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究“门到门”视角下的高铁服务能力,本文从高铁城际出行链视角出发,以成渝间城际出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百度地图API获取市内衔接交通出行时间,对同城高铁车站可达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市内出行和城际出行,选取面积和人口覆盖率指标,建立城际高铁可达性计量模型。结果表明:高铁车站衔接交通行程时间圈层结构显著,受到城市交通网络和出行方向的影响;城际高铁可达性不仅与衔接交通出行模式的相关,还受到发车站选择的影响,可通过优化列车接入站方案来提高整体可达性。  相似文献   

2.
国内典型高铁城市客运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目前国内开通高铁动车的20个典型城市,从分析高铁的运输特征、高铁与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入手,着重研究了高铁与城市人口、经济、城市对外出行的联系,剖析高铁给综合交通特别是铁路系统自身及民航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国内城市高铁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参照北京市“十一五”交通规划:到2010年,五环路以内85%的通勤出行时间不超过50分钟;边缘集团到达市中心出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最远的郊区新城到中心城的出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北京与周边地区主要城市的陆路通达时间在3小时以内。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城区市域-城际交通一体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王辉 《人民交通》2021,(13):38-40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交),历经百年持续性发展,由1921年诞生初期的2条电车线路,总长12.5公里,成长为拥有运营车辆超过2万多辆,运营线路1000多条的现代化企业,城市地面公共交通运营范围覆盖市辖区并通达毗邻的河北部分市县,2019年完成客运量超过35.67亿人次,运营车辆总规模、线路数量以及客运总量均位列世界各大城市之首,地面公共交通出行比例22%,业已成为广大市民公共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的当今时代,公路与航空运输面临着严峻考验。选取Logit模型,分析乘客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即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研究上海市运输通道内高铁、汽车和航空的分担率和三种交通方式的竞争格局。根据市场临界点的划分提出不同交通方式未来可采取的协调优化方案,合理配置客运资源,实现运输通道系统的效益最大化,以期为建成和完善全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城市的发展及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地铁线路的通达性大大提高,再加上固有的安全、准点、快捷等优点,轨道交通运输的整体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地铁从一种交通出行工具的"可选项",正逐步演变为市民出行的"必选项",也逐渐成为了市民的出行习惯。然而,受地铁站设计容量、行车关键设备能力制约,客流与运能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以广州地铁为例,截至今年8月,广州地铁线网日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我国特大型城市位于城市外环以外的大型居住社区引发了很多交通问题。本文以2012年上海市外围五处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距离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分析了社区区位、周边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与居民出行距离的关系,并分通勤交通和非通勤交通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发现,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与其距离市中心距离成正比,且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较高。非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主要与社区周围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成反比,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越高则出行距离越短。同时,居民出行距离越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越高;若社区周边设有大型购物娱乐设施可有效减少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出行距离。  相似文献   

8.
综合     
《运输经理世界》2010,(12):18-18
中国将建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 铁道部5月28日表示,目前我国已在13个地区规划了城际和城市网,今后两年,中国计划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铁路营业里程将由目前的8万公里增加到10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将达到1.8万公里。根据计划,在交通圈建成后,除乌鲁木齐、拉萨等个别城市外,乘高速列车从北京出发,到全国各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在这一基础上,我国还将加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注重公交系统、公共民航等其他方式的衔接,实现旅客运输便捷换乘、无缝衔接和交通运输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创建绿色的城市交通发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交通问题严重,行车难、停车难,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以北京为例,交通需求总量的大幅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交通供给的增长,市区道路网及城市运输服务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已经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整体调节能力。虽然政府近年来加大力度进行道路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涨,道路交通的拥挤程度逐年恶化。由于这一情况,政府大力提倡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北京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率尚不足30%。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是道路对城市空间的吞食,对环…  相似文献   

10.
正拥有最前沿的全国交通大数据,集成所有国内航班、铁路、主要城市的长途汽车、机场巴士,在1300多个城市实现了换乘服务—迈维出行在联程运输上走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联程运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市面上的"空铁通"、"空巴通"、公铁联运、海空联运等各式各样的服务产品和平台也屡见不鲜。但是,能将飞机、高铁、普客、长途汽车、城市内交通等诸多交通大数据都整  相似文献   

11.
正一面是高铁、航空等多元化交通方式的渗入,一面是来自以滴滴出行、嗒嗒巴士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风生水起,曾经以站场、线路和巴士为中心的客运体系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面对于此,虽然在"互联网+"时代走得步履蹒跚,但当下的客运市场却已是明流涌动,大有风云变革之势,国内不少公路客运公司开始各出其招求生存,一场没有硝烟的"转型战"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2.
如今,乘坐高铁出行已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不过,"说走就走"的朋友要注意了,京沪高铁自2020年12月23日起对相关车次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开始实行浮动票价. 根据京沪高铁公司此前公告,2020年12月23日起,京沪高铁公司对京沪高铁运行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改变目前固定票价的做法,根据客流情况,区分季节、时段、席别、区段等,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优质优价,有升有降.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实行多档次、灵活升降的票价体系,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京沪间二等座初期最低票价498元、降幅10%,最高票价598元、涨幅8%.  相似文献   

13.
筱林 《综合运输》2006,(7):16-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轨道交通作为能耗低、运量大、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方式,成为各大中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选择。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无论是从起步时间,线网规模,还是建设运营模式来看,在国内都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布局的陆续推进,铁路客运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出行方式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高铁列车上座率不高甚至空载的报道和网络言论有不少,关于高铁利用率低的话题从民间到学界都有声音。高铁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使得铁道部资产债务迅速升高,回本盈利预期被拉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就必须从高铁的运营上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客运总量、交通设施、交通方式和旅客出行特征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城市群内外城际出行的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群内部城际出行的客运总量大于城市群外的客运总量,并且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有更快速和完善的交通通道和交通设施。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主要依托于发达的轨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城市群外的城际出行主要依托于铁路和航空运输。城市群内外城际出行旅客在职业、收入和出行形式方面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地下高速路:城市交通发展的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中,一方面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私人汽车保有量和出行量不断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受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城市路面交通面临发展的极限。车与路的矛盾几乎是困扰所有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头等难题,而这一难题的解决无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空中发展,像广州和上海那样修建高架路,但像北京这样中心城区有紫禁城、中南海等大片古迹的城市,为保护古都风貌无法仿效上海、广州;既然不能向空中发展,那么就向地下开拓,修建地下高速公路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交通拥挤及…  相似文献   

17.
广深港高铁是京广高铁的延伸,通往香港。按香港基本法规定,需设置口岸。但由于内地高铁站众多,口岸设置问题是广深港高铁的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铁路口岸站相关规定,从投资运营费用、列车开行方案及旅客出行便捷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了广深港高铁口岸设置方案的建议。首选方案为"一地检",即内地不设置口岸,仅在香港设置口岸;备选方案是"一地两检",即内地与香港各设置口岸。备选方案是"一地两检"方案,即内地与香港各设置口岸。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北京途歌等共享汽车企业代表,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一线城市共享汽车出行分析报告》,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汽车共享市场的出行分析报告。此次发布的《中国一线城市共享汽车出行分析报告》,基于北京途歌等共享汽车的大数据平台,综合我国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交通统计信息与经济运行分析技术实验室提供的数据,从共享汽车的诞生、用户画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街道的功能需求重心由通达性转变为舒适性,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拉萨作为旅游城市,不仅要承担常住居民的日常出行,还要满足大量游客涌入的旅游高峰。将慢行交通与“完整街道”理念相融合,对慢行通道、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绿化景观进行分析,为街道慢行空间改造和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熊宇茜  叶昕  王可 《综合运输》2022,(1):3-8+69
随着城市尺度不断扩张,由职住分离带来的长距离、长时间通勤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为研究多模式交通环境上海居民职住位置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上海市路网数据及房价数据,构建方式选择与目的地选择联合模型,按照选择次序,分析各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和房价等变量对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选择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倾向于选择通勤距离近、交通可达性良好、房价低和人文生活环境较好的小区工作生活,同时年长者和低收入群体对通勤距离和房价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