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 应用超声心动图,可以无创伤地研究心动周期中心脏各种血液动力学参数,从而可判断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心功能。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左室功能及解剖异常已有报导(1.2),1979年作者曾报告应用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测定诊断早期左室肥厚(3)。在此工作基础上本文就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进行左心功能观测血液动力学改变,并对左室或右室负荷过重疾病的左室重量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超声心动图观测心脏疾病左心血液功力学变化的评价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本章目的是提供小儿超声心动图的某些基本原理以及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一种基本方法。从而使超声心动图工作者能得到准确地解剖学诊断和对心功能的估价。患者状况: 不合作或骚动的患者超声波检查是极困难的,对于深呼吸和哭闹的小儿则更加困难。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产前能够诊断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评估其超声诊断价值,我们联合应用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孕16周以上的孕妇310例进行产前检查,其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11例,经引产尸解及生后随访证实。并发现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中检出率(5.5%)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的孕妇(0.7%),两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本文认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产前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诊断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35例原发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肌显像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及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绝对厚度≥13mm为诊断可靠标准,IVS/LVPW≥1.8+SAM多见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核素心肌显像对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者可以补充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妊娠大于18周、有高危倾向的孕妇及会诊病例共193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胎儿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观察心脏大小、结构、大血管的位置、走行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各瓣口及间隔、大血管内血流情况。结果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9例。其中单心室、单心房并共同动脉干1例;单心室1例;右室双出口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左心发育不良2例;三尖瓣闭锁2例;法乐四联征3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6例。合并心外畸形2例,其中内脏膨出并重度脑积水1例、脊柱裂1例。漏诊Ⅱ型房间隔缺损2例。显示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早期诊断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主要、无创性诊断技术,对围产期临床正确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初诊时漏诊和误诊的状况及原因,方法收集23年来收治的46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漏诊22例,主要是高血压病和冠心病。误诊4例针主动脉瓣狭窄等误诊为HCM,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予以剔除。结论HCM初诊时漏诊和误诊均较高,综合病史,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望减少。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 1987年1月起我校医用超声研究室,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心血管病研究所、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与协和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同承担七·五攻关课题“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优生研究)。”按计划第一年各校应完成胎儿超声心动图100例,超声测量16孕周次上各组胎儿心血管各径值及脉冲多普勒各瓣区峰值流速,初步摸索探测技术并随机检出先心病,1987年10月我校协作组已写出论文一篇,应邀参加广州市召开的全国优生、优育学术交流会,我协作组代表裘佩春在分组会上作了“胎儿心血管异常产前超声诊断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完整的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间隔完整的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测 3例房间隔完整的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结果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3例患者房间隔均完整 ,无心内分流及其他畸形。 3例患者心内冠状静脉窦型 2例 ,心内右房型 1例 ;异常连接 2例为双支左肺或右肺静脉 ,1例为单支右上肺静脉。 3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心系统扩大。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无其他原因所致的右心负荷过重者 ,应高度怀疑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存在的可能 ,常规检查肺静脉位置及开口 ,必要时辅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以累及几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心脏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心脏损害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为早期发现、正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提供准确可行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4年至2014年诊断的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探寻其共性及特异性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中有4例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另1例为寄生虫感染后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房扩大5例,其中4例为双房扩大,2例同时伴有心室扩大;5例患者均出现心内膜增厚伴血栓形成,4例为双心腔心尖部血栓,1例血栓仅出现于左室心尖部。超声心动图同时观察到瓣膜、心包的变化,均可能是本病特征性超声表现。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所致心脏损害是该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发现这些特征性改变,为临床早期发现以便及时、正确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院1972~1986年所收治各类心脏病895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发病规律变化。各类心脏病的诊断均依照国内同期沿用标准。分9个病种统计比较。结果:提示风心病仍为常见病,但所占比例较前降低。冠心病近年略有减少,发病年龄后移。心肌病及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较前明显增多。本文强调开展对心血管病危阶因素防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检查出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染色体及微缺失异常情况,探讨胎儿CHD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行常规检查(孕1828周)的孕妇26 042例[年龄2028周)的孕妇26 042例[年龄2045(31.51±4.05)岁,孕(23.65±4.32)周]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者,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及染色体检查,终止妊娠者行病理检查。结果近2年本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HD 416例,引产后尸解证实的82例,均行染色体检查,发现18例染色体异常,其中18-三体8例,21-三体4例,13-三体2例,45X1例,三倍体1例,46XXY 1例,46XYY 1例。64例染色体正常者,其中31例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例存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结论胎儿CHD与染色体及微缺失有关,若超声检查发现胎儿CHD时,应进行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及FISH法微缺失检测,以降低出生缺陷,避免染色体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单一高频超声、钼靶X线及联合应用钼靶、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的31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104例仅行高频超声检查,98例仅行钼靶X线检查,两者联合应用者116例。结果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78.6%,误诊率11.2%,漏诊率10.2%;单独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7%,误诊率10.6%,漏诊率8.7%;联合应用超声、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93.1%,误诊率4.3%,漏诊率2.6%。单独应用高频超声或钼靶X线检查与联合诊断的检出率及漏诊率有统计学差异,误诊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钼靶X线与超声检查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诊断互补性,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38例,发现这些患者存在心脏扩大、向心性左室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返流、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冠状动脉损害、心肌梗塞并左室室壁瘤、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等心脏病变。并伴有体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扩张、动脉瘤改变。两维彩色多普勤超声心动图诊断大动脉炎性心脏损害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七八年六月我室在西安市某厂子弟学校,对健康儿童进行了心脏普查。目的是了解远离病区的非病区健康儿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X线变化,以与克山病病区儿童对比,为克山病诊断指标提供参考,本文就本次普查中随机抽样的60例正常小学生对其进行的心脏X线摄片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冠状动脉心腔瘘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的应用,诊断病例数有所增加。我院自1980年2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1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4.5~56岁,平均15.5岁。主要症状:活动后心慌、气短4例,胸闷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全组病人于心前区均可闻及2~3/级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前,误诊3例,分别误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均经超声证实为冠状动脉心腔瘘。全组病人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瘘源…  相似文献   

16.
左房粘液瘤是一种心脏的原发性良性肿瘤,约占心脏原发肿瘤的50%,国内外已报导的病例约有数百例,远非罕见病。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技术的进步,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丰富的鉴别诊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病的手术根治效果非常好,而且愈早愈好。本文根据部分日文资料,综述了本病以诊断和治疗为中心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及评价介入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血管内超声对 4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研究 ,并观察了介入性治疗前后血管形态学改变。结果 血管内超声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形态结构 ,测量血管面积、管腔面积和面积狭窄率 ;血管内超声对斑块检出的敏感性高于冠脉造影检查 ,血管造影低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后血管腔面积和血管面积增加 (P <0 0 5)。结论 血管内超声为定性和定量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性治疗效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06例正常胎儿(妊娠16~40周)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发现如下特征:①右房、右室略大于左房,左室;②主动脉内径与肺动脉相似;③房、室和大血管的內径均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大;④脉冲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峰值流速三尖瓣快于二尖瓣,但肺动脉瓣慢于主动脉瓣;⑤正常卵圆孔的大小为3~5nm。为了尽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心脏畸形,作者建议凡是具有高危因素的胎儿应常规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本文还对方法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评论两维心回声图比M型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心脏疾患的诊断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可靠的评价冠心病,左室室壁瘤,室壁运动失常和心室功能障碍。早先的研究证明它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局部心脏的扩大及其预后的判断,检测左冠状动脉主干是否狭窄,和室壁瘤患者是否可以手术等方面都是有用的。二尖瓣(以下均简写为瓣)瓣狭窄患者二尖瓣口大小的确定,两维心回声图与手术所见或心导管检查资料对比提示有很好的相关。对于二尖瓣的返流的原因亦可以较可靠地阐明是瓣膜本身病变,还是心肌病理学上的异常所致。此外,左室、右室  相似文献   

20.
<正> 盆腔肿块的超声显象近年来国内外报导较多,诊断符合率不断提高,但其超声分类尚未统一。我室从81年3月至83年3月经超声显象检查盆腔肿块共134例,手术对照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