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卫华 《商用汽车》2011,(22):60-62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在收集垃圾过程中,低速行驶,频繁滑行、制动、驻车和起步,驻车时发动机怠速,这些工况中普遍存在着燃油经济性差和排放恶劣的状况。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液压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介绍了一种能有效减少液压燃油消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噪声的混合动力后装压缩式垃圾收集车。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客车排放,提高其燃油经济性,研究了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油消耗率。开发了柴油机模型和公交道路循环模型。以燃油消耗率和排放为主要评估指标,在ADVISOR软件中利用新开发的模型分别对混合动力客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公交路况下,充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燃油经济性优于混合动力客车,油耗降低62%。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根据混合动力车辆2个或2个以上能量流之间的功率分流分配和能量利用情况,提出了最小瞬时等效燃油消耗量策略.通过分析串联式液压混合动力传动能量流关系,以储能元件蓄能器的虚拟等效燃油消耗为准则,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最小瞬时等效燃油消耗模型.对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能量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以某型公共汽车参数为例,运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城市循环工况第1部分和公路循环工况对使用该策略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燃油经济性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小瞬时等效燃油消耗策略的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改善率接近30%;采用最小瞬时等效燃油消耗策略在提高车辆节能效果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客车排放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混合动力客车及传统客车进行了整车排放测试,分析了重型混合动力客车在典型工况下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及加速工况下混合动力客车的排放贡献率和油耗贡献率均低于传统客车;匀速工况下混合动力客车排放贡献率和油耗贡献率与传统客车基本相同;混合动力客车在低速使用串联驱动及在减速时将喷油量控制到最小可显著减少燃油消耗量及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5.
付强 《时代汽车》2024,(5):94-97
随着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关注。能效优化和控制策略是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汽车性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效优化和控制策略,以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ISG混合动力汽车加速扭矩补偿策略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装用废气涡轮增压共轨柴油机的ISG混合动力汽车急加速时燃油消耗和排放上升的问题,通过采用电机瞬态加速扭矩补偿控制策略,对整车进行加速工况优化,可以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的同时极大地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锋  钟虎  冒晓建  杨林  卓斌 《汽车工程》2008,30(2):111-11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整个动力总成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最优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稳态优化控制策略,确定了发动机最优怠速运行点和对应的电机最优驻车发电功率.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发动机优化策略的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基于中国乘用车城区瞬态循环的燃油经济性提高了14.3%.  相似文献   

8.
HEV用高膨胀比汽油机研究现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膨胀比汽油机循环理论研究和高膨胀比汽油机与混合动力电机-电池系统协同工作时的工作特性两个角度,综合论述和分析了国外混合动力高膨胀比汽油机的研究现状,包括高膨胀比循环对燃油消耗和排放的影响规律,高膨胀比汽油机在与电池-电机系统协同工作时的燃烧稳定性控制策略,瞬态工况和高速工况下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混合动力高膨胀比汽...  相似文献   

9.
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是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关键,这类优化问题涉及多个相互冲突目标,而且属于非线性约束问题。文中采用遗传算法,基于MATLAB编程,调用ADVISOR对混合动力汽车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找到多组可行解,在保证车辆动力性前提下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部件参数和控制器参数对整车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分别以基于遗传算法的3种算法:权重系数法、并列选择法和共享函数法对一辆样车的参数进行离线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这些方法获得的优化参数,在满足车辆特定性能的前提下能有效地减少油耗和降低排放。对比分析优化结果,找出最适合HEV参数优化的算法,并给出参数优化的多组Pareto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超级电容的设计方案开发了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对发动机、ISG电机、超级电容等零部件进行选型.研究了并联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匹配了发动机和电机的转矩分配,实现了混合动力节能并降低了排放.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的启动和怠速优化试验,实现了混合动力各个工况的控制参数的优化匹配,降低了启动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汽车的参数优化对降低整车的油耗和减少排放有着重要作用。针对HEV的高度非线性系统,在Maltab和AVL Cruise软件平台下,建立整车仿真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优化算法NSGA-Ⅱ,对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参数和控制策略参数同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3.
BSG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参数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BSG混合动力轿车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发动机、BSG电机、蓄电池以及传动系传动比进行了参数设计,并对BSG电机不参与工作和参与工作两种状态下轿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SG电机参与工作时BSG混合动力轿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满足常规车辆测试指标的前提下,混合动力汽车能更好地体现节能减排的优势。根据动力总成结构特点和布置方式的不同,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HEV)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3种类型的工作原理,比较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4种常用的整车性能评价测试方法及试验内容。从整车和部件的角度出发,列举了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标准中规定的性能评价测试指标。指出混合动力汽车在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测试时,应先满足常规性能要求,然后对排放和燃油经济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混合动力汽车用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kinson循环利用进气门晚关而不是节气门来控制负荷,减少了泵气损失和压缩功,可以更大程度地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从而降低燃油消耗;进气门晚关使得实际压缩比降低、缸内燃烧温度降低,有利于改善NO2排放。结合混合动力汽车对小负荷采用电动机驱动、大负荷采用Otto循环,中间负荷采用Atkinson循环,能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EQ6110公交车改造为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基础车的动力系统不作改变,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模型,对液压系统独立工作时的驱动和制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及实车试验,为系统的参数匹配提供依据.采用简化公交循环工况的实车试验表明,动力性能满足起步和制动要求,燃油经济性改善达25%以上;另外,仿真结果也表明,动力性能可以满足国家典型公交行驶循环下的起步和制动性要求,制动再生效率达70%,燃油经济性改善达30%.  相似文献   

17.
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文中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结构,主要探讨了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电机及其管理系统、驱动系统控制、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测试及系统优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PHEV)中内燃机和电机之间存在动力的耦合和分离过程,能量管理策略比较复杂。文章提出了基于模糊逻辑控制扭矩分配策略,建立了各功能组件模型,并利用ADVISOR2002的仿真环境,完成了该模糊逻辑扭矩控制策略和电气辅助控制策略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对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改善排放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混合动力汽车模型是一个较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且设计参数较多,为一种处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多目标问题。文章以一辆实例样车的动力系统和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为例,分析并建立了以动力性能为控制约束,以最小化油耗和排放为控制目标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捕食搜索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简单遗传算法更能有效地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用柴油发动机和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纵向动力学和驾驶员模型,并设计了功率跟随式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车速、负载和蓄电池SOC作为控制变量,以降低颗粒物与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采用Stateflow实现。基于新欧洲行驶循环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能较好的满足整车动力性要求,在降低燃油消耗的同时显著提高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