilage defects.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3D knee FEM is reconstructed with high-fidelity level and can faithfully predict the knee contact behavior. Cartilage defects drastically affect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n articular cartilages. When the defect size was smaller than 1.00 cm2, the stress elev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were found undistinguishable. However, significant stress elevation and redistribution were detected due to the large defect sizes (⩾1.00 cm2). This alteration of stress distribu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relating to the progression of cartilage defect to OA in the human knee joi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IL-1β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以其为实验模型;将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白介素组、川芎嗪+白介素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MMP-1、MMP-13和TIMP-1的mRNA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川芎嗪+白介素组细胞增殖情况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白介素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川芎嗪+白介素组MMP-1和MMP-1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白介素组(P<0.05),而TIMP-1的mRNA表达量则显著高于白介素组(P<0.05)。结论川芎嗪可抑制IL-1β对软骨细胞的炎症损伤,具有保护软骨细胞,延缓软骨基质降解的作用,临床上可作为OA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3.
白藜芦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试验性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模型组(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组(resveratrol-treated group,RES)。假手术组于开腹翻动十二指肠后关腹,模型组以40 g/L牛磺胆酸钠1 mL/kg胰胆管逆行注射制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治疗组制模后立即于阴茎背静脉注射等剂量白藜芦醇(5 mg/mL1、0 mg/kg)。于3、61、2 h 3个时间点各剖杀6只大鼠。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组3、6、12 h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从而防止了急性重症胰腺炎细菌和毒素的移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n=10),缺血再灌注组(B组,n=10)及高氧液预处理组(C组,n=10)。C组每天静脉给予15mL/kg高氧液,20min内匀速泵完,连续7d;A组及B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处理结束后,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A组只穿线,不结扎冠脉。记录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结扎前、结扎即刻、结扎后30min,再灌注1、2、3h分别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C组能明显降低心电图S-T段的升高程度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B组显著缩小梗死范围(P<0.05)。与A组比较,B组血清SOD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MDA含量则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C组各时间段上述各指标均有所恢复。结论高氧液预处理对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观察骨基质明胶 (bonematrixgelatin ,BMG)复合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BMG复合软骨细胞体外培养 ,并将培养复合物植入同种异体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 ,术后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BMG复合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后能形成软骨组织 ,此“工程软骨”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能继续生长发育。结论 BMG复合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体内移植均能形成软骨组织 ,有可能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对骨关节炎模型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骨关节炎 (OA)模型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变化的影响 ,探讨外源性雌激素治疗OA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家兔制作OA动物模型 ,在雌激素干预治疗的基础上 ,获取病变早、中、晚期关节软骨 ,提取葡糖氨基聚糖 (GAG) ,用生化和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其中不同种类GAG及其功能基团的含量。结果 在病变的不同时期 ,对照组GAG的总量、透明质酸的含量均减少 ,硫酸软骨素与硫酸角质素的含量和比例增高 ;而雌激素干预组GAG的总量、透明质酸的含量、硫酸软骨素与硫酸角质素的含量和比例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外源性雌激素通过抑制糖蛋白降解对OA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舒腰合剂抗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老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舒腰合剂抗老龄雌性大鼠椎体终板老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雌性22月龄老年大鼠50只,随机分为舒腰合剂大、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及老年对照组,另6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连续给药45 d。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测量椎体软骨终板血管芽相对面积及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软骨终板血管芽相对面积测量显示,与老年对照组(24.07±8.80)相比,舒腰合剂大剂量组增加约54%,青年对照组增加约74%,而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终板非钙化层/钙化层厚度比值测量显示,与老年对照组(0.82±0.23)相比,舒腰合剂大剂量组增加约37%,青年对照组增加约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腰合剂中、小剂量组、雌激素组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舒腰合剂可延缓增龄过程中椎间盘软骨终板血管芽相对面积的减少及软骨终板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的降低,提示可作为早期椎间盘退变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8.
乌饭树树叶及其提取物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乌饭树树叶及其提取物对视网膜免受光损伤的保护功能。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Ⅰ、Ⅱ、Ⅲ组。正常对照组动物自由摄取饲料,自由饮水;模型对照Ⅰ、Ⅱ、Ⅲ组动物除自由摄取饲料,自由饮水外,每天分别喂乌饭树新鲜树叶[50 g/(kg.d)]、乌饭树陈旧树叶[50 g/(kg.d)]和乌饭树树叶提取物[50mg/(kg.d)],连续4周。并且进行强光刺激,同时利用视网膜电图(ERG)进行视网膜分析,最后处死白兔测定视网膜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的活力。结果ERG测定结果发现,对照组B波的潜伏期时间延长而振幅降低,模型组白兔ERG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同时模型组视网膜中的MDA含量要低于对照组(P<0.01),而SOD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服用乌饭树树叶及其提取物对眼睛视网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对大鼠胰岛细胞体外分泌胰岛素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大鼠胰岛细胞,分为:①浓度梯度组,将0.125、0.250、.5 mmol/L软脂酸(PA)和油酸(OA)分别与胰岛细胞共培养48 h;②时间梯度组,将0.25 mmol/L软脂酸、油酸及二者的混合物与胰岛细胞共培养24、487、2 h,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浓度。结果①浓度梯度组,不同浓度PA和OA组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浓度越高胰岛素分泌越少,高浓度时(0.5 mmol/L),高糖刺激下OA组胰岛素分泌高于PA组;②时间梯度组,PA、OA及混合组,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明显减少,随时间延长,胰岛素分泌逐渐减低;相同时间段,各组胰岛素分泌无差异(P>0.05)。结论PA和OA对大鼠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A抑制程度呈时间依赖性;高浓度时PA抑制程度大于OA;OA对PA诱导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损伤无保护及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500mg/kg)对油酸诱导的家兔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30只家兔分为4组:对照组(CG),油酸组(OG),预防组(PG)及治疗组(TG)。于油酸注入前(0)及后30、90、150min采各组动物颈总动脉血测Pa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浆丙二醛(MDA)。实验末右肺测湿质量,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后烤箱烘干得湿干质量比值,留少许左肺标本甲醛固定做切片。结果油酸注入30min后,PG组和TG组PaO2及SOD明显高于OG组(P<0.01);而MDA明显低于OG组(P<0.01)。实验末PG组和TG组BALF中总蛋白、肺湿干质量比较OG组低(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损伤较轻。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对油酸所致的家兔急性肺损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