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舰船热尾流必须经历海面辐射和大气传输过程才能被红外探测器发现。本文建立了海面红外辐射产生和大气红外辐射传输数学模型,在海面红外辐射产生中考虑了粗糙海面分布、风速和探测器观测角度对海面红外辐射的影响,在大气红外辐射传输中考虑了大气分子吸收、大气散射和气象条件对大气红外辐射传输衰减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影响红外隐身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红外隐身评估技术提供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2.
热尾流红外探测作用距离工程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舰船热尾流产生的红外辐射特性是暴露舰船的重要非声物理特征之一。为实现对舰船热尾流红外特性的定量评估,本文从热尾流的产生,热尾流在海面产生红外辐射,热尾流产生的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和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等影响热尾流探测的主要因素入手,建立各个部分的工程估算模型,形成红外探测作用距离的工程估算方法。分析红外探测的作用距离与热尾流特征参数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热尾流红外隐身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舰艇红外隐身技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智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9-11,20
定性分析了影响舰艇红外辐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的红外辐射源。根据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结合国外一些典型的舰艇红外隐身设计,从降低舰艇的红外辐射强度和改变舰艇的红外辐射特性两个大方向探讨了舰艇红外隐身有效的技术,并对光谱转换技术做出简要介绍,对于提高舰艇的生存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红外诱饵被抛射点燃后产生高温火焰,并在规定光谱范围内产生强红外辐射,从而欺骗或诱惑敌红外探测系统或红外制导系统。文章分析了红外诱饵的辐射特性、干扰效果和战术运用,最后论述了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红外制导导弹的类型和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MTV红外诱饵剂的燃烧反应、辐射特性及改进措施;分析了红外诱饵与目标特性的差别及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可能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文针对舰船红外靶标研究现状以及靶场试验实际使用中现有红外靶标重心高、体积大、稳定性差、布靶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式舰船红外靶标设计方案,采用碳纤维电加热布自动温度控制实现对典型舰船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模拟,较好解决了实弹打靶试验中现有红外靶标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反辐射无人机作为专门攻击和摧毁电磁辐射源的武器系统,是雷达四大威胁(低空突防、反辐射攻击、隐身、电子干扰)中最主要的一种,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析反辐射无人机自身固有的弱点,从技术体制和战术运用的角度探讨雷达对抗反辐射无人机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舰载反辐射无人攻击机是海军舰艇的新一代“杀手锏”装备,在未来海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使命和系统工作流程,归纳了外军反辐射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和所达到的技术指标,并对我军在舰载反辐射无人攻击机研究工作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舰用红外警戒系统作用距离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用距离是红外警戒系统的核心战术技术指标之一。作用距离试验是验证、考核红外警戒系统的作用距离的关键试验。影响作用距离的因素包括设备本身、目标以及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很难在试验室得到真实条件下的作用距离。本文根据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及舰用红外警戒系统的使命任务,分析在外场试验中模拟导弹飞靶在红外辐射特性方面与真实导弹的差异,定性地提出舰用红外警戒系统作用距离试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天然电气石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工具研究球磨时间对电气石红外辐射率的影响,通过分析燃油的表面张力及运动黏度的变化研究复合陶粒对船用燃油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球磨时间下的电气石粉,其红外吸收光谱均较为稳定,在室温下的吸收谱形特征基本相似,其中,3h球磨时间的电气石粉红外辐射率较高;电气石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活化效果,其中球磨3h的电气石陶粒活化后的燃油远红外辐射活化效果最好,其表面张力降幅为2.10%,运动黏度降幅为1.36%。  相似文献   

11.
海上无人系统集群作战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装应用。着眼于海上无人系统集群作战任务的需要,总结无人机集群、水面无人艇集群、无人水下机器人集群和跨域无人系统集群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海上无人系统集群协同作战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通信自组网、协同态势感知、任务分配、航迹规划、集群编队控制和虚拟测试等。系统性归纳海上无人系统集群所需各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思路、代表性算法及相关算法的研究趋势,期望能够为海上无人系统集群技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军舰载无人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嘉景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3):16-19,25
介绍了目前美国、以色列、加拿大等国的舰载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主要机型及其性能参数等,阐述了舰载无人机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飞行潜航器(Unmanned Aerial Underwater Vehicle,UAUV)在水空搜救、水下结构物探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主要飞行器、水下航行器的比较分析,认为多旋翼飞行器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最适合水空2种环境使用的构型.综述国内外主要旋翼类飞行潜航器(Multi-Rotor Unmanned Aerial Underwater Vehicle,MUAUV)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旋翼类飞行潜航器的特点,论述飞行潜航器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是一种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分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的成像雷达,能装载于无人机和导弹等小型飞行器上。根据巡航导弹的特点,研究了装载于巡航导弹的FMCW SAR成像的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的特点,详细推导了FMCW SAR的信号处理过程,仿真结果表明FMCW SAR能实现高精度成像。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无人机保障条件下舰炮对岸火力支援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无人机保障条件下的舰炮对岸火力支援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对影响舰炮对岸火力支援作战效能发挥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得出的相关结论有助于提高火力支援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实现海上无人集群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安全航行和通信保持,开展无人艇(USV)和无人机(UAV)集群协同航迹规划问题的研究。[方法]采用禁入和禁出地理围栏进行场景建模,将规避威胁和障碍问题转化为地理围栏约束。针对平台之间的碰撞冲突和通信连接问题,提出基于时序检测的碰撞冲突和通信保持约束判断准则。以集群平均航行时间为航迹优化函数,将多约束条件转化为惩罚函数,采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威胁和障碍环境中保持无人艇和无人机集群的安全航行和通信连接,并在满足多约束的条件下实现集群平均航行时间最短。[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海上无人集群面对威胁和障碍环境时的离线航迹规划,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Pixhawk开源项目的特点,开发一型基于开源飞控的无人艇平台。首先围绕Pixhawk项目的特点,从硬件框架、软件框架以及MAVLink通信协议3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通过相关的实船试验,验证了所开发无人艇平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测系统可逼近作战前沿进行纵深侦察和进入危险区域进行实况测绘,从而在军民用方面获得广泛应用。首先详述了无人机载SAR遥测系统的构成和主要性能特点,介绍了几种现有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测系统,最后对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无人水面艇自主航行中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及在控制中心-执行器网络通道中存在网络诱导特性(如网络诱导时延、数据丢包等)的影响,会降低系统性能,影响航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能使无人艇按照设定航向快速、稳定地航行,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无人艇航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网络的无人艇航向控制系统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凸分析方法导出能使网络环境下无人水面艇航向控制系统渐进稳定的控制律,并设计基于网络的航向控制器.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和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一圆弧形太阳能板双体无人船为例,研究该类双体船在规则波中随浪状态下的破舱稳性。建立带水密箱式连接桥结构的双体无人船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变化下双体无人船的破舱稳性进行分析,得出破舱稳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波陡增加,极限静倾角增大,无人船稳性恶化;波峰位于船舯附近时,无人船稳性较差;片体间距越大,破舱稳性越好,极限静倾角越小;艏部舱室破损后,无人船稳性恶化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