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的态势下,目前国际汽车发展方向逐步转向了绿色汽车、新能源汽车,这是全球节能减排的大势所趋.国内外各大汽车巨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种新能源汽车被相继推出.采用混合动力技术的轿车在全球的保有量已经有几十万台了.  相似文献   

2.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9):148-151
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站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前,盘点三大技术让你一次洞悉新能源汽车。前不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但是众多企业对于是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还是燃料电池车型还处在观望状态,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三大主流技术。新能源汽车,顾名思义就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当前国际上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有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和燃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日益清晰,混合动力技术日渐成熟.其发展对传统汽车和未来绿色汽车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2,(3):152-155
电动车还在路上,混合动力才能拯救新能源汽车,做为引领世界混合动力技术的丰田,在中国火力全开,加入这场"混战"。没有了互相扯皮的充换电之争,没有了永远都正在建设完善中的充电站,没有了不稳定的纯电池驱动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了现如今更容易更安全也更让普通消费者接受的新能源车型。做为全球混合动力领先者的丰田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奶酪"被分割,从技术、战略和营销多方面火力全开加入这场属于混合动力的"战争"。至于谁才这场"战争"的最后得利者,我希望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是采用新型动力系统,主要或全部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据此,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而混合动力汽车不算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6.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2,(7):159-159
近来,从国家政策层面传来的消息对于汽车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来说,的确是一大利好。目前纯电动车的技术还处在积累与摸索期,相较而言,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则比较成熟。在中国的市场上,已经有愈来愈多技术水平较高、外形时尚、性价比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面向消费者。最近丰田新推出的"凯美瑞混动版尊瑞",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实事求是地说,日本在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上的发展的确比我国的汽车产业超出很多。我们总说日本是"弹丸之地"——地少人多,资源少却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消息称,目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部委已经达成共识,新能源汽车范围在近期明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被划为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被划为节能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计划再延长三年的时间,并将扩大试点城市范围。被补贴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可享受补贴,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则不在补贴范围之内。笔者认为,这一消息表明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政策有所收紧。同时也能看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愈来愈明确了。  相似文献   

8.
普华永道日前预测,全球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3%,中国或成为电动汽车市场领先者。实际上,从4月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民族自主品牌,还是合资自主品牌,都在加快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充电难、续航里程短、配套不完善、购置成本高等问题依旧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高涨的投资热情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方向的变化,车企纷纷加强了混合动力产品特别是重混、强混产品的研发和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各大汽车公司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图已形成共识,即遵循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PEV)—氢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10.
《家用汽车》2013,(11):20-20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推广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领导.汽车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国内主流媒体等200余名中外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先进的节能技术之一,可有效减少汽车燃料消耗量.对促进汽车工业技术升级转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据普华永道日前预测,到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达到6.5%,中国或成为电动汽车市场领先者。实际上,从2013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不难发现,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民族自主品牌,还是合资自主品牌,都在加快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充电难、续航里程短、配套不完善、购置成本高等问题,依旧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沙永康 《家用汽车》2014,(3):191-191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已经在进行示范。但为什么没有真正的商业销售.而且车企对此反而没有了热情.何时上路不知道。自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则》公布至今.已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的公交大客车、轿车等一大批整车公告.准许上牌上路.不少车型在各个示范城市进行或准备进行示范运行。这些车辆都是由政府资助,企业用户购置.用于城市公交、出租车方面。政府已公布针对个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5—6万元的补贴.并且确定几个示范城市。在一大批利好消息和有利形势之下.人们发现已获上牌资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突然冷静了下来.不再呼吁政府支持.以免让他们研发的汽车推向市场。而且一反常态的在用户和媒体的疑问下.顾左右而言他.这个现象并非个别.而是一种普遍之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呢7大体说来.有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2014,(10):77-78
近来,混合动力公交车越来越广泛的走人人民大众的视线,大批公交爱好者在微博、微信等不同渠道提出各种关于混合动力公交车的问题,表示出对混合动力公交车系统的极大热情。为了满足大众并让其感受来自天津松正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8月31日,由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津站巴士网协办,举行了一次“公交车爱好者走进松正”的活动,并最终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已经结束,但是奥运的长期成果还将留下来继续传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如是说。 在9月17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万钢表示,科技奥运成果将广泛推广,惠及民间。他举例说,新能源汽车经过了北京奥运会的历练,即将进入规模化产业发展阶段。“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全国十个城市混合动力汽车和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应用”。万钢说,通过推广科技奥运的成果将惠及亿万群众,也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国际社会的认识更接近了。政府过去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业界和学界引起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交通》2017,(7):88-89
正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并不陌生,新能源汽车其实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各类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各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大类,其中混合动力类又分为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三类. 1 纯电动车型 是以电能作为唯一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辆一般由电能储存系统(电池组)以及电动机(提供驱动力)两部分组成.如今的纯电动车辆在电池材料、电池管理、电动机以及车载设备的技术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纯电动汽车普遍价格较高的原因.目前我公司正在使用的纯电动大巴,其电池容量达到324度电,驱动电机采用永磁同步电机.  相似文献   

18.
汽车的构造、驾驶技术和道路情况等是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其中重要因素是发动机性能。因此,改进汽车的技术性能,是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措施。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有内燃机改进技术、混合动力技术、无级变速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燃油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北京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公开表示: "新能源汽车是采用新型动力系统,主要或全部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据此,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而混合动力汽车不算新能源汽车."这是相关政府部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的重新定义,并首次将混合动力汽车定义为节能汽车.这是否意味着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其发展方向,走势将会发生改变,发展目标将会进一步明确呢?  相似文献   

20.
大话资讯     
《家用汽车》2011,(8):18-21
奇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全部通过科技部验收十一五期间,奇瑞共承担了9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课题,内容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新一代轿车用节能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