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陆水库测量当中,通过采用GNSS PPK技术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水深测量,解决了测量区域河道弯曲、水面坡降变化大带来的传统水位测量方法无法准确控制水位的难题,避免了由于水位观测带来的水位改正误差,有效减少了水位站的设立,提高了水深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水位加权系数平均值计算方法,利用水位站与测点的平面位置逐点进行水位改正,能有效提高水深测量的整体精度.新方法有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免去了人工绘制联合潮位曲线,使感潮水域水深测量的整体精度和处理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彦昌 《水道港口》2014,(4):459-462
长期水位站进行系列水位观测时一般采用每整小时的观测一次的方法,获得整点的系列水位观测数据。在水深测量中,尤其重点水域的水深测量中,一般要求每10分钟观测一次水位。能否利用整点系列水位通过内插的方法获得每10分钟的水位数据,满足水深测量的精度要求,数学插值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文章研究了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及牛顿多项式插值方法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实际观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结果完全可以满足水深测量的精度要求。另外在水位观测中,由于设备等原因,造成一段时间内水位数据缺失,插值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水位逐步下降,为及时了解辖区内航道演变情况,长江荆州航道处测绘中心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测量工作。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每天在控制点校核GPS后测量水位,同时还将测量的水位与附近水位站水尺读数和自动水位站水位数据进行比对,保障了测量成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深度基准面的确定和采用是航道水深测量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以增江(初溪拦河坝至正果拦河坝)河段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方法为例,介绍在无基本水位站及基本水尺的水位资料可用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内河航道的深度基准面。  相似文献   

6.
详细阐述了余水位潮汐差分改正原理,论证了应用该方法可以减少海道测量中水位站的布设数量。通过利用精确的潮汐模型描述天文潮变化,设立水位站监控余水位变化,相当于增大了水位站的监控范围,从而减少实际测量作业中水位站的布设数量。文章给出了多站余水位差分的内插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基本的多基站数学表达模型,对潮汐分析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潮波传播较为复杂的渤海湾东部海区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单站水位改正精度仍可在10 cm以内,并且通过误差分析,说明了该方法还可继续提高改正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使港口工程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深测量成为可能,水位改正是港口工程水深测量中的必要工序,在处理实时水深测量数据时必须慎重选择合理的水位改正方法.根据多年港口工程水域测量的实践经验,提出3种实用性较强的水位改正方法,有利于提高感潮水域港口水深测量的精度和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8.
周龙才  刘士和 《水道港口》2009,30(3):176-181
对三峡坝区下游的黄陵庙至南津关长约28.5 km的河段进行了一维和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拟。文中采用Presimann四点偏心隐式差分求解一维非恒定流,采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水深平均数学模型进行二维非恒定流计算。根据实测资料,由河段上、下游的黄陵庙、南津关(二)水位站测定的水位过程给定水位边界条件,通过河段中的莲沱、石牌、平善坝水位站的实测水位过程以及黄陵庙(陡)水文站实测的流量过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一维和二维数模计算出的水位、流量过程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由于二维计算时间远大于一维,因此在拟定和优化三峡—葛洲坝联合调峰运行方案时可主要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在某些工况下,因通航限制而需要限定局部河段流速时可采用二维非恒定流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运工程中高精度水深测量的要求,本文以单波束测深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深测量的测深原理及主要误差影响因素。分别从定位误差、测深误差、水位误差、环境效应等角度对高精度水深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建议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消除水位误差的影响,进行导航延时的改正减少定位误差的影响,利用姿态传感器消除横摇、纵摇姿态角对水深测量误差的影响,最终降低水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影响,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楚恩国 《中国水运》2007,7(11):93-95
蒋坝水位站是洪泽湖代表水位之一,是淮河流域防汛抗旱调度的重要依据。建于1914年1月,2004年4月迁址重建。分析了蒋坝水位站的代表性;介绍了站址方案的选择和水位观测平台高程的确定。叙述了水位观测平台的结构型式和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情况。通过一年的比测,新建的蒋坝水位站达到了设计目的,在2007年淮河大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炜  黄幼明 《水运工程》2017,(6):208-212
GNSS PPK(post processing kinematic)技术属动态后处理技术,不受电台无线电传播距离的限制,有效作用距离可达80 km。为解决沿海长航道水深测量需在海上设置定点验潮站的难题,提出基于Hypack 2014的GNSS PPK三维水深测量方法。该方法无需进行水位提取与水位拟合,提高了水深测量精度;且采用现有商业软件TBC和Hypack,避免了繁琐的二次开发。介绍GNSS PPK定位原理及GNSS PPK三维水深测量工作原理,阐述基于Hypack 2014的GNSS PPK三维水深测量的实施方法,在沿海长航道水深测量方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海港水深测量中水位控制所遇到的各种情况,着重说明多水尺控制水位及水位改正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远岸水深测量中采用高平潮法传递水位的原理、提出了该法应用的假设前提、分析了误差源,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其可靠性,并分析了图栽水深的主要误差源,给出了精度估算.工程实践证实,该方法合理解决了在大面积(100km2以上)远岸港口工程水深测量中水位控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短期验潮资料调和分析获得11个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实现水位推算的方法,已在海洋测绘、疏浚工程测量等领域得到推广。但不进行全部站点的同步验潮测量,仅收集不同期历史验潮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的潮汐调和常数难以满足水深测量水位改正的精度要求。提出2种调和常数优化方法,通过增强不同期验潮数据调和常数的相关性,提高水位推算的精度,并以实例验证不同期验潮数据用于余水位差分水位推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水位站是长江航道维护工作重要基础设施。汛期将至,为保障汛期期间水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近日,长江镇江航道处对辖区水位站进行汛前巡检维护工作,保障航道畅通安全。技术人员通过数字航道动态监测平台进行电子巡察时,发现定易洲水位站出现不再上报数据的情况,立刻前往现场进行抢修。到达定易洲水位站后,技术人员发现该水位站硬件设备一切正常,大家按照操作流程逐项进行分析检测,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故障原因——通  相似文献   

16.
水位站观测设施是上荆江河段数字航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岸坡、河床地质条件的不同,在水位站选址、水尺选型及施工、水准点及观测路施工、压力管线的敷设特别是气容的安装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创新性地把直立式和倾斜式水尺相结合,解决特殊地理条件下水位观测的难题。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气容安装方法,解决不同河床边坡、不同水文环境下探头固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江回水顶托对汉江兴隆至汉川水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汉江、长江口水位站的来水来沙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得出了长江不同时期水位变化情况对汉江来水、来沙过程的影响范围及程度。为兴隆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工程完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PTK-GPS测定水位及模拟波浪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探讨在水深测量中采用RTK-GPS测高代替水位观测,并简单介绍利用PTK-GPS测高模拟波浪改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准确、及时、完整地收集、计算和提供水位资料是沿海港口水文监测单位的重要作业之一。SHC型水位自动测报系统由上海海监海测大队与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开发和研制。本文首先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包括中心站功能和野外水位站功能,然后介绍系统的结构、流程和原理,包括中心站结构、流程和原理以及有线、无线水位站结构、流程和原理,最后,应用该系统,并对水位数据现场测取、储存及有线、无线测报的精度作了分  相似文献   

20.
王明明  张珊 《水运工程》2018,(S1):128-130
限于项目成本、作业环境、作业时间和社会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约,内河测绘多以传统测绘方法为主。针对施测线路长、控制测量技术复杂、水位比降大、作业点分散等问题,对内陆超长航道的控制测量和水深测量方法进行研究。采用网络CORS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可以得到精确的坐标并直接用于基准站进行发射;采用RTK三维水深测量可以消除动吃水以及波浪等因素影响,避免由于潮位观测带来的水位修正误差。该方法与传统测绘方法进行对比,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方法准确可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为内陆河道测量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