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六标准中滑行法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在国五标准迭代法基础上增加了固定运转法,不同滑行法可能导致整车排放和油耗试验中转鼓加载力不同,进而影响整车排放和油耗结果。针对两种驱动形式车辆,分别采用两种滑行方法(固定运转法、迭代法)进行WLTC (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工况常温冷启动气体污染物排放和油耗试验,对比结果差异,为后续整车转鼓试验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乘用车道路滑行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基于轻型车国六标准的道路滑行法(简称国六滑行法)和基于国五标准的道路滑行法(简称国五滑行法)在阻力模型建立、滑行时间计算和试验结果修正等方面的差异,并开展了实车验证。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六滑行法比国五滑行法阻力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标准修订后纯电动汽车新工况下续驶里程缩减问题,提出优化滚动阻力、制动拖滞力、空气阻力三种方案,并开展道路滑行试验和仿真分析,有效提升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动汽车在整车系统集成开发、动力系统集成以及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随着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电动汽车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目前还面临诸多问题,制约产业的良性发展,比如续航里程较短、充电时间偏长等,都是整个业界关心的问题。车辆的整备质量是影响续航里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汽车轻量化已经在《中国制造2025》汽车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明确了宏观要求,其技术创新已然成为国家的重要科技战略,引领更多的整车企业、供应商、科研机构将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研发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某国产纯电动客车滑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积分法拟合出该纯电动客车的滑行阻力。将计算出的滑行阻力系数用于整车续航里程、耗电量和能量消耗率的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道路滑行、转鼓试验和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整车滑行阻力进行分解,将传动系统内阻从滑行阻力分离了出来,并进一步分解出了卡钳拖滞力、变速箱+传动轴阻力矩、驱动桥+轴承阻力等子系统内阻,为内阻优化提供了验证方法和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整车内阻约占整车滑行阻力的20%~30%,传动系统结构越复杂或传动链越长占比越大;传动系统内阻随着车速增加而增加;零部件个体的内阻散差较大,如何控制好零部件的一致性也是改善内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前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降低整车质量可有效减少车辆行驶阻力和整车燃油消耗量。文中通过调整整车质量进行道路阻力功率滑行来获得整车实际行驶阻力,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Ⅰ型排放试验,测试整车燃油消耗量;同时采用法规推荐阻力测试整车燃油消耗量,进一步分析车辆在不同加载方式下(滑行法和查表法)整车质量对车辆行驶阻力和整车燃油消耗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汽车道路滑行阻力试验方法,可以为降低道路滑行阻力提出改进方向,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本文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通过实车道路滑行试验,研究了汽车空调开闭、轮胎磨损度、热车时间和载荷分布等试验影响因素对于滑行阻力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车空调开启对于燃油车的滑行阻力影响较大,对于纯电动车几乎无影响;轮胎磨损度对于滑行阻力影响较大;热车时间超过20min后再增长时间热车对滑行阻力影响很小;载荷分布对于滑行阻力影响很小。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车企开展道路滑行阻力试验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风洞法测量汽车行驶阻力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风洞法和道路滑行法的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风洞法和道路滑行法测得的汽车行驶阻力数值十分接近,测得的行驶阻力相对偏差在4%以内,循环能量差在±5%以内,证明了风洞法的有效性。不同车速下的CD*A 值差异对行驶阻力的影响极小,风洞法中的等速法与减速法相比,等速法的试验结果更接近道路滑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惠鹏 《上海汽车》2021,(8):15-20
文章根据GB/T 19233-2020油耗测试标准,针对国六滑行阻力定义及其相对国五滑行阻力的不同,进行了试验条件、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对比,发现同等试验条件下,国六滑行阻力是国五的1.03倍。通过转毂滚动阻力修正、轮胎滚动阻力参数修正和温度修正,总结出国六滑行阻力的替代算法公式。对3辆样车进行替代算法与滑行法测试对比,偏差控制在最大9.8 N/1.2%以内,平均车速80 km/h时在5.8 N/1.4%以内。通过国六WLTC循环试验验证,循环能量差在0.017以内,证明了设备组合有效。该替代算法作为滑行法的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多元化、灵活性的油耗申报需求。  相似文献   

11.
道路行驶阻力的滑行法测量及其在底盘测功机上的设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阐述了滑行法的基本原理和用滑行法测量道路行驶阻力的规定、数据处理,分析了道路滑行试验的几个影响因素,概述了底盘测功机上道路阻力设定原理和常用的设定方法、校核方法,比较了欧洲、日本、美国滑行法测量和设定道路行驶阻力的一些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与能量消耗率是衡量电动汽车成熟水平的关键指标。文章提出一种联合仿真分析方法:首先对动力总成系统主要零件进行数字化建模,应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车控制策略模型,并应用AVL CRUISE软件建立了原型车的整车模型,然后通过MATLAB_DLL接口模块,实现了MATLAB/Simulink和CRUISE软件的联合仿真,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和实车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迭代优化整车控制策略并最终达到新能源车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NEDC工况油耗的转毂试验方法,根据试验方法的原理,对查表法的整车阻力进行了分析,整车阻力可以通过查表阻力在测功机上进行加载并试验得出的滑行阻力获得。并且,通过建立Cruise模型,模拟计算NEDC工况油耗,进行理论计算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客车滑行阻力模型,根据滑行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出包含滑行阻力系数和滑行运动参数的方程,利用不同整车质量的两组车辆滑行数据求解客车滑行阻力模型中的各系数,并求出滑行阻力。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滑行阻力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最优策略,利用Cruise软件构建了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及经济性分析模型,通过定性分析提取了主要参数,应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重要参数的权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方法可寻找最佳的整车架构策略,提高整车架构策略分析的针对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研究准确性好,能够为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策略分析提供很好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低是限制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整车能量流分析成为纯电动汽车提高续航里程指标的重要手段,文章在整车转鼓上对纯电动汽车进行了能量流测试,通过对整车能量流的测试对纯电动车型降低电耗提升续航提供了较台架试验更加准确的方向。文章以重型车在CWTVC工况下的能耗测试为例,研究出该车型的降低电耗提升续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空调系统的性能对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具有重要影响,在对采用不同制冷剂和压缩机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一种采用二级压缩喷射热泵的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并与PTC采暖方式进行了实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PTC采暖系统相比,新型热泵空调系统能够节能15%以上,整车续航里程延长15km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轻型汽车道路行驶阻力的数学模型,并在阐述滑行法测量道路行驶阻力的试验方法后,通过多组对比试验得出:轮胎和环境温度是影响滑行时间t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试验环境温度与标态温度相差越大,行驶阻力相对偏差越大。并对如何通过提高滑行时间的统计精度p来尽量减少滑行次数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的生产和制造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还要对整车的性能进行测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汽车上路的条件。本文主要是将国标要求作为基础来对电动汽车的最高车速、滑行能力、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和爬坡能力和能量消耗率和续航里程进行测试,通过实施一定的检测试验方法和配套的相关试验设备来做好检测,并且要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进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更好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虽然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但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远大于传统燃油车加油时间,因此,现阶段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仍然是消费者及车企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根据电动汽车能量转化原理及仿真分析流程,运用Matlab搭建电动汽车中国轻型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续航仿真分析模型,并对比实车测试与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仿真分析精度,最后分别改变仿真模型中车重、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电驱效率、电池放电量等变量,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各因素对续航里程的影响,为车企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