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随着海上石油开采与船舶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大量原油及其炼制品短期内迅速泄露到海洋环境中,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减轻溢油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水面溢油进行治理。机械回收法通过专用机械设备来回收水面上的浮油,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航运界的繁荣,溢油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的溢油损害评估技术落后,影响了我国油污损害赔偿责任机制的健全。本文介绍了国际船舶溢油损害索赔机制现状与发展以及我国的船舶溢油评估技术现状,并且介绍了几个国内先进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与索赔评估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3.
黄彬  周颖 《水运管理》2008,30(4):20-22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损害赔偿机制,从损害赔偿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概况,分析清污费用中政府固定费用的合理性,界定自然资源损害的概念范畴,并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损害中不可恢复的自然资源损害是否纳入损害赔偿范围进行论证,从而主张加大赔偿力度,更好地保护受害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损害,为了消除溢油的污染,需要对溢油进行清除,并对有关的遭受污染的损失方进行赔偿,以保护海洋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在油污赔偿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索赔时存在许多困难,严重影响了溢油的回收清除和对受损方的经济赔偿问题。本文对我国的溢油污染损害赔偿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侯旭可 《水运管理》2009,31(8):39-41
为更积极地发挥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的作用,介绍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的职责,详细分析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8个方面的作用,对限制海事部门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船舶溢油事故处置提供法律保障和工作依据;建立健全溢油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船舶溢油监视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海上石油开采与船舶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海上溢油事故频发,大量原油及其炼制品短期内迅速泄漏到海洋环境中,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减轻溢油对海洋环境的破坏,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水面溢油进行清理。机械回收法通过专用机械设备来回收水面上的浮油,  相似文献   

7.
船舶油污事故责任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威胁事故或实际溢油事故,会引起两种法律责任:一是污染责任人对其造成的油污损害负有民事责任;二是污染责任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被海事行政机关依法要求承担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8.
油污再一次侵袭渤海湾。在大连"7·16"原油泄漏事故一周年之际,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严重的溢油事故。截至8月底,此次溢油事故已形成劣四类海水面积上千平方公里,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溢油事故未得到有效控制,9月2日,国家海洋局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止回注、钻井、油气生产作业,并将代表国家向康菲公司提起溢油污染损害海洋生态索  相似文献   

9.
为找出海上溢油事故的主要原因,采用鱼骨图分析法从船舶碰撞事故、船舶非法排放含油污水、海上石油设施事故、海上石油作业事故、海上原油运输事故、海况异常等6方面分析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原因,得出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的结论,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完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从控制污染源着手,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加强溢油应急设施设备的研发;健全港口环境监视系统;加强海洋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璠  于静 《中国海事》2006,(5):38-42
在我国,石油等能源大多是通过海洋进行运输,随着能源运输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油污事故时有发生。石油等有害物质不仅严重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对海水养殖、沿海港口作业、沿海运输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从保护海洋环境、制裁污染责任人角度对责任人行政性处罚方面的规定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却没有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方面的专门立法。我国海事法院在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时应适用什么法律目前争议极大。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1969/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 CLC)、《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相似文献   

11.
海洋,人类赖以生存的摇篮。随着中国航运业的高速发展、海上运输的日益繁忙,船舶及有关水上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威胁也随之激增,尤其是船舶溢油事故对自然环境、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等造成的危害更是难以弥补,并且这种危害将是长期的。作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主管部门,中国海事局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和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始终致力于让“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  相似文献   

12.
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行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与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占比和概率。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技术建立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海域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修正,实现了海域内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水上运输量的增加,海上不断发生船舶溢油事故.据统计,1976~1999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3.5d发生在一起.其中,溢油量在的50t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53起,总溢油量29754t,海上溢油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船舶油污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将日益严重。文章运用分析研究的方法,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原则进行探讨,认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应当遵循无过错责任、高额赔偿责任限制、赔偿责任的强制保险、货主分摊油污损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吕航 《中国船检》2005,(9):32-36
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污染事故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在“2005年上海国际海事论坛”上事关石油货主和承运人利益的“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船舶溢油事故风险在增大因海上交通事故而引发大规模石油污染的可能性随着石油运输量的猛增而上升。  相似文献   

16.
张国平 《珠江水运》2011,(12):109-111
针对船舶海上溢油事件,对处理海洋油污染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着重探讨了生物法在溢油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提出了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中国水运》2007,7(5):240-242
针对当前我国海域遭受的船舶溢油污染的一些类型,所面临的面临损害威胁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油污损害立法和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现状,以及进行油污损害立法、建立和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油污损害立法和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评估方法和索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溢油损害评估方法,主要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和生境等价分析技术、中国的渔业损害评估和“塔斯曼海”轮溢油索赔案中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分析了中国在索赔机制与评估方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与方法,并制定适用于中国不同海域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11,(4):26-27
近年来,海上溢油事故成为了海洋环境污染遭到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这一地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船舶的往来更加频繁,再加上海底油管架设、深水航道整治以及深水港建设的全面铺开和深入推进,使得长江口水域的船舶溢油风险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全球航运业的高速发展、海上运输的日益繁忙,船舶及有关水上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威胁也随之激增。船舶事故引起的溢油、船舶营运中所排放的有毒液体物质、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给海洋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船东为降低成本,减少了安全和环保投入;海上大量停航船舶配员不足,存在很大的安全和污染风险。大力发展“绿色航运”、减少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