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阶段,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城市道路时更加重视提高生态质量、营造人文环境。道路景观设计不再是单纯的绿化景观设计,而是需要重视城市地域文化的内涵。对乌鲁木齐市会展大道的景观布设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项目的人文景观设计、绿地景观设计等来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观布局设计中的重要性,为其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洼绿地对降低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取值直接影响到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和建设投入,针对低洼绿地不同下凹深度对降低城市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径流系数受降雨量影响,当采用较高排水标准时,应当适当提高径流系数的取值;绿地不下凹时,在降雨量大的情况下,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仍较大;绿化率35%深度为100 mm的低洼绿地,在1 h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可以将相同径流深度所对应的降雨频率提高1~2个标准级;在1h相同频率降雨条件下,可以将径流系数降低0.3~0.4左右,显著降低汇流比例,削减洪峰流量。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防洪排涝形势严峻的情况,为有效降低城区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有必要大力推广设置低洼绿地,绿地设置平均深度为80~120 mm为宜。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公园休闲功能的强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红  何佳梅 《中国电动车》2006,35(11):255-256
21世纪,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消费支出水平逐步提升。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历史久远的娱乐休闲场所,满足了城市居民文化休闲、运动娱乐的众多需求。本文章在分析城市公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从休闲娱乐和开发保护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城市公园如何更好的发挥其城市休闲的功能,促进城市公园和城市休闲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城市防洪能力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城市的防洪系统不够完善。防洪技术和管理的落后,以及防洪规划的滞后等制约着我国城市防洪的发展。为此,探究城市防洪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有较大的意义。该文阐述了城市防洪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到现实的城市防洪系统综合评价中,以期为防洪系统规划建设与改进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河南叶县西护城河整治工程为例,提出了城市河道集泄洪、生态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设计构想,充分体现"绿地·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强调河道工程建设与环境美化协调统一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6.
城市防洪规划中的控制要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防洪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目前一些防洪规划对城市防洪设施建设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难以成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依据。编制城市防洪规划要确定合适的防洪标准,制定科学的城市防洪方案。防洪方案应结合排洪、调洪、分洪、滞洪和避洪五方面综合作用,以争取最大的安全效益。制定城市防洪方案应该明确提出对排洪河道、防洪水库、分洪区、山地植被和避洪高程共5个方面的若干规划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行车》2015,(2):142-147
<正>盘龙古城,悠悠长江,知音传奇,黄鹤传说,天赐东湖。武汉这座城市实在很适合骑上一辆单车,慢慢品味。选个没有雾霾的好天气,骑着单车去感受一下武汉这座城市的美吧!路线一沿江而行赏汉江与长江交汇路线线路:汉口沿河大道龙王庙→沿江大道武汉关→沿江大道直到长江二桥沿途景点:龙王庙武汉关钟楼、武汉港、南京路口诸多老建筑旧址、武汉江滩正门、黎黄陂路口宋庆龄汉口旧居、合作路口汉口美国领事馆旧址、沿江武汉防汛纪念碑、长江二桥线路特色:这一段均沿江而行,可欣赏到江景,也可见到沿江各种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治理技术在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以漳州排洪港河道为例,按流域治理理念,以防洪排涝功能为前提,以水质改善为核心,以截污治污、生态补水为保障,通过生态护岸建设、河道疏浚、生态海绵、河道景观和长效管理等工程措施,提高了排洪港河道的行洪能力,沿河道打造出水城交融的生态绿廊,提升了城市形象,满足了市民休闲、美观和生态的需求。本次漳州排洪港河道的成功治理为今后同类型的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隧道建设》2011,(2):234-234
近日,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将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左线工程掘进到汉口江滩,这标志着这一工程成功横穿长江。这是我国第1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这条地铁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公路隧道之间,是连接武昌、汉口两镇中心区域地铁2  相似文献   

10.
天津海河综合开发工程桥梁建设梗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工程中的桥梁建设情况。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从满足功能、景观、区域历史文化需要,以崭新的设计理念进行桥梁设计,营造出现代化的城市氛围,弘扬海河文化,使海河成为独具特色的世界名河。  相似文献   

11.
钱撼  蒋胜银  陈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99-102,M0012
成都市宜居水岸工程市级示范段主要涉及由中心城区南河、浣花溪、干河、西郊河四条河道组成的区域水网,汇流条件复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河岸生态化改造后的河道行洪情况。经分析表明,示范段生态化河堤行洪能力总体上可满足相应防洪标准,并对河堤生态化改造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新乡市卫河西高村枢纽工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让工程发挥出防洪、排涝、通航、蓄水、城市供水、生态景观等多方面功能,并将市区河渠连成网络,实现互通互调,最大化地把外来的清水蓄存起来,实现市区景观用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互补。同时,工程建成后也成为新乡市一处新的景点。  相似文献   

13.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河道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研究了城市河流污染的协同治理,并以上海静安区走马塘河道的治理工程为例,分析其河道治理经验、技术,分析河流综合治理中采用的协调管理方法,对城市河流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孟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112-114,160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河道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研究了城市河流污染的协同治理,并以上海静安区走马塘河道的治理工程为例,分析其河道治理经验、技术,分析河流综合治理中采用的协调管理方法,对城市河流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 ,小清河是济南城区唯一的排洪河道 ,在历年的防汛抗洪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因长期未经治理 ,造成河道断面缩窄 ,淤积严重 ,防洪能力低 ,远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1 996年对小清河干流进行彻底综合治理 ,济南城区段治理是重中之重。治理后大大提高了小清河的行洪能力 ,设计防洪标准由 2 0年一遇提高到 50年一遇。本文概述了小清河济南城区段的防洪工程情况、流域气象、水文特性 ,进行了工程治理前后暴雨洪水分析 ,并通过治理后两年的运行资料 ,客观进行了防洪工程防灾、减灾计算 ,综述了小清河治理后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高栏港经济区内河网密集,水系交错,水动力条件复杂。河道(涌)兼顾行洪、纳潮、排涝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同时,该区域水系溪、湖、河、湾、海交融,区域内的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运行调度,对水动力变化影响较大。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完善水治理体系,本次研究完善区域水系布置,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调整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优化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布局和规模,恢复河涌活力,可为其他河网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荆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州市区南“枕”长江 ,北“抵”长湖 ,俗称“头顶一条江 ,脚踏一盆水”。四周被“四湖”水系所围 ,城市防洪排水地理环境特殊 ,长江枯水位时 ,水面比市区还高出近 9m ,城市排水大多靠抽排出江、出湖 ,排水和防洪是全国最复杂的城市之一。笔者根据自己在荆州多年从事排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调研资料 ,撰写此关于荆州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8.
城市防洪设施主要有河堤、泄洪闸、防洪渠、雨水泵站、雨水管道、雨水检查井等。主要任务是:一.防止江、河水流在汛期受上游来水影响,下泄缓慢,发生漫过或冲破河堤进入城市,对城市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损失。二.防止城市暴雨过后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同样会对城市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损失。该文分析了老城区防洪设施建设与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河道生态空间是物质、人文景观资源较为丰富的开敞空间,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背景下,河道生态空间的片段化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选取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镇永定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永定河生态空间现状及问题,基于“织补”理念,对河道生态空间修复进行研究,以建设兼顾文化、生态、游憩、防洪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绿色廊道——绿道为“织补”手段,恢复河道自然生态,串联河道空间斑块,打造蓝绿交融生态格局,重焕河道两岸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