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星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汽车的系统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元  田光宇  陈全世  夏群生  吴昊 《汽车工程》2004,26(3):260-265,278
首先分析了一种行星齿轮结构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纵向动力学方程,并且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的汽车系统效率,得到了系统效率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随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效率进行了优化计算,从而确定了每种工况下的最佳蓄电池功率和最佳减速比。  相似文献   

2.
为改进某乘用车排气系统的振动性能,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吊耳位置评估和排气系统的运动包络面计算。以最小化挂钩垂向动态载荷最大值与标准差和吊耳的静变形量与预载力标准差为目标,以吊耳隔振量不小于20dB为约束条件,以吊耳和波纹管动刚度为优化变量,建立了排气系统振动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挂钩垂向动态载荷最大值与标准差和吊耳的静态变形量与预载力标准差都有明显降低,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对控制排气系统振动和提升结构疲劳耐久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杰  蒋苗苗  罗玉涛 《汽车工程》2015,(12):1433-1437
为改进某乘用车排气系统的振动性能,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软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吊耳位置评估和排气系统的运动包络面计算。以最小化挂钩垂向动态载荷最大值与标准差和吊耳的静变形量与预载力标准差为目标,以吊耳隔振量不小于20dB为约束条件,以吊耳和波纹管动刚度为优化变量,建立了排气系统振动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挂钩垂向动态载荷最大值与标准差和吊耳的静态变形量与预载力标准差都有明显降低,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对控制排气系统振动和提升结构疲劳耐久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动态规划算法对电动节能车的速度曲线的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在纯电动汽车的能耗优化问题中,动态规划可以用于求解最优的能耗分配方案,以达到最小化总能耗的目标,从而达到最优的一个速度曲线。基于动态规划的优化方法,根据能源动力系统效率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最优算法动态规划的优化速度曲线的目标优化的控制策略,并给出目标路段的最优车速,以达到一个最佳的行驶速度,可以提高电动节能车的行驶效率和节能效果,与传统的线性或非线性速度曲线设计相比,具有较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实用性。文章的研究为电动节能车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级变速器速比跟踪过程中,常规的动态矩阵控制器计算量过大,占用变速器控制单元资源过多的问题,设计了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它以混沌优化算法作为控制器的滚动优化策略,解决最佳控制量实时计算的问题。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器,计算量显著减少,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另外,与PID控制器相比,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了装载机一汽车相互配合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装载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以及最佳组织形式。分析斗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各种装载机组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车辆台数。  相似文献   

7.
讨论移动荷载下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的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分离式加铺层的动态设计方法。由系统运动方程出发,利用界面连续条件,通过二维Fourier积分变换,求出加铺层板系统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解析解。然后利用高斯积分求出数值解,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实测值及目标优化反算加铺层厚度。通过实例计算,按本文方法计算的挠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了挖掘机-汽车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挖掘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以及最佳组织形式。并进一步分析半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与各种挖掘机相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台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以进气管系频响特征值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能优化出进气管系的歧管长度和管径、外接管长度和管径及歧管与外接管接口容积的最佳匹配,并能够在一般的微机上进行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0.
多腔穿孔型消声器可衰减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工作时产生的宽频噪声。本文根据将多腔消声器视为若干单腔消声元件串联而成的思路,结合单腔穿孔声阻抗模型,提出多腔消声器的声学计算方法,并以某多腔穿孔消声器为例,预测其传递损失。实验验证表明该计算方法在计算传递损失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设定优化目标,选定3种不同优化变量的组合模式,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不同优化模式均可满足目标要求,可灵活地确定符合工程实际的最佳方案。所提出的方法可为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优化算法在汽车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汽车动态称重情况下短历程信号问题,提出了利用优化算法解决的方案。根据汽车动态荷载特性和称重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检测信号的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利用数值仿真验证优化算法在短历程信号状态下抑制低频周期干扰信号的性能。最后进行了样机设计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解决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排队论及优化方法,建立装载机一汽车相互配合系统的优化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优化计算,确定出最佳的汽车与装载机斗容量之比、最合理的车辆数及组织形式,同时分析了斗容比和车辆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总结出与各种装载机相配合的汽车载重量和车辆数。  相似文献   

13.
梁江波  吕景春 《重型汽车》2009,(3):16-17,39
1引言 结构拓扑优化又称结构布局优化,是一种根据载荷、约束及优化目标寻求结构材料最佳分配的优化方法。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寻求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形式,根据结构的类型和形式、工况、材料和规范所规定的各种约束条件(如强度、刚度、稳定、构造要求等),提出优化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设计变量),然后根据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求解优化模型,以获得最佳的静力或动力等性态特征。结构优化设计集计算力学、数学规划、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工程学科于一体,  相似文献   

14.
毛务本  夏长高 《汽车工程》1995,17(4):205-211
本文从汽车实际行驶的动态工况出发,提出了对汽车空间三万向节传动量优布置的数学模型选择了合适的优化算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实例计算表明,采用了动态优化方法比采用静态优化方法,对降低万向节传动引起的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能量法解耦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红玉  徐石安 《汽车工程》1993,15(6):321-328
本文通过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能量分布得到系统解耦的能量指标,并以该能量指标为优化设计目标,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应用DSFD算法对系统进行优化计算。所编制的优化设计程序具有计算可靠、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为便于程序应用,本文指出了系统能量解耦目标、频率约束及设计变量等因素对优化计算的影响。对某一轻型货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计算表明,仅通过悬置刚度参数的调整即可使系统的解耦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序列响应面方法在覆盖件成形过程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峻  柯映林 《汽车工程》2005,27(2):246-250
为求解覆盖件最佳成形方案,将设计探索转化为满足特定目标和约束的待优化模型;提出采用逐次逼近方法,通过动态多项式响应面技术构造子优化目标和约束的近似响应面进行全局寻优,避免数值模拟易受噪声干扰且响应相对设计变量存在强非线性特征而导致的传统梯度法求解困难和过程发散等问题。该方法无须求解函数灵敏度,在保证拟合精度的前提下,能光滑响应并最大程度减少精确分析计算量,分析前翼子板回弹补偿优化设计实例,证明其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车辆到达流的随机特点,运用排队论方法建立起以收费系统费用损失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求得在不同ETC技术使用率情况下的最佳车道配置。  相似文献   

18.
胡启洲  邓卫  周媛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29-132,145
针对公交线网优化问题,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了研究。在考虑城市公交系统多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公交线网的优化原则、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并将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定量化处理,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在定义6维空间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转化系数,将公交线网优化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的情况下,建立了公交线网优化的线性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求解计算。通过粒子在解空间中搜索,找到最佳的公交线路网络。最后对算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实用、结果可信,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该法也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讨论移动荷载下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的刚性道面水泥混凝土分离式加铺层的动态设计方法.由系统运动方程出发,利用界面连续条件,通过二维Fourier积分变换,求出加铺层板系统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解析解.然后利用高斯积分求出数值解,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实测值及目标优化反算加铺层厚度.通过实例计算,按本文方法计算的挠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何智  高超  姚凯  廉洁 《交通与计算机》2005,23(2):119-122
终端区交通流量管理自动化是现代化交通流量管理的目标。章通过对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连续航班的动态飞机排序问题的研究,建立了飞机流排序的动态模型和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动态排序算法,并运用C Builder语言实现了终端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航班动态排序系统,使得所有航班的空中等待成本总和最小。经比较,表明章所介绍的方法计算效率高,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