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洪毅 《水运工程》2000,(2):30-33
白玉通浅滩航道整治工程是松花江依兰至佳木斯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一部分,土可研报告已批准。文章通过初设和数模计算,预测整治效果,旨在进一步完善工程措施,提高初设成果。  相似文献   

2.
陈祎  冯华  李赛峰 《中国水运》2008,8(1):13-15
象山港航道工程是浙江省第一个沿海航道整治工程.继一期3.5万吨级航道工程完工后,二期5万吨级航道工程又被相关临港企业提上议事日程.从专业航道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本文主要就象山港5万吨级航道工程的建设必要性、航线选择、建设规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徐小迟 《中国水运》2014,(1):30-31,33
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分层次有步骤,各部门相互协调,齐头并进,才能加快航道施工中信息化的建设。本文结合长江航道局践行“数字工程”工程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思考,简要分析我国港IZl航道工程的发展现状及港VI航道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并联系当前港口航道建设采取的主要施工方式,探讨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在目前企业发展中所起的管理因素与效率作用,以加速推进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熊学斌  吕永祥 《水运工程》2012,(11):161-164
提出兰家沱一大埠街河段智能航道示范工程建设总体框架,通过电子航道图生产应用、航道船舶感知和数据库集成等技术的研究应用,实现设计框架下智能航道五大服务功能,结合实施保障措施,完成智能航道实施方案的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5.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统计航道现状和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航道整治工程概况,从滩槽演变、高滩岸线、汊道分流、航道尺度对工程建设整治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后续航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工程实施前后的航道条件,已建工程对影响航道条件的洲滩、岸线实施系统守护,稳定了河势及滩槽格局,全面提升航道水深及稳定性,工程河段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为后续治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恢复淮河中上游全年通航并达到五级航道标准的主要工作及关键是治理淮滨至润河集段碍航浅滩.由于淮河防洪标准低、任务重,历史上未能进行大规模的航道整治,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为了探索出一套既不影响防洪又经济合理的整治方法,遵循国家航道技术政策,经河南省交通厅批准,决定开展淮河淮滨至润河集段航道整治的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远郓 《珠江水运》2024,(5):139-141
加强港口航道工程中的护岸及疏浚工程施工,是确保我国港口顺利运营的必然选择。受到港口实际情况复杂、施工工艺细节问题多等影响,目前港口航道工程中的护岸及疏浚工程施工工艺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本文以某港口航道工程为例,在简单介绍港口航道工程护岸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疏浚工程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石门湖航道对安庆水运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石门湖航道的现状出发,阐述了石门湖航道整治的必要性和整治措施,以及开发石门湖航道需解决的问题。呼吁加快石门湖航道整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周跃 《中国水运》2010,(1):108-10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大型化和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内河航道的规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护岸结构形式的选择及高程的确定对航道工程投资、航道美观效果、护岸的使用寿命、护岸的日常维护、船舶的航行安全、航道的日常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通过对已建或拟建的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内河航道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内河航道护岸高程的确定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付桂  应铭  左书华  李为华 《水运工程》2022,(12):134-139
为降低长江口深水航道常态回淤量,分先期工程和完善工程两阶段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减淤工程南坝田挡沙堤加高工程。利用北槽深水航道减淤工程实施前后的实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水沙通量、含沙量、流场、周边河势、航道减淤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先期工程实施后,南导堤涨潮越堤水沙显著减少,北槽含沙量明显降低,航道南侧横向水沙输移得到有效抑制,工程实际减少常态回淤量约17.4%;2)完善工程实施后,南导堤涨潮越堤水沙基本阻断,北槽中下段含沙量也有所减小,北槽潮流方向更加归顺,常态回淤量降幅约5.6%;3)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航道减淤目标,工程治理方案合理,航道减淤效果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客滚船启航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客滚船单船入手,综合考虑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内部因素和航行的自然环境因素,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对客滚船出航的安全程度进行预判,为港口监督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和客滚船驾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较全面地建立了常规潜艇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从可运行性、使用性及作战能力3个方面详述所含指标。这一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对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同时针对该体系引入综合层次分析法,利用该法给出了常规潜艇综合性能定量评估值。实例证明,该指标体系及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后勤综合保障的特点,分析了影响综合补给舰作战效能的各级因素,建立了综合补给舰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综合补给舰作战效能进行建模,利用总的模糊评语评估其作战效能的高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供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永定新河河口演变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品正  杨连众 《水道港口》2001,22(4):160-163,174
通过对永定新河河口水文、泥沙及历年地形资料的分析 ,研究了河口演变特征和趋势 ;同时根据航道整治和河道行洪治理的研究成果 ,就综合治理该河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机械零部件的拆卸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修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对机械零部件拆卸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的探讨,所得结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如何科学评价船闸运行保障能力,进行船闸运行保障的评价体系研究.围绕船闸运行保障能力评价,从管理机制、设备管理、通航保障、通航服务等核心因素展开,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及权重,建立船闸运行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在国内某大型单级船闸,得出...  相似文献   

17.
临海港口航道航行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临海港口航道航行环境的研究目前甚少,为了正确评价临海港口航道航行环境的安全状况和程度,根据评价因素选取的原则,并结合临海港口航道航行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综合评价因素。同时,按照FSA的模式,运用Delphi、AHP、Fuzzy等理论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并运用VisualC 6.0和数据库知识,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该模型和系统在有关临海港口航道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合理的,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港口监督人员、航道管理人员、船舶驾驶人员等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内调研、国外考察、查阅国内外文献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疏浚土综合利用的现状和特点,找出国内疏浚土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提出今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结果表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水平远落后于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当前影响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因素除技术问题外,还存在认识理念、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建设和利益分配等非技术问题;今后我国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主要包括吹泥上滩新工艺、新型疏浚装备的研制和开发、疏浚土综合利用多样化处理技术、加强疏浚过程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是舰船生命力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引入炸药当量、爆距、炸药方位、设备相对位置和抗冲击能力等因素作为基本评判参数,构建舰船设备抗冲击生命力评估的数学模型,按层次分析法确立各参数的权重系数,确定各参数隶属度函数,实现对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设备生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提出舰船设备生命力的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20.
船型多方案选优决策的层次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法),将船型选优排序这一多方案多目标的决策问题,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结构使之条理化,再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一构造判断矩阵,利用排序权向量计算的特征根方法表达每一层次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确定层次总排序,给出综合指标最优的船型方案。文中的分析及计算实例表明,AHP法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