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悬置系统动刚度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一车型的动力总成扭力臂悬置橡胶主簧结构和硬度的优化来降低悬置的动刚度以及对发动机悬置的解耦膜片降低橡胶硬度和解耦膜片与上流道板和惯性通道间隙的调整等方案来降低发动机悬置的动刚度等方法,阐述了对这一车型遇到的加速过程中驾驶室内轰鸣噪声问题的NVH优化方法和思路。此方法证明了通过调整悬置动刚度特性的手段对于解决此类NVH问题是比较快速和有效的,对解决实际工程上的NVH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验法辨识液压悬置集总参数周期长、成本高的实际工程问题,采用流固耦合有限元法辨识液压悬置的集总参数。根据液压悬置数模划分CAE网格,使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DINA进行了集总参数辨识,得到橡胶主簧静刚度、惯性通道液阻液感、上液室体积刚度等参数。将辨识到的参数代入现有液压悬置集总参数模型中仿真计算了动刚度、滞后角,能够与实测值吻合。此方法可用于液压悬置的前期设计及性能优化,缩短零件的研发周期并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基于低频大刚度大阻尼的理想悬置特性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流动模式磁流变悬置,采用ANSYS对磁流变悬置的核心结构进行磁场有限元分析,确保磁路设计的合理性。为研究流动模式磁流变悬置在低频大振幅激振时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磁流变悬置的集总参数模型,利用MATLAB分析许用激励电流范围内的动态特性,克服以往仅对几个离散激励电流点的动刚度及阻尼滞后角进行分析的不足,为磁流变悬置的智能隔振控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发动机悬置强度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某车辆发动机悬置橡胶撕裂破坏问题,建立了该发动机悬置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悬置的垂向刚度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橡胶垫内部应力集中出现在受力面转角处。对悬置模型进行结构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试件进行了刚度测量试验和疲劳寿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发动机悬置垂向静刚度比原悬置降低了7.5%;静刚度变化率和压缩永久变形量分别为规定限值的32%和6%。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液压衬套动态特性展开研究,基于衬套零件结构参数与动刚度、阻尼角的关系,利用AMESim平台搭建了零件的物理模型,通过零件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Adams平台搭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并编写相关集成模块进行数据端口连接,实现零件和整车模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并设计整车试验对文章建立的混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搭建的液压衬套零件模型可以有效地表征零件的动态特性,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一致性较好。文章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可以为液压衬套前期正向开发以及实车调试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某动力总成悬置为研究对象建立力学模型,推导出磁流变悬置在低频工况和高频工况下动刚度与阻尼角的表达式,运用Matlab软件对磁流变悬置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仿真分析了磁流变悬置的橡胶主簧等效面积、阻尼可控通道的长度、磁流变悬置的上液室体积柔度、磁流变液零场粘度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悬置动态特性的影响,为磁流变悬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液阻悬置动特性仿真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总结了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要求和常用的悬置元件动特性评价参数,指出了悬置元件为满足高、低频隔振要求而产生的设计上的矛盾和困难。通过激振实验方法测试了液阻悬置元件及其橡胶主簧的动刚度和阻尼特性。对一种轿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建立了集总参数的力学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动特性仿真,并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液阻悬置的低频动特性分析很有效,在高频段也可以预测液阻悬置开始发生动态硬化的频率,对于液阻悬置产品的设计和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通过电磁阀控制解耦膜刚度的空气弹簧式半主动悬置。建立了基于AMESim仿真平台的半主动液压悬置模型,分析了动刚度和阻尼角曲线。在整车上根据起动、怠速、加速、冲击等工况下激励的不同对悬置工作模式进行了匹配。分析结果表明,该悬置可以在较宽频率范围内明显改善乘坐舒适性及降低车内噪声和振动,具有刚度阻尼可调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冯振东  王立公 《汽车工程》1994,16(4):193-198
本文建立了带惯性通道的解耦盘-膜式液力悬置动特性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其动特性的表征参数如动刚度,滞后角和力传递率等进行了仿真计算,与试验相比,二者吻合良好。此外还分析了模型参数对动特性的影响。本文为此类液力悬置动特性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刚度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基于悬置元件怠速工况下动刚度的发动机悬置系统MATLAB力学模型.同时由LMS实验模态分析系统测得了发动机实际工况下的运行模态参数,并以模态置信度对其进行了验证.与静刚度模型相比,以悬置元件动刚度建立的模型,其动态参数与运行模态参数更为接近,表明动刚度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悬置系统实际工况下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对某乘用车的液压悬置元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试验得到它的动态特性曲线;然后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以揭示其动刚度、阻尼滞后角随激励频率、振幅而变化的规律;最后,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等效泵压面积、解耦盘截面积和解耦盘自由间隙对其幅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潘双夏  王芳  沈彤  杨礼康 《汽车工程》2005,27(3):300-303,371
根据悬置低频振动模型,提出了基于DE算法的发动机液压悬置模型识别方法,由简单的低频正弦激振试验直接估计模型的关键参数值,完成模型的参数识别。基于上述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模型识别方法可以代替组件试验,识别结果可直接用于复杂结构悬置元件的动特性预测和整车NVH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应用橡胶类材料的非线性本构理论和橡胶悬置产品的动刚度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国内某款橡胶悬置产品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运用abaqus对该汽车悬置产品动刚度和阻尼进行了计算,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说明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汽车发动机橡胶悬置动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橡胶类材料的非线性本构理论和橡胶悬置产品的动刚度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国内某款橡胶悬置产品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运用abaqus对该汽车悬置产品动刚度和阻尼进行了计算,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说明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发动机橡胶悬置动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橡胶类材料的非线性本构理论和橡胶悬置产品的动刚度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国内某款橡胶悬置产品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运用abaqus对该汽车悬置产品动刚度和阻尼进行了计算,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说明其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橡胶悬置动特性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橡胶悬置动特性试验的分析模型,详细讨论了橡胶悬置本身的质量、结构阻尼以及输入端质量对其原点和跨点动特性的理论值和测试结果等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进行橡胶悬置的动特性试验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悬置支架动刚度对车辆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介绍了动刚度分析原理,利用ABAQUS软件对某重型发动机前悬置支架进行动刚度分析。针对局部频率点的动刚度响应较大的问题,对悬置支架及发动机机体局部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悬置参数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采用Admas软件建立了考虑车身柔性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模型,仿真计算了液压悬置动刚度、损失角以及整车悬置点振动加速度值,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驾驶员座椅处地板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试验指标,先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从悬置的33个参数中,快速找到对该指标影响最大的6个参数,最后对它们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考虑车身柔性的发动机悬置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更接近试验值;而利用正交试验,可快速地对关键的悬置参数进行优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发动机液压悬置内部结构的高精度CAE模型,获得悬置受冲击时刻解耦膜的拍击力特性,进而通过分析异响和非异响悬置拍击力特性与试验异响的关联,确定了以拍击力判断异响的设计指标值、建立了液压悬置异响的正向设计方法。基于此方法的优化设计方案经试验验证异响较小,证明此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文章考虑液压悬置和电磁线圈作动器的耦合,建立三缸发动机主动悬置动力学模型。针对传统PID控制无法同时消除1阶和1.5阶2个主要阶次的振动问题,设计了滑模变结构主动悬置控制器,使用易于测量的线圈电流作为反馈,构造了全维状态观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