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STM32嵌入式和传感测量技术,将船舶的航行参数、主机基本运行参数和船舶各大动力装置的燃油消耗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并传给岸端的数据管理服务中心,采用WAMP开发了一套基于WEB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B/S架构的船舶油耗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实现了更加直观的船舶远程动态监管,也能为船东高效的解决船舶油耗数据分析统计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船舶网络数据传输优化方法研究对于船舶网络数据的收集力度较小,步骤复杂,无法满足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式基于动态优先级的船舶网络数据传输优化方法,通过构建船舶网络模型获取相应船舶网络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播网络数据传输与研究,利用网络数据特征分辨优化参数,并指导操作,最终实现对船舶网络数据传输的优化。为验证优化效果,与传统优化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动态优先级的船舶网络数据传输优化方法具有更好的数据操控性,符合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性能数据获取方式的多样性,对于船舶上各部分功能设备和船舶航行状态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分开实现,不能将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综合起来考虑。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将通过船舶中的各种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以表的形式组织起来,实现船舶性能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通过数据库方式,可使船员及时掌握船舶性能的各项参数数据,做出科学决策。根据船舶综合性能监测系统的结构分析,将性能数据进行分类,并构建10个表来实现数据库设计。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疏浚施工实时远程监测、回放分析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共网络和VPN技术搭建船舶与公司间安全高效的无线传输平台,采用网络自动侦测、自动传输、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解压缩等技术手段,将船舶端数字化的实时生产信息和历史生产数据自动传输到公司总部,总部数据中心提供基于WEB的对船舶生产过程的远程实时监测,以及历史生产过程回放、最新48小时耙迹线的自动生成与显示、历史生产过程参数曲线显示、两维施工参数自动寻优等计算机辅助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5.
AIS是运用了先进的船舶导航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一岸,以及船一船之间的通讯、导航,是在船舶之间和船岸之间自动进行航行通信、建立船舶信息交换和船舶识别的系统。它能够自动发射、接收和处理装有AIS的船舶的自身静态数据和动态航行信息,使船舶相距对遇船或岸台很远时,即能自动、连续向它船或岸基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提供该船的实时船位、速度、航向等与船舶航行或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接收它船及VTS提供的助航服务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综合船舶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合应用电子海图技术、CAN总线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Windows编程技术及控制工程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了综合船舶监控系统,具有船舶自动控制、信息综合显示、处理及报警功能。通过CAN总线和485串行通讯技术接收船舶机舱各检测点及各种航海仪器数据;将各种数据处理后送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然后送到综合船舶信息显示及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显示、处理及报警等;电子海图系统接收雷达及GPS定位信息,进行船位的图形显示及海况信息显示,同时将导航信息送到船舶自动舵,进行航迹或航向控制。  相似文献   

7.
船舶电站运行参数网络的监控系统有利于促进船舶电网的自动化调度,对船舶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船舶电站监控系统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电站运行参数网络的监视、自动化控制和维护。本文针对船舶电站的网络监控系统,结合新型嵌入式Web技术,设计和优化船舶电站运行参数网络的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8.
船舶通信数据量的激增,导致船舶通信障碍加大,为了有效降低船舶大数据通信阻隔,设计基于网络优化调度算法,提出了新型船舶大数据通信技术。读入原始通信数据,根据数据链条进行数据拆分,实现网络优化调度,提取当前通信数据负载量,应用中央分配算法,执行中央通信任务分区,确保各分区负载均衡,改变传统通信框架,优先执行分区内通信函数,重新进行线程规划,并将通信传输作为单独线程连接通信终端,实现船舶大数据通信。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应用网络优化调度算法后的大数据通信技术,比传统通信技术任务执行内存提高了27%,数据并发量提高23%,可以有效缓解当前通信阻隔。  相似文献   

9.
异常数据对船舶移动网络通信产生干扰,而当前船舶移动网络的异常数据优化方法的效果差,无法满足船舶移动网络通信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优化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当前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优化研究方法,指出它们各自存在的缺陷,然后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进行优化和识别,最后进行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优化识别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描述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变化特点,提高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识别的正确率,而且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识别时间要短于其它方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船舶移动网络异常数据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在利用现有方法辨识船舶网络异常数据时,存在漏辨个数以及错辨个数较多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哈希的船舶网络异常数据辨识方法。通过减法聚类算法提取船舶网络异常特征,该算法运行速度快,主要用于寻找特征对应的各聚类中心以及聚类数据。然后通过插值算法对船舶网络异常特征的数据实施预处理,补全其中的缺失数据。最后,基于深度哈希方法构建船舶网络异常数据辨识模型,实现对船舶网络异常数据的辨识。通过漏辨个数以及错辨个数的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辨识性能更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融合的单目标船避碰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个用于对单目标船避碰操作进行评估的系统。介绍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系统三级处理模型,并重点讨论了基于数据关联的船舶航迹提取,基于坐标转换和几何模型的船舶运动参数计算,基于多测量周期数据融合的船舶操纵识别,和基于知识的碰撞危险、避碰阶段及会遇态势的判定等模块。同时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图,最后通过实例说明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取海上航行船舶及自航模试验中船模的姿态参数,设计一种基于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波高倾斜一体化传感器的船舶运动姿态测量系统.此系统通过MEMS波高传感器对船舶升沉信息进行采集,利用倾角传感器对船舶的纵摇和横摇姿态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到的信息经多路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实时得出船舶运动的升沉、纵摇及横摇变化.经处理后的三组数据由船舶运动姿态测量系统通过RS-485串口送到数据接收处理机存储、分析并实时显示船舶运动的姿态变化曲线,该数据接收处理软件采用VC++编写.经过大量试验及海上测试,该系统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集成智能船舶,达到航行稳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以微机控制为中心,通过压力电传感器、燃油驳油泵、淡水输送泵的自动启停控制、集成报警系统和CAN总线数据传输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逻辑设计两部分,监控系统的功能是程序设计和控制参数之间的逻辑设计来实现。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报警监控和集成智能技术进行设计,解决船舶航行稳性问题,通过对小型船舶模拟实验进行测试,效果比较好。使船舶的航行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绍衡 《船舶工程》2010,32(5):37-39,43
文章提出将监测报警系统升级为船舶信息平台、采用PLC技术实现控制独立的安全原则、船舶所有设备直接读写平台数据库共享数据、增加电脑方便扩展船舶管理系统、信息化增加了船舶安全、在不提高造船舶配套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船舶自动化设备现代化改革,实现该方案对我国的造船配套的现代化、提高船舶安全性及赶上发达国家的造船配套水平有很大的意义.值得船舶设计、规范部门及船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VSTO技术的船岸同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3G、4G网络,近岸船舶可使用Email方式进行船岸通讯,以实现船岸端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和船端系统的更新.采用VSTO技术设计一种软件,通过扩展Outlook邮件客户端的方式,实现船岸端系统之间通讯邮件的数据封装、解析、以及转换,从而实现船岸端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和船端系统的远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科研人员更方便地使用船舶试验数据,采用VB与M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一套集数据提取、数据处理、建模、仿真及比较功能于一体的实船数据处理、建模及仿真系统,利用育鲲轮试验数据对本系统进行测试,测试效果令人满意。系统界面美观,简捷易用,功能完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智能控制电动机替代柴油机的船舶半物理仿真电站的优点,以此研究电站监控系统;采用组态软件和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技术,在船舶电站的监控与虚拟操作仿真进行实践,设计出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根据不同的船型有着较高参数调整灵活性和方便进行二次开发的监控与虚拟操作系统,其监控功能具有发电机组的启停、并车、解列、调频调载、电压和无功调整以及发电机组自动巡回检测、电力系统保护、发电机组工作状态实时显示等监控与虚拟操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船舶电站是船舶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船舶中的大量应用,非线性负载的增多,对船舶电站控制的可靠性及故障预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文章根据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思想,采用扩张的卡尔曼滤波法对电站参数进行冗余数据融合,在船舶电站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邢涛  徐永新 《中国修船》2009,22(4):44-46,50
文章针对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浩繁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按照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要求,结合海军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以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了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加强舰船装备维修性数据管理能力建设,更好地开展维修性研究工作,为新一代舰船装备维修性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搞好舰船装备维修性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