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国内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非现场违法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组成、原因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索事故与非现场执法设备建设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交通流量、时间、天气等因素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违法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潜在的分布规律和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可有效指导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对策,对优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问题是我国道路交通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通过统计分析青兰高速公路临吉段在2013~2017年的交通事故等相关数据,分析了该路段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规律、主要起因和事故特征,提出了改善该路段交通安全现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预防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下行线交通事故,对该路段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其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路交通事故客观影响因素,探讨了交通事故成因,并从道路安全设施设置、车辆管理及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8,(1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逐渐增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等相关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交通事故频发对于高速公路的安全以及高效运营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进行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预防办法尤为重要。通过对江西某高速公路和南方某一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交通事故和交通安全与节假日和交通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交通量-事故模型进行预测,提出具有事件性和方向性的针对性措施建议,基于已有数据实现交通安全的预防性主动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乡村康庄工程的交通安全,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文章结合温岭市康庄工程的交通现状,根据2003~2007年康庄工程交通事故有关调查数据,对事故时间分布、事故时段分布、事故空间分布、事故死亡者年龄分布和事故车辆类型等一系列指标进行了统计,并在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乡村康庄工程交通安全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高及事故程度严重的现状,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驾驶员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估的理论与方法。隧道交通安全评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全风险评估,二是安全潜力评估。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得出影响隧道交通安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各风险因素,找出可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和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的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各种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分别给出了安全风险参数和安全潜力参数的评分标准,及隧道安全评估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应用模糊评价的方法,代入隧道安全评估参数,对隧道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对管理部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贵州省某两条高速公路历史交通事故数据分布规律与事故发展趋势,首先利用邻近度与关联性分析方法,完善事故数据;然后分析道路特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划分连续下坡路段、隧道路段单元范围;最后对路段单元进一步划分为区块,建立不同区块范围内的事故概率与区块位置的预测模型,其中连续下坡路段后半段符合线形关系,隧道进出口段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并根据事故分布特征提出改善方案,进而辅助管理者掌握不同特征路段未来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范围以及改善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省各级公路近几年的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利用柱状图法、统计分析表法以及圆图法等手段相结合,分别从交通事故发生的空间、时间、成因以及形态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事故发生规律、分布特点及成因,总结出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提出每种指标中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最终剖析了产生以上影响因素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指标的统计与分析,针对每一种交通事故分析指标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改善意见,为制订针对性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对策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同时也为保障海南省公路安全、高效、健康的服务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特性,对隧道路段定义进行改进。通过提炼交通事故特性参数对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和开放性道路的交通事故率进行对比,并对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事故形态分布规律以及事故车型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隧道路段事故率略高于开放性道路,而且隧道洞外事故率远高于洞内,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以追尾、刮擦和撞壁为主,火灾事故率极低,交通事故车型以小客车和大货车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华北高速公路3年(2007年3月~2010年2月)逐时的交通事故资料,并与同步气象要素资料进行日迹变化分析,可以看到平均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呈双峰型分布特征。由此,按交通事故双峰型的时间段(5:00~12:00和13:00~次日4:00),分别以年度、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交通事故与同步气象要素的日迹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其中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与交通事故的相关程度都通过了相应的统计学检验(R>Rα=0.05和F>Fα=0.05),而且在夏季5:00~12:00的交通事故高峰过程中,交通事故与风速呈指数相关的系数高达0.992 3,相当于平均风速每减小1m.s-1,交通事故的增加幅度为0.28次。为将自动气象监测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出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气象风险等级指标。由此可见,华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分析成果,可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江碧  高玲玲  刘小明 《公路》2007,(7):152-156
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及其严重程度的致因中安全管理系统的健全不容忽视。通过对我国某条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和交通事故的致因分析,从管理体制和交通安全角度剖析了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行"统一管理,综合执法",或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高速公路的交通警察和监控人员在监控中心合署办公,共同处理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安全问题;限制超速行驶、加强对货车、危险品运输及高速公路结构和安全设施的管理,优化服务意识、建立信息协调机制、充分利用交通广播等其他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以期达到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舒适和快速的运行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交通心理学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非  杨少伟  潘兵宏 《公路》2011,(11):104-108
在分析统计陕西省某条高速公路上所有出口匝道事故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速度适应性、速度低估、弯道错觉、坡道错觉、跟车距离误判等交通心理学原理,对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类型事故的成因.同时,针对出口匝道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改善措施,以达到减少出口匝道事故,保障行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雨天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要未雨绸缪、提前介入、积极主动、多措并举、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雨天恶劣气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危害,维护好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分析了雨天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和事故特点,并提出了雨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东省高速公路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等手段,取得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广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等大量相关资料,根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交通量分布特性,结合交通事故空间和时间特性,以及交通事故原因及车辆组成分析,研究交通事故在一般路段和隧道内的分布规律,从而提出几点控制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及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55km至50km路段为研究对象,以近几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依据,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深入分析了该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特征及成因,提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验证了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而形成山区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尔滨市3条快速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从时间分布、事故形态、事故成因等角度,探讨了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的特性。选取行车道宽度、交通饱和度、标志设施等9个指标,建立了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快速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应用案例表明,哈尔滨市和兴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相对最好,公滨路交通安全水平较低,该结果与运用相对事故率法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