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利用优化进气系统声学性能方法来改善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泄压噪声问题。首先,测量进气口处的泄压噪声并进行频谱分析,确定进气系统需要优化的频率段,然后对进气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测量声压级差的方法来评估其声学性能。最终的实车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进气系统的声学优化设计可以有效的改善泄压噪声,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提取声源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整车进气系统噪声试验,分析进气噪声频谱特性,确定消声频率;最后通过仿真设计了消声元件,并提出优化方案用于实车验证。整车进气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系统声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进气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贡献度,文章通过管道声学理论在内燃机进气系统上的应用研究,实现了进气系统开发及噪声优化设计工作。以某2.4 L自然吸气车型的进气系统开发项目为研究案例,结合四负载法,对进气系统声源特性进行提取;整合整车消声室测试方法,通过加装空气滤清器、赫姆霍兹消声器及1/4波长管等抗性消声元件解决了进气系统噪声问题;通过试验,验证了四负载法结合声阻抗性消声元件设计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多腔穿孔型消声器可衰减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宽频噪声。本文根据将多腔消声器视为若干单腔消声元件串联而成的思路,结合单腔穿孔声阻抗模型,提出多腔消声器的声学计算方法,并以某多腔穿孔消声器为例,预测其传递损失。实验验证表明该计算方法在计算传递损失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设定优化目标,选定3种不同优化变量的组合模式,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优化模式均可满足目标要求,可灵活地确定符合工程实际的最佳方案。所提出的方法可为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涡轮增压技术在汽油发动机上的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器不仅要满足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要求,还要满足NVH方面的要求。文章以一款1.5L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异响问题为基础,分析研究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机构引起的NVH问题。从结构设计、产生机理及应用工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点,制定优化方案,并通过制作样件,搭载整车来检验改进方案的有效性,最终实现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异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汽车进气系统的降噪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控制汽车加速噪声为背景,依据对某车型进气系统的试验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运用亥姆霍兹共振消声原理优化该车型进气系统结构.整车加速通过噪声试验证明,改进后的进气系统可以使整车加速噪声降低5dB(A),降噪效果显著,同时提高了整车加速NVH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近阶段油耗法规的要求,进行了东风1.4 L增压直喷汽油发动机(简称14TD)的开发,针对该发动机的直喷燃烧系统开发、涡轮增压器的匹配、NVH开发和标定开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设计、仿真、试验相结合的开发方式,解决了增压直喷发动机特有的燃油湿壁、喷油系统噪声、颗粒物排放超标等重点问题,最终达到了14TD发动机的所有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增压器泄压阀噪声,避免客户抱怨并改善用户驾乘体验,故针对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前和增压器后)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在进气系统管路上设计多个消声元件,并通过CAE分析和NVH测试,以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实施的全系统优化方案能有效降低增压器泄压阀噪声水平,对相关NVH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进气系统与涡轮增压1.进气系统概述TD4发动机进气系统管路布置如图30所示,进气系统将过滤和加压后的空气提供给发动机汽缸,以帮助在所有发动机运行条件下注入的燃油进行完全燃烧。洁净空气管包含4个四分之一波形管和一个至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连接。四分之一波形管可降低气流通过管道产生的噪音、振动和垂直振动(NVH)级别。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WAVE软件建立某增压发动机工作过程及进气系统仿真模型,后对该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一维噪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应的消声装置对该进气系统进行优化,从而在进气系统开发初期就对潜在的进气噪声问题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一款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NVH性能,进行了机构动力学、整机振动和辐射噪声分析,找出了原机NVH性能的薄弱部位,据此对有关零部件进行了结构改进并再次进行NVH性能改进效果的仿真预测。试验验证结构表明,辐射噪声仿真预测方法和一系列的结构改进措施十分有效。另外,文中还对与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NVH性能相关的增压器和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噪声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进气系统不仅需要为发动机提供很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消声能力。文章以某增压发动机车型的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传递损失为指标,运用声学软件Virtual.lab分析其0到4000Hz频率段的声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若干个消声元件来提高进气系统全频率段的消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增压发动机的普及,增压器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Hiss噪声,已成为行业内重点难点问题。为解决某车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Hiss噪声问题,文章通过对Hiss噪声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噪声传递路径及频谱分析识别辐射噪声强的部件,通过制作手工样件对涡轮进管进行声学包裹,经验证,该方案可行。最后,通过更改进气管材料,制作快速样件,再次验证优化方案可行,Hiss噪声得以解决。文章的研究对解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工程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气系统噪声是影响整车NVH的重要部分,研究其降噪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某款卡车进气系统噪声优化方案,通过查找最大噪声源,理论和试验寻找和优化空压机消声器,从而降低了进气系统噪声。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从车用发动机对特性曲线的要求出发,指出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时的不足,提出了改善其联合工作性能的新方法——复合增压法。它把涡轮增压器和谐振进气系统串联起来,利用进气的动态效应,可获得很高的增压压力,从而得到高的扭矩系数。文中介绍了这种复合增压系统的结构、作用原理、设计要求和在规定转速下进行谐振增压时谐振系统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对绍勒尔(Saurer)D4KT复合增压系统的测量,证明了公式的正确性。最后根据这种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某款搭载国六柴油发动机牵引车的进气系统噪声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发动机异响问题,通过对噪声频率和进气系统气流模态频率进行分析,发现噪声主要是130HZ时产生。对进气系统的声音传递损失进行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进气消声器并实车验证,提升了发动机总成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柴油机排放法规的升级,对NOx的限值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必须准确控制燃烧时的新鲜进气量。同时,考虑到整车驾驶性表现,要求发动机进气系统具备较快速的扭矩请求响应能力。本文以某轻卡柴油机匹配VGT涡轮增压器为例,对其进气系统的标定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商用车柴油机匹配VGT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系统标定验证提供了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进气系统是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进气系统布置对发动机的整体性能、NVH等有很大影响。从总布置设计角度出发,通过零部件及管路走向布置、振动噪声分析、静态及与动态间隙校核、装配工艺性分析和美观性等多维度,结合具体车型设计案例,总结进气系统总布置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因素和遵循的原则,为后续车型进气系统设计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因前期方案不当造成的后期更改,降低了整车开发周期和成本。  相似文献   

19.
CFD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已经被各汽车行业普遍应用于汽车设计与开发研究中,在本文中主要论述了某车企工程师在研究某涡轮增压汽车进气系统时利用CFD软件分析其前端进气流场和温度,然后根据优化方案改制零件并装车进行整车热管理试验验证方案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某MPV汽车车内噪声大的问题,通过屏蔽法识别进气噪声为主要噪声源,为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汽车NVH性能,运用三维软件LMS Virtual Lab对进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通过结构改进有效地降低了进气噪声,改善了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