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重载交通对路面的影响及重载交通条件下设计上的局限;结合临吉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列举典型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2.
重载交通会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为解决由其带来的路面技术问题,路面结构设计要首先考虑结构安全。在确定结构厚度、结构组合时,通过试验确定设计参数,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减少重载交通引起的车辙,并通过相关科研项目、试验路段寻找应对重载交通的措施。应利用设计新概念,针对重载交通病害实施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以及大型化、重载超载车辆比例的不断增加,交通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设计与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路面结构,不断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成为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为基础,从交通参数分析、结构组合设计和板厚计算(包括疲劳强度标准和极限强度标准)等方面提出适宜于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307国道清徐段改线工程,分析了重载交通对路面的影响及设计上的局限,并列举典型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6.
丹拉公路张家口高速是内陆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交通任务非常繁重。目前.我国现有国情还不能有效控制大量超载车辆.沿线六七十吨的重载车辆仍随处可见,因此.这对沥青路面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提高路面耐久性.沥青路面采用GTM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7.
随着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以及大型化、重载超载车辆比例的不断增加,交通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设计与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路面结构,不断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成为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重载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为基础,针对重载交通的特点,提出了以疲劳强度为设计标准和极限强度为验算标准的沥肝路面结构厚度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倒装式路面结构是否适用于重载交通,通过有限元建模对比分析国内常用的半刚性路面结构与倒装式路面结构在不同的超载工况的力学响应,并计算倒装式路面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结果表明,不必过多地担心倒装式路面结构永久变形,倒装式路面结构在重载交通下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重载交通下,南方湿热地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易出现裂缝和脱空类损坏,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广东地区尝试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单层PG82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结合茂湛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加铺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单层6 cm PG82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施工进行总结,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连续跟踪观测,得到:湿热地区重载交通条件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单层6 cm PG82改性沥青混凝土,可较好地改善路面行驶性能,同时PG82改性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完全适用于南方湿热地区重载交通下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加,重载交通越来越多,我国的路面结构形式也从适应低、中交通量的泥结碎石、级配砾石路面、渣油沥青表面处理、贯入式路面向适应于高等级重载交通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2016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揭晓,由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参数与表面功能研究"荣获2016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据了解,该项目针对传统水泥路面无法适应现代交通重轴载、高轮压的要求,导致开裂、断板等早期病害严重、抗滑能力衰减迅速、行车噪声持续上升、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在水泥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施工技术以及表面功能提升等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严重超载无法完全避免.而交通量大且重车比率又高的情况下.于路面设计时.虽可采用较高等级的沥青胶泥或从提高骨材级配稳定性等方面来改善.但就材料特性而言.沥青混凝土承受荷重自有其材料极限,因此刚性路面比柔性路面更能解决重载交通所引起的材料疲劳、损坏与车辙变形问题。近年来,国内刚性路面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刚性路面施工控制及平整度上较难,  相似文献   

14.
分析指出传统路面设计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局限性,针对重载交通介绍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中的要求、注意事项,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分析了其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指出引进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游江涛 《交通标准化》2009,(15):135-137
针对重载交通作用特点.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就如何优化路面结构组合、如何合理地进行轴载计算以及如何调整设计控制指标等问题开展广泛的研究,将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重载交通的日益严重和当前路面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使得很多公路出现早期疲劳开裂和车辙现象。在对重载沥青路面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重载沥青路面的破坏机理,讨论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缺点,最后推荐了几种抗重载能力较强的沥青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等级公路中的半刚性路面存在的严重病害,结合当前重载交通的特点与级配碎石层的良好功用性能,引入了弹塑性理论,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应用弹塑性理论对倒装路面结构体系中的柔性基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路基路面结构在运营中主要承受交通车辆的作用,它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现行的静态力学计算体系有较大的差距。汽车荷载是移动荷栽,特别是重载汽车在路面不平顺处对路基路面结构产生较大的动载作用。在公路设计中,应从静力学设计转变到动力学设计,提出新的力学设计模型,将路基填料的动强度和动模量与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对路基路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加.重载交通越来越多.我国的路面结构形式也从适应低、中交通量的泥结碎石、级配砾石路面、渣油沥青表面处理、贯入式路面向适应于高等级重载交通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转变。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但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早期破坏比较严重,许多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之前,就要大规模维修,不但大大增加了维护费用,也极大地影响了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公路运输也出现了“重载、大流量和渠化交通”的特点。交通流量大幅度的增长,形成重型载货车和超载车辆数量急剧上升。从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是:载货汽车的超载日益严重,引起实际累计标准轴载的巨增,直接导致路面出现严重的损坏。因此在我国道路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许多地区出现了“当年修,来年坏”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载车辆和超载车辆作用的结果。在国际道路界称之为重任务交通(Heavy Duty Traffic),它是指道路通车后累计当量标准轴次大大超过一般水平,路面性能哀减超常规发展的现象,称之为重载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