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汽车滑行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车辆滑行阻力计算模型.按照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和GB/T12536-1990<汽车滑行试验方法>规定,分别对空载、半载和满载的试验车辆进行了滑行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滑行阻力计算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滑行阻力模型计算得到的百公里油耗值与道路试验值对比表明,所建滑行阻力计算模型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加速寿命试验的基础模型.针对某公司电喷燃油泵产品潜在的失效模式和机理,利用加速应力的方式来即加大电压和升高压力进行产品使用寿命试验.介绍了试验流程、试验计划制定、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并通过模型预测出了该产品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吴成福  伍军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3):53-55,66
详细介绍了32 m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模型的试验情况.通过逐级加载试验,得到了模型梁在弹性阶段的竖向位移、纵向应力、支座反力的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低气压模拟试验台上进行了高压共轨柴油机模拟海拔5 000m环境的全因子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转矩、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的含4次交叉项的4阶多项式回归模型,其模型拟合残差率的绝对值均值分别为0.171%、0.140%和0.223%,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了最佳喷油参数,实现了高压共轨柴油机基于模型的标定.  相似文献   

5.
中重型汽车车架结构强度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某中重型汽车整车状态下车架各部件间的接触、限位、运动学关系,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以车架模型为主体的整车计算模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静强度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应力值趋势吻合.在完备系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计算分析,简化分析结果与系统分析结果趋势一致,从而验证了该简化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商用车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几种驾驶室悬置的功能特征及其设计流程.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悬置多刚体ADAMS模型和驾驶室悬置刚弹耦合模型,并将两模犁计算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进行了时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模型时域加速度信号与试验结果十分相近;频率小于20 Hz时刚弹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最接近,但频率大于20 Hz后弹性体模型的精度接近于多刚体模型,从而验证了经验悬置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虚拟DOE正交试验技术对驾驶室悬置进行了系统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7.
依据判断准则的不同,试验,分析模型相关分析可分为频率相关分析、频率及振型相关分析、交叉正交性分析和频响函数相关分析.以某车型车门模型为例.详细阐述了相关性分析和模型修正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使用LMS Virtual.Lab中的Correlation模块.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分析,试验模型的相关性分析及模型修正工作,有效提高有限元模型的准确度,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种用于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适用于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阻尼力与位移、速度以及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有阻尼器模型的优点,提出一种精确的便于控制的双曲正切磁滞模型.接着,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在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上进行试验,利用试验得到的阻尼器动态特性数据,进行阻尼器模型的参数辨识和曲线拟合.最后,将基于拟合参数的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以某车型白车身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态试验,确定了其模态参数.建立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其自由模态.通过白车身模态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对比可知,二者相关性较差.对计算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以车身钢板厚度为修改参数修改白车身模型,修改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作为后续NVH仿真分析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天津段广泛分布软土,土体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在路堤及列车荷载作用下沉降较大.为满足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开展了路基工后沉降专项研究.文中在修正剑桥模型基础上,从三轴试验中得到试验曲线,为剑桥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通过改造三轴仪进行K30固结试验,并与普通三轴试验数据综合分析,提高了试验精度并优化了模型参数,为剑桥模型在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