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缓速器在商用汽车上应用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使用的各种缓速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缓速器开关的控制原理及方式,重点阐述了一种基于现有产品开发的缓速器开关的多个方案,总结了缓速器开关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也介绍了设计缓速器开关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整车电气架构、整车的布置以及人性化设计等等.  相似文献   

3.
3 电涡流缓速器的维护 3.1清洗 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表面及风道是电涡流缓速器散热的主要部分,保持电涡流缓速器转子表面的清洁对保证电涡流缓速器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特别对在灰尘较多和泥泞道路条件下使用时,要定期对电涡流缓速器表面进行清洗。  相似文献   

4.
缓速器在国内商用车上的使用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用于重型卡车的缓速器则相对少见。由于重卡自质量大,对制动力矩需求较高,因此优先使用液力缓速器。近年来,除了德国福伊特不断力推液力缓速器之外,其他厂商并未见大的动作。或许因为技术含量太高难以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车辆制动缓速装置——发动机缓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速装置是用以使行驶中的车辆,特别是下长坡的车辆速度减低或稳定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但不是用以使用车辆停驶的机构。它与传统的车辆制动系统配合使用,组成了现代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中、重型车辆中,通常使用排气缓速器、电机缓速器以及发动机缓速器。本文重点介绍了康明斯公司与杰克毂公司共同研制的发动机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其在车辆制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涡流缓速器-自励式缓速器,这种缓速器克服了已往缓速器的缺点,同时兼容了它们的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励式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其安装和使用方法。最后分析了自励式缓速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1电涡流缓速器功能与特点 缓速器作为一种辅助制动设备,与机械式制动相比较,具有稳定、灵敏、无污染的优点。其中的电涡流缓速器,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缓速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使用和保养的优点,因而在大中型车辆上广泛使用。典型部件构成为:  相似文献   

8.
液力缓速器属于一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装置,它的作用是在不使用或者少使用车辆行车制动系统的条件下,使车辆速度降低或保持稳定。在重型卡车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装配液力缓速器。本文以采埃孚(ZF)液力缓速器为例,阐述该装置相关系统的工作原理。1液力缓速器的结构液力缓速器的主要机械部件包括定子。  相似文献   

9.
随着车辆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液力缓速器作为辅助制动装置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液力缓速器对于提升司机的驾驶体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只有明确找到影响液力缓速器使用效果的外界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关调整,才能保障液力缓速器的合理利用。本文对液力缓速器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和车辆改装注意事项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避免制动盘或制动鼓因过度磨损而造成制动失灵,文章建立了客车液力缓速器、行车制动器、行驶阻力及整车制动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组建了客车制动性能仿真模型。仿真内容包括客车在平路和长下坡路上制动时,行车制动器单独作用,液力缓速器与行车制动器联合作用和液力缓速器不同充液率下单独作用的制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和未使用液力缓速器相比,使用液力缓速器在平路和长下坡路上,可以减少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在下坡过程中,单独使用液力缓速器可以使客车最终保持在某一较低稳定车速;液力缓速器的制动作用随着充液率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其在客车上的使用效果;表明电涡流缓速器具有使车辆利用率高、故障小、保修成本低、节能降耗、平稳舒适、安全性较高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液力减速器内流场的CFD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液力减速器内部流场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液力减速器内流场的压力和速度分布特性与制动力矩的大小,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流场计算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与永磁发电机功能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自励式电涡流缓速器的方案,并设计和制造了制动转矩为500N·m的自励式缓速器样机.最后在台架上进行了自励式缓速器的制动转矩、转筒温度和1 500r/min拖磨试验,揭示了自励式缓速器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4.
何仁  汤沛 《汽车技术》2006,(11):28-31
介绍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额定制动力矩为1400N.m的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并且在试验台上测试了该缓速器有关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车用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实践为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的优化设计和系列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汽车缓速器能用于平直道路快速停车中 ,对利用缓速器减速停车时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缓速器控制速度仿真模型 ,可以实时得到不同速度下任一总距离和任一档位时的控制距离和缓速器接通时的速度 ;提出了停车距离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方案。利用距离控制 ,可以在不使用车轮制动器的情况下将车速控制到预定范围。  相似文献   

16.
Hydraulic retarders are auxiliary braking devices that reduce the velocity of a vehicle, particularly when a vehicle is driven downhill. Such velocity reduction could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 caused by brake failure caused by the service brake working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rake shoe becomes extremely hig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ydraulic retarder and proposes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hydraulic retarder. The first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duced by using fluid mechanics, which is us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how braking torque is produced and the key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value of the braking torque. The second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duced by using thermodynamics, which is used to quantify the heat produced by the hydraulic retarder. This research emphasizes that the flow rate and the average velocity of the working fluid in the working chamber mainly determine the braking torque of the hydraulic retarder. The flow rate into and out of the working chamber determines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working flui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with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and Shear Stress Transport (SST) turbulent models.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o justify the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the CFD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force analysis and energy conversion of the hydraulic retarder and SST is more accurate for CFD simulation and the error is within 6 %.  相似文献   

17.
对客车辅助制动系统作了探讨,分析了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并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发动机制动/排气制动、电涡流缓速器、蔽力缓速器泳磁式缓速器和自励式缓速器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辅助制动装置的优缺点和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重型卡车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法规对辅助制动的要求,缓速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内重型卡车上。本文对重型卡车用缓速器的结构形式、安装位置、与整车的匹配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缓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特性,研究了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在介绍电涡流缓速器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特性与使用要求,提出了以缓速器的平均制动力矩、抗热衰退性系数、制动效能、单位质量制动效能、价格作为车用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评价指标,并且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车用缓速器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加权综合评价。从所举实例看,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比较各种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优劣,有着直观的可比性,得出的结果正确、可信。  相似文献   

20.
车辆液力减速制动器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学迅  时军 《汽车工程》2003,25(3):239-242
研究了液力减速制动器循环圆腔室内油液流动的内特性,建立了用于内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液力减速器空气鼓风损失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采用新的减损结构措施的液力减速制动器样机。并进行了相应的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液力制动力矩的理论设计值与试验值接近;减小液力减速器空转鼓风损失的结构措施具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