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针对"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2013年更换主机和发电机组之后,其集控室地板的振动情况一直较为严重的问题,通过多次勘验、测试分析,找出造成集控室振动过大的根源。从振源和传递路径的角度进行振动控制,采取改造排气管、对集控室结构振动进行评估与优化和实施阻尼处理等方法,开展多种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实船应用验证其有效性。实船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案之后,集控室的振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满足中国船级社最高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49 m远洋围网渔船的振动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整船的固有模态,对船舶进行实船振动测试,结合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找到该船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减振方案。对改造后的船舶再次进行测试,发现船舶振动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测量船振动诱发设备故障频发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性能优良的振动传感器和成熟的信号处理分析技术的振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通过对采取减振措施前后测量船主机燃油高压油管及缓冲器进行的测试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减振方案,为主机燃油系统的使用和后期改造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验证振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王怀柱 《船舶》1996,(4):22-25
本类型船舶对船体振动要求严格。本文通过船舶设计过程中的主机选型、主机与主船体配合减振设计、螺旋桨与主船体配合减振设计以及甲板室结构设计中减振措施的采用,并经理论计算和实船试航测试表明,本船的船体振动响应控制在任务书规定的“国际商船振动综合评价基准”(ISO6954-1984E)限度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引起船体稳态振动的柴油机及螺旋桨激振力的计算方法。列举了各种船舶振动实例及有效的减振措施。对D39主机底脚螺栓断裂事故进行了简略的分析。若在设计阶段对振动问题有较周详的考虑,很多实船存在的振动问题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某船用柴油机燃油管系低压管路振动强烈问题,实船测量了燃油管路和主机振动、燃油脉冲压力和管路固有频率,确定喷油泵柱塞间隙性进、回油诱导管路内燃油压力脉动是激励管路振动的主要原因。从结构和流体两个角度分析了管系减振的方法,通过加焊马脚改变管系的刚度和加装阻尼器降低燃油脉冲强度两种方法来降低管路的振动。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皆有效地降低了管路的振动,特别是阻尼器从源头降低燃油脉冲能量的减振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李慧  吴健  何涛  陶沙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3):109-113
为了提高平台主机减振和隔声效果,以某船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开展浮筏-隔声罩集成减振隔声方案设计。建立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柴油机额定转速下的振动响应和振级落差,对浮筏隔振性能进行初步评估。通过模型试验,进一步评估了安装浮筏、隔声罩后的减振和隔声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集成减振隔声装置后,柴油机机脚-基座的横向、纵向及垂向的隔振效果明显提高,并且改善了原始单层隔振方案中能量集中频段的噪声,隔声效果显著,设备空气辐射噪声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该集成减振隔声方案试验效果明显,可为深水半潜式支持平台主机的减振隔声集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基于振动测试和动力特性推算的振动评估方法,探讨了船舶振动治理中无法进行强迫振动响应计算时所可采用的有效措施。针对典型有害局部振动问题,通过振动测试和三维有限元计算,找出主要的激励源,进而提出了合理的减振措施;基于文中提出的响应推算方法对不满足频率储备要求的减振措施进行评估,响应预报结果满足振动衡准,使该船得以顺利交船。在减振措施及效果评估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并对今后的船舶减振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论述了解决小型运输船强烈局部振动问题的综合治理办法。并以实例介绍了减振措施和实船减振效果。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和经验可供设计或使用小型船舶时处理防振或减振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涡尾与消振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节能减振船尾——涡尾的实船振动测试结果,分析了这种船型尾体形状与螺旋桨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消振效果;指出了涡尾船不仅推进效率高,节能指标显著,而且振动小,为船舶节能及尾部的减振研究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多小型船舶使用中产生剧烈的振动现象。针对小型旅游观光船的艉部结构特点、布置方式以及艉部线型,本文举实船为例,根据艉部结构局部振动计算和局部振动测试结果,探讨了小型旅游船的艉部局部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6.1万吨散货船航行试验振动测量过程中,发现主机转速为91 r/min时居住区纵向振动较为严重。文章根据船体结构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结合局部结构振动特性以及主要激励源判断,查找出居住区结构振动异常的原因,并通过采取调整压载水的对策很好地处理了该处振动问题,最终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实船测试的双重验证,计算和测试结果均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的ISO 6954振动标准,为此类船型设计和运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洪明  郑素青  徐超友  许俊臣 《船舶》2013,24(2):27-32
在82 000 t散货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根据船舶机构减振设计的方法,首先,从设计阶段对主机和螺旋桨激励特性进行分析,确定采取一系列相应有效措施降低激励程度;然后,对船体总体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以避免出现总体共振。在详细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局部结构振动特性,设计上力求通过保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出现有害振动。实船试航结果证明该设计过程不仅很好地处理了振动问题,而且测量结果也完全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的GB/T7452-2007对商船振动舒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孙泽仁  周宏 《江苏船舶》2021,38(6):16-18
针对某15万t油船在营运期间主机转速为60 r/min左右时可选择性的催化反应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结构平台有明显振动的问题,采用定性判断和三维有限元振动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原设计结构平台的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对后续在建姐妹船的SCR结构平台提出了一系列振动改进方案,从中选择最佳实施方案.实船试航的振动测量结果验证了该最佳方案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后续船舶结构持续振动改进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结构整体减振性能,以某海洋平台主机舱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运行工况下平台的振动试验实测数据对主机舱柴发机组引起的结构振动传递进行仿真分析,建立不同的主机舱振动计算模型,比较不同边界条件、不同隔振器刚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工程实用的较为精确的主机舱整体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计算推进器40%功率状态和航行状态2种典型运行工况下主机激励经由机脚、隔振器传递到平台基座的振动传递,并与实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计算结果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为后续海洋平台主机舱隔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车用滚装船试航过程中出现的轴系纵向窜动过大导致的纵振超标问题,建立面向超长轴系的纵-扭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综合分析轴系固有特性变化规律,并结合实船测试结果,确定轴系振动异常是由轴系纵振与主机运行转速匹配不当所致。开展轴系振动异常诊治研究,提出多种面向超长轴系的结构优化及振动控制策略,预测多诊治措施下的振动发展走向。结合现场实际状态选择最优诊治方案并进行试航验证,结果发现轴系纵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李文华  吴嘉蒙  马骏  谢小龙 《船舶》2013,24(1):25-30
以某型10000 TEU集装箱船为例,针对不同上层建筑布置形式,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全船的振动计算和评估,着重讨论了单岛式和双岛式上层建筑布置形式对船体和上层建筑本身固有频率、振动模态的影响,以及上层建筑在螺旋桨和主机激振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差异。该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于实船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负泊松比超材料筏架的新型轻量化浮筏减振装置。建立了浮筏-基座-实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在船舶满载出港工况下比较4种浮筏的振级落差、筏体强度及传递到船底板的振级,探讨超材料浮筏在实船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采用负泊松比超材料填充的筏体在某些频段能提高浮筏的振级落差,减小主机传递到机舱船底板的振动强度,可以显著降低筏架重量。负泊松比超材料浮筏结构具有轻量化、高隔振效果、高降噪性能等特点,在船舶动力设备舱室减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30000 t大湖型散货船有害振动问题,通过振动测试、模型试验和三维有限元计算,找出主要的激励源是螺旋桨诱导的脉动压力,并准确进行了艉部伴流场评估和脉动压力预报.最后从船体结构上采取合理优化的减振措施,获得了明显的减振效果,使该船得以顺利交船.同时在船舶振动诊断与治理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并对今后的船舶减振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咸定  成学明 《船舶工程》1993,(4):27-31,64
本文中提出了“振源分析”的一种系统及方法。该项研究以实船振动测试为基础,与理论分析和计算相结合,构造了“实船振源分析”的设备系统及识別的方法。涉及的方面有振源调查与分析、螺旋桨激励与尾部响应的频谱分析、尾部振动的传递函数与相干分析、船体抛锚激振与主机调速激振试验、船体梁与尾部空间舱段的固有频率计算。本文并通过对某实船的尾部振动分析,阐述了该系统、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