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旅客换乘网络优化设计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铁路客运换乘网络的合理构造,是研究旅客换乘问题的核心内容。旅客换乘网络是用于优化旅客中转换乘的网络结构.是基于铁路网络、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时刻表等信息构造而成的。通过分析换乘网络的多种用途,构建了旅客换乘网络的评价指标;对线路换乘网络、乘降区间换乘网络、乘车区间换乘网络等现有换乘网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优化设计了基于开行方案的无向换乘网络、混合换乘网络、有向换乘网络和基于时刻表的完全换乘网络,并对各种换乘网络的规模、功能和计算处理能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这些换乘网络适用于研究多种交通方式以及混合交通的旅客换乘问题。  相似文献   

2.
航空轨道线是连接机场陆侧与市区、为集散机场地面交通服务的轨道交通线,是充分发挥航空运输快捷的重要交通方式.为减少乘客利用航空轨道线进行换乘时的等待时间,建立了航空轨道线运营衔接规划模型,以乘客换乘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轨道交通的容量限制,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其最佳发车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3.
换乘站的换乘便捷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线网的运行和乘客出行的效率.分析杭州地铁市民中心站换乘改造案例,利用车站结构施工后试运行前的窗口时间,增建换乘节点,实现便捷换乘,剖析该类换乘站改造方式的前提条件、改造原则及改造要点,并对车站换乘预留和改造提出建议,在近期车站设计中预留充足的换乘条件;适当加宽站台、加大站厅公共区;结合既有车站特点制定具体方案,合理利用土建条件进行适度改造等,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北京城铁13号线望京西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普通换乘站点多方式衔接换乘的特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3种主要换乘方式,及私家车、自行车、步行3种附加交通方式为选择肢,构建基于出行目的、衔接距离双重因素最优的广义-Logit方式选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普通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客流衔接换乘预测方法,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及对比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和精确的预测轨道交通与衔接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客流量,研究成果对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换乘设施布设,客流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五线工程换乘方案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根据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地铁西站引入5条轨道交通线路,且轨道交通运最较大的特点,对5条线路的换乘方案进行分析和比选,确定换乘方案,为开展综合交通枢纽内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车站及其换乘设计提供条件.研究结论:通过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铁西站工程及其换乘设计的研究,得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应从换乘客流大、换乘需求强的交通方式着手,掌握该交通方式所服务的客流来源及去向,明确各股客流的换乘需求,使设计更加合理,实现"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天津站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地下一层大厅换乘面积约2万m2,可以同时满足乘客在城际铁路、国铁、地铁、出租、公交车等交通形式之间换乘的需要,换乘大厅的夏季空调设计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采用。本文通过对乘客换乘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各换乘模式下"相对热指标"(RWI)值的计算和比较,确定换乘大厅夏季空调设计标准。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乘客换乘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各换乘模式下"相对热指标"(RWI)值的计算和比较,最终确定天津站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地下一层换大乘厅夏季空调设计标准:干球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40%~65%;该方法可为其它类似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是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针对我国自行车出行方式比重普遍下降的形势,结合我国当前的交通政策,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性、衔接的必要性、衔接总体思路、衔接设施布局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的换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上海市已投入运营的和部分在建的轨道交通线换乘条件的分析,归纳了轨道交通线间换乘以及轨道交通线与其他交通设施衔接方面的经验.对进一步搞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提出了建议,如:优化线网结构,加强线网连接,合理确定换乘方式,搞好综合研究和建设大型枢纽等.  相似文献   

9.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目的:现代社会中,交通方式选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显得十分重要。换乘的顺畅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的执行效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国外几个典型城市换乘站建设经验,分析目前国内换乘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进行梳理。研究结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时应遵循各换乘车站地理与功能集中、适度超前、换乘功能与城市功能集中的原则,换乘大厅应体现整体和谐性,体现自动化、信息化、人文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接运能力协调匹配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南大型综合交通客运站的换乘接运能力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出租车交通以及城市社会车辆交通等与城间铁路交通的换乘接运能力合理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从奥运期间的北京轨道交通得到两点启示:现有技术水平可以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修建轨道交通应首先考虑其社会、经济效益。提出奥运后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重点:缩短行车间隔,提高拥挤线路的运输能力,改善服务水平;针对城市中心线网密度低的现状,研究制定不同区域内合理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间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的研究,最终实现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需要考虑乘客换乘的影响。为了直观表达乘客的换乘方案,方便换乘阻抗的计算,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网络的构建方法,在分析换乘网络弧的阻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均衡分配模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与公路交通分配模型具有相同的形式,因此可利用公路交通流分配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的该客流分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需综合考虑客运效果、线网布局、线路走向、与城市总体发展的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了涵盖5个层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5个层面分别是城市交通服务、城市空间拓展、居民出行改善、线网自身效率和线网外部效益。同时,对票价票制、交通政策、土地开发、公交衔接和行车间隔等影响效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线路网络效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分析,建立复杂网络模型,进行特征值计算分析,对轨道交通网络进行评价。以武汉市规划2021年轨道交通线网为例,确定网络中交通压力最大的车站和区间,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评价比较。研究结论为:在轨道交通线网中重要的车站不仅是多线换乘站,还应包括介数较大的车站;疏解重要站点客流压力不能简单增加线路,而应考虑整个网络结构,增加外围的通道连接;在构筑网络时,不能仅追求网络效率,更应从网络结构的角度考虑单个车站或区间的客流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以北京CBD重点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及空间分割方法,建立CBD地区道路网空间句法模型,量化分析该区域内可达性与交通流量的关系,结合既有轨道交通网络,对CBD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路由选择提出指导性建议.结果表明,将可达性评价指标与交通流量相结合,能够定量描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及结构绩效,并选择可达性较高轨道交通线路路由.该方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不同规划方案的比选和评价,可以作为方案评价方法之一,同时应该结合其他线网规划要素,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角度出发,以沈阳地铁1号线和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线路间监控系统的关系,提出了线路间中央到中央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设置一套车站级监控系统的思路,以简化线路间的接口方案及换乘站监控系统的设置.研究轨道交通监控系统要站在路网的层面考虑问题,监控系统应适应路网运行模式.供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邱光宇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14--16,20
阐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实行规划控制。规划研究的方法有经验分析法、客流预测法、公交增长法和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法等。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网络层次、规模等。辩证理解“线网形态”、“轨道交通制式与敷设方式”、“客流预测”和“换乘形式”等概念?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关键在于确定乘客的换乘方案,而乘客的换乘不仅受线网的影响,还受到各条线路运行交路的影响。以分析复杂运行交路对旅客换乘影响为基础,阐述根据轨道交通线网和运行交路构建乘客换乘网络的方法,利用该网络可直观地表达乘客的换乘情况,且网络中不含节点费用,方便了客流分配相关量的计算。在分析换乘网络弧的阻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平衡分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通过实例求解,检验该客流分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车站客流安全状态评价模型。将模型提炼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作为输入参数,将评价等级结果作为输出参数,以各指标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作为模型训练数据来源。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设计不同的客流场景,利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车站客流运行状态进行仿真实验,以获得各指标的数据。仿真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量的定义及现有的预测模型,并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诱增客流量预测的难点,指出城市发展、常规公交、票价、线网规模、出行成本及交通政策是预测诱增交通客流量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诱增交通量预测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