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吴修义 《商用汽车》2008,(3):110-11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商用汽车特别是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商用汽车特别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见图1).目前,空气悬架的控制模式主要有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2种.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控制阀,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控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但随着空气悬架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模式逐渐被应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能利用悬架侧倾实现单独升降(这在城市客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和自动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及阻尼等功能,提高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降低车辆转向时的侧倾和减少空气的消耗量.本文对这2种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客车轮胎与客车整车的侧倾稳定性有密切联系,ADAMS是典型的动力学虚拟样机仿真软件。介绍了在ADAMS中建立非线性轮胎的方法,在ADAMS中建立客车整车模型,通过改变整车模型中轮胎的刚度和阻尼,研究客车轮胎对整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为设计出符合性能要求的客车轮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气悬架耦连形式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各轮独立、同轴交连和对角交连3种耦连形式的油气悬架推导出其垂向力/刚度、侧倾力矩/刚度、俯仰力矩/刚度和扭转力矩/刚度公式,并据此建立了这3种油气悬架的Matlab/Simulink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悬架垂向、侧倾、俯仰和扭转的刚度特性曲线。对油气悬架Simulink模型与整车Carsim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油气悬架不同耦连形式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气悬架耦连形式对车辆垂向振动影响较小;对角交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俯仰角最小,其它两种耦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俯仰角相同且较大;同轴交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侧倾角最小,对角交连油气悬架的车身侧倾角次之,各轮独立油气悬架的车身侧倾角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悬架俯仰刚度和侧倾刚度的独立调校,文章对一种双横臂解耦悬架进行了优化分析。运用CAXA和UG等软件确定悬架各硬点初始的坐标,并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dams/car对解耦悬架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摇臂的几何结构对悬架传递比和解耦度的影响,并对摇臂的几何机构进行优化和校核,最后采用Adams/carinsight模块对解耦悬架的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前悬的俯仰刚度和侧倾刚度关联度小,且车轮参数变化理想,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对FSAE赛车的解耦悬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横向稳定杆计算与汽车侧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与汽车横向稳定性有关的几个问题:横向稳定杆的设计: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匹配:汽车侧倾轴线的确定及汽车侧倾角计算。讨论了提高汽车悬架侧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7.
赵萍 《汽车实用技术》2020,(4):76-77,80
以某4x4全驱沙漠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整车数学模型,建立了整车侧倾角与板簧、横向稳定杆刚度的函数关系,得到悬架侧倾角刚度对整车侧倾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横向稳定杆角刚度计算方法,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空气悬架在车辆上的应用优势,通过对不同气路管径下的空气流量计算及实际车辆平顺性指标验证,评价了气囊管径对其刚度的影响,明确了6mm管内径为优先选用方案,为客车空气悬架管路布置提供了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在客车空气悬架设计时的一些误区,几个影响侧倾性能的重要因素及全面衡量车辆侧倾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空气悬架客车在行驶转向时车身侧倾角过大问题,提出在后空气悬架导向臂尾端添加车身侧倾稳定板的改进方案。对改进前、后空气悬架系统进行了KC分析,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悬架系统侧倾刚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基于刚柔耦合建模方法,建立了改进前、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车辆稳态回转时车身侧倾角明显减小,不足转向度也有所改善;整车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和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客车用空气弹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客车用空气弹簧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空气弹簧的特点,讨论空气悬架的刚度特性、有效面积特性、频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空气悬架的控制特性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空气悬架大客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某型客车的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并进行平顺性仿真。最后测试车身上相应位置的加速度值,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AMS的客车独立悬架的运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MAS建立SX6123低入口公路客车的前空气独立悬架系统模型,通过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到前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变化的关系曲线,为独立悬架系统的设计和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前置发动机气簧悬架中型客车KLQ6759DF的桁架式底架结构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空气悬架用高度控制阀分类与布置,及其对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客车市场的特殊需求,我司开发出了空气悬架机械电子控制快速升降系统。该系统串联在传统空气悬架气路上,利用控制面板控制,使气囊充排气,进而实现车身的上升、下降和侧跪。本文详细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及重要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介绍客车发动机用干式空气滤清器的选型、进气系统原始进气口的设计及空气滤清器的布置方式和进气管路的设计原则等。  相似文献   

18.
朱华 《天津汽车》2010,(12):19-21
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控空气悬架系统逐步取代了传统空气悬架.文章介绍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概述了国内外电控空气悬架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传统弹簧悬架相比,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较优越的动态传递特性,能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对动载,减少汽车对路面的冲击损坏,较好地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质量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进行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41.4%、27.6%和20.7%;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甲醛和苯系物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含量较高。随着长途客车停放或运行时间的增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