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轨道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对完善城市结构,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市TOD开发研究过程中只聚焦单线、单点的做法,缺乏全盘整体统筹,导致轨道沿线综合开发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整体上协调不足,难以落地实施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本论文以深圳市龙岗区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策略项目为例~([1]),提出了基于总体统筹和实操落地的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为相关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者提供简介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土地资源稀缺,可开发新增用地所剩无几,迫切需要创新传统的TOD发展模式。阐述存量用地与城市轨道交通TOD发展面临的政策与机制、土地资源、既有法定图则规划和土地权属方诉求不一等问题,明确深圳市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行一级土地整理和二级综合开发联动,通过平衡各方利益保障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从政策与机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枢纽周边区域整体统筹、引导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存量开发项目有机衔接等方面提出存量用地与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策略。以白坭坑片区、梅林关枢纽、地铁17号线南湾站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存量用地与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强调在整个存量用地再造过程中,地铁公司需主动作为并持续性推进相关工作,政府部门需形成存量用地TOD综合开发共识并给予相关支持,才能协调和平衡好存量用地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3.
北京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尤其是要加大对轨道交通网的建设,以解决北京交通问题。本文通过对TOD模式的相关研究,总结国内外应用TOD模式的经验教训,结合北京城市和轨道规划的实际情况,为北京城市规划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凯  李耀 《交通与运输》2020,36(5):57-60
以轨道交通为核心TOD模式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方向,但具体推行中存在一定的阻碍。通过对北京、香港、深圳、上海、广州、杭州6个国内先进城市的调研,在土地出让、联合开发、政策机制、组织机构等方面对先进理念和经验进行解析和总结。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结合长沙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多方协同、政策法规、分层授权、土地出让、投融资模式和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统筹开发策略,并以长沙国金街为案例,从规划设计、建设模式、运作机制和社会效益方面介绍了长沙经验,为类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统筹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正掀起轨道建设高潮,但轨道建设和运营耗资巨大,且国内轨道TOD开发成功经验较少,如何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城市面临的难题。梳理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内涵,提出"TOD理念实现城市发展可持续"和"经营城市理念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的策略。以佛山轨道2号线为例,提出"轨道引导以优化用地规划、盘活用地以带动城市发展、物业开发以反哺轨道建设和运营"三大核心策略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有利于土地集约使用、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站点区域TOD模式开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厘清轨道站点的功能和定位,促进TOD模式下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协同发展,创新研究TOD模式下轨道站点的界定和分类方法。首先,引入土地资源学中的相关概念和指标,以容积率、土地混合利用熵和道路密度为指标,提出定量界定TOD模式下轨道站点的方法;其次,综合节点区位、周边土地利用以及设计特色3个尺度建立TOD模式下轨道站点的3层分类架构,并以面积比和优势度作为划分指标给出了分类方法和标准;最后,以二七广场站为例展示了计算过程和简单应用,为TOD模式下轨道站点区域的一体化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经过多次变革已深入贯彻于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将TOD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前瞻性规划和政策引导是实现TOD的先决条件,轨道交通规划之初就与土地利用深度结合,围绕轨道交通车站组织实施TOD开发模式,将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医院等功能按照圈层布局。轨道交通投入使用阶段优先开发车站周边区域,既创造更多客流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日本  相似文献   

8.
"轨道+物业"开发模式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轨道交通行业已形成共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是当前轨道交通企业采用的主要融资模式,是中国主要城市迫切需要推行的模式。阐述对"轨道+物业"开发的认识,对深圳市土地作价出资政策、开发模式、上盖物业与轨道交通建设衔接、持有优质物业等核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未来深圳市轨道交通上盖开发面临政策调整风险、土地资源稀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多种挑战。最后,提出积极走市场化路线参与城市更新、建设安居型可售人才房和保障房、实施走出去战略、"轨道+物业"开发经验输出等发展策略,以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TOD规划管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制、机制的差异,国内城市难以照搬国外成功的TOD经验.总结了国际上不同城市在不同体制机制下发展TOD时采用的三种主要模式:政府控制型,市场导向型,政府资助、政策导向型.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探讨了深圳市适合采用的TOD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市TOD宏观发展策略和分区发展指引,并从规划思路、规划方法、规划标准、规划...  相似文献   

10.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对土地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的制约,TOD成为深圳市积极谋求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充分理解TOD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各层次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出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TOD框架体系.详细阐述深圳市TOD规划策略:宏观层面制定TOD总体发展目标及策略,中观层面进行差异化分区并提...  相似文献   

13.
李君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37-241
为突破当前城市开发过程中,TOD开发模式在多种交通方式平衡发展、交通方式融合、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引入近年基于欧盟《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提出的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作为提升方向.首先,对传统的TOD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辨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其次,对《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MOD开发理念与模式进行阐释,归纳,并辨析其在开发切入点、交通融合理念、建设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TOD模式的区别与优势,引入具体的多维度评估与实现方法;最后,对国内外开发区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介绍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多维度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探讨城市开发的新理念,为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站点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交通功能与土地利用。针对当前轨道交通 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中对引导要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节点-场所”模型中新增描 述 两 者 关 系 的“ 可 达 性 ”维 度 ,构 建 基 于 空 间 耦 合 功 能 连 接 性 的 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测度模型。以深圳市为例,评价轨道站点影响区TOD发展水平,并揭示轨 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改进的“节点-场所”模型对“均衡站点”识别区分度更 优;TOD综合指数空间上由福田、罗湖核心区向外围的光明、龙华和龙岗区方向递减。其中,轨道 交通2号线和7号线的节点和场所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而6号线和11号线可达性指数呈高值集 聚;罗湖区多数站点可达性较弱,形成了近似TOD的“地铁上盖(TID)”或“地铁附近开发(TAD)”; 此外,轨道站点影响区TOD综合指数越高其站点客流量越大,两者协同度越高。  相似文献   

15.
陆晓琳  鲁峥  叶道均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52-156
从居民、企业等多维视角出发,归纳出轨道服务、土地开发、站点接驳、政策机制、社会影响五大感知维度,结合多源大数据、政策机制文件、问卷调查与调研访谈等定量、定性方法,综合评价宁波市TOD发展成效.结果表明,宁波市TOD发展尚处启蒙阶段,存在客流强度低、人口岗位不集聚、土地利用低效、开发滞后、接驳设施不完备、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轨道网络化进程、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开发机制等提升改善.研究可作为宁波市制定TOD发展战略的依据,也为其他城市进行TOD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术 《交通与运输》2020,36(2):90-93
为盘活机场存量土地,进一步协调空港枢纽与周边地区以及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TOD模式视角探讨了机场存量土地更新的规划与实施。通过解析TOD模式特殊内涵及适应性,重点分析国际上大型机场的主要交通特征及其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对比我国机场土地性质、空间范围、发展阶段等差异,针对虹桥机场东片区综合改造进行实证研究及GIS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机场、城市的互动关系与TOD模式的特殊内涵及适应性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虹桥机场东片区综合改造应充分结合TOD模式的特殊内涵及适应性,尝试对自身存量土地进行创新规划与转型实践。  相似文献   

17.
研究TOD指引的编制方法有利于规划管理部门保障轨道交通车站地区规划建设质量。通过对不同TOD指引进行方法比较,从类型划分、圈层结构、规划内容与指标以及落实路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未来的TOD指引应该从更加综合的视角进行优化,以使TOD规划指引的方法更加完善。首先,加强对规划区综合功能的系统考虑,进行类型划分;其次,加强对TOD内外空间的整体考虑,确定圈层结构;再次,加强对不同要素的规划协调,引导规划内容,并制定指标;最后,加强对规划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索,拓展落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TOD诞生和发展的20余年间,其意义、目标和模型发生了重大转变。分析TOD在美国的演进、分类和设计原则,对TOD中国化的理论架构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美国TOD模式分时期、分类型比较与案例研究,得出不同类型TOD具有社区中心的向心与分散性差异、可持续的发展定位、区位效率与场所塑造并重等特征。最后,总结绿色TOD交通走廊、自下而上开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以郊区为TOD发展重点、小街区密路网等发展趋势供中国TOD规划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TOD诞生和发展的20余年间,其意义、目标和模型发生了重大转变.分析TOD在美国的演进、分类和设计原则,对TOD中国化的理论架构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美国TOD模式分时期、分类型比较与案例研究,得出不同类型TOD具有社区中心的向心与分散性差异、可持续的发展定位、区位效率与场所塑造并重等特征.最后,总结绿色TOD交通走廊、自下而上开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以郊区为TOD发展重点、小街区密路网等发展趋势供中国TOD规划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20.
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莎  殷广涛  叶敏 《城市交通》2008,6(6):57-63
TOD是美国城市"精明增长"模式的重要内容,契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要求。首先总结了国外TOD实践的主要策略和成功经验。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TOD实施目的、实施背景两方面的差异性,从规划技术、城市管理和公共政策多个层面揭示了TOD的本质内涵。基于对我国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建设开发的流程梳理,明确了我国TOD模式推广和应用的原则。最后从政府职能、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实施重点以及配套政策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TOD实施框架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