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船舶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数量虽只占海难总数的3%,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占10%左右。如何用专业救助船舶及时救助失火船,成为业内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陈元弟  王金波 《航海》2022,(6):53-55
由于船舶机舱失火、设备故障、油料污染等原因,造成船舶失电、失去动力,特别是外海大风浪海况下,无法及时将所需备件及时送达遇险船舶,需要拖船拖带遇险船舶到港口锚地或靠岸修理,此时海上拖带是船舶救助的主要方式之一,能避免船舶遭受二次事故伤害,减少间接造成的船舶受损、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等。本文着重分析在遇险船无动力情况下,应急接拖及钢缆传递至遇险船的方法,以便进行接拖作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火灾是船舶的主要险情之一,数量约占海难总数的3%,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占10%左右。近年来,船舶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构成对水上运输生产的严重威胁。如何及时救助失火船,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成为业内研究的重大课题。救捞系统九五期间建造的专用救助拖轮(以下简称拖轮)具有很强的对外消防能力,配备了大功率的消防炮、泡沫炮等  相似文献   

4.
程建国 《航海》2014,(4):60-62
海上船舶发生火灾是一种常见海难事故。发生火灾时,为减小损失,应当展开对遇难船舶的救助。在救助工作中,人员救助应当首先保证,如何有效地救助失火船舶上的人员是我们应当着重研究的一项内容。文中针对失火船舶海难救助作业中对遇难人员的救助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渔业船舶已经成为我国海上搜救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发生海难事故的渔业船舶自身的救助成功率却偏低。文中试结合近几年渔业遇险船舶搜救的大量案例,分析影响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的几大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渔业遇险船舶救助成功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现有海难救助力量前提下,根据季节性海况变化及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海难救助力量驻防海区,以期达到海难救助能效最大化。采用Stackelberg计算方法,构建遇险船舶所在海区海难救助驻防海区选择模型,根据我国季风变化和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实际情况,运用灵敏度分析计算法对长江口等海区进行实例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海难救助重点驻防海区为长江口和珠江口。本研究的选取模型和算法符合中国海难事故高发区变化实际,为科学调整海难救助驻防海区提供决策依据,以期维护成船舶海上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上养殖业在我国沿海水域快速发展,养殖设施种类多、密度大、范围广,甚至在个别海区出现侵占水上公共航道等现象,给船舶航行、进出港口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船舶误入养殖区事故常有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本人所在单位每年进入养殖区救助遇险船舶次数平均为3次,救助这类遇险船舶受限因素多、难度大、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8.
船舶灭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国际海难救助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船舶火灾爆炸造成海难事故的比重逐年上升,年均增幅1个面分百点,现已达到30%,造成船舶吨位年损失较60年代翻一番,起过6 0万总吨。近年来,我国年均海难事故近1000起,船舶火灾虽不足30起,数量只点海难总数的3%,但其所造成的损失却占10%,年均起过1000万元。做好船舶防火与灭火已是摆在全体船员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薛忠林  徐敏 《航海》2011,(3):58-62
船舶发生海难,船员弃船逃生,发生伤病求治等事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救援转危为安,取决于海上气象、海况条件的优劣,救助力量的专业水平,也取决于遇险船员的求生技能.遇险船员训练有素,救助过程中能熟练配合救助力量,将大大缩短救助时间,增加获救机会.本文针对海上拖救、海上人员转运、弃船逃生、火灾中与外援船舶的协作方面的救援,阐述...  相似文献   

10.
郑文光 《广东造船》2006,(1):41-44,40
消防船既可承担对港口、海上失火船舶的灭火救助工作.也可对沿江、沿海城市岸边建筑物的失火进行扑灭救助.并可兼有其他一些功能.如潜水支援、对海难事故进行搜救工作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相关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船舶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极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占海难事故总数的11%,居第四位,但其所造成的损失则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我国港航系统平均每年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约20起,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近年来,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海难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分别分析了所有船舶和300 gt及以上的船舶在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中发生的海难事故,并对碰撞、触礁或搁浅、触碰、失火或爆炸、机械故障、倾斜或倾覆等六类海难事故,进行了灰色关联矩阵运算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海难事故以300 gt以下的小船所占比率较高,同时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以机械故障具较高关联性;当排除300 gt以下的船舶后,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则以碰撞具较高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海难事故救助打捞(简称救捞)是代表国家行使水上(海上)生命财产救助、抢险救灾和清除海上污染等职能的公益性专业队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救捞系统勇于实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共实施海难救助882次,救助遇险船舶2300多艘,有力地支援了水运建设,为国家的经济、航运和安全作出了贡献,在国际上也享有良好声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船舶日益增多,由此而引发的船舶火灾事故也逐渐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事故占整个海难事故总数的11%。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预测和预防船舶火灾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事故树分析法在船舶火灾理故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船舶日益增多,由此而引发的船舶火灾事故也逐渐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船舶火灾事故占整个海难事故总数的11%。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排在所有海难事故之首。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预测和预防船舶火灾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海上搜救     
《中国海事》2007,(10):69-70
全国首家海难救助基金首次启用 及时救助遇难渔民;船舶海上舵机失灵20名船员全部获救;泉厦两地海事部门密切配合成功救助7名遇险渔民;  相似文献   

17.
海难救助及其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廷中 《世界海运》2002,25(1):48-49
所谓海难救助(Salvage at sea),是指对海上遇险的财产,由外来力量对其施救或提供援助的法律行为.在各国的海商法中,均有海难救助制度,我国亦同.在海商法中,海难救助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某些制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例如船舶优先权制度、海上保险制度、共同海损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海难事故发生后,选择有效的海难事故处置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损失及避免发生污染环境和堵塞航道等次生灾害。文章对海难事故处置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总结出了海难事故的处理注意事项,有助于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后选择正确的救助方法并对事故进行妥善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在海难救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概述了中国海上直升机救助力量的现状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分析直升机在海难船舶、人员搜寻中的优势,说明直升机在船舶搜寻中的重要性及在未来海难船舶、遇险人员搜寻器的发展方向。并针对如何提高直升机海上搜寻效能问题,在设备配备、搜寻模式及搜寻区域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15,(5)
为了鼓励救助人积极进行海难救助,我国《海商法》中规定:对遇险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成功救助的一方有权为其救助行为请求一定的救助报酬。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救助方不能准确签订救助合同,得不到救助报酬等情况。本文在分析海难救助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海事法律条款的基础上,围绕我国海上救助现状,就救助方救助合同选择、报酬确定和能否实现的话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