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证牵索挂篮在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臂浇筑施工中的安全并有效控制主梁的线性,以某斜拉桥为背景建立牵索挂篮的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其在各种施工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该桥牵索挂篮在主梁施工荷载作用下受力情况良好。通过牵索挂篮有限元分析,可以近似地反映牵索挂篮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为主梁的线性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的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多采用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在进入悬臂之前必须对挂篮进行预压以得出挂篮的受力指标,用于指导后期施工.提出了一种通过张拉锚固于斜拉桥前支点挂篮上的钢绞线的预加载方法来检验挂篮刚度,并运用于实桥施工中.通过对预压过程中挂篮主纵梁前端标高变化值与实际浇筑混凝土工况中同一位置的标高变化值的比较,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很好地模拟实际工况,并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李丹 《公路》2011,(12):54-58
以甘竹溪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斜拉桥主梁标准段牵索挂篮吊装设备进行了相关介绍,并对吊装设备进行了相应理论计算,判断此吊装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最后用ANASYS软件对甘竹溪大桥挂篮施工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了解挂篮在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规律,检算挂篮结构安全,为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理论分析数据并分析挂篮与混凝土主梁...  相似文献   

4.
摩洛哥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是非洲目前最大跨度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上部结构采用混凝土主梁与钢横梁及混凝土预制桥面板的组合结构型式。文中介绍了主梁长大0号块施工采用悬臂吊架分次浇筑,主梁标准节段采用牵索挂篮施工边主梁,再利用桥面吊机安装钢横梁和预制桥面板,长合龙段采用牵索挂篮分为2次浇筑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宽幅牵索式挂篮和混凝土主梁的受力情况,提出一种简化方法,快速确定牵索挂篮施工过程的中间索力。即先分析牵索挂篮在张拉阶段和浇筑阶段的受力特点;以张拉阶段的挂篮中吊点反力和应力为限值条件,初步确定一、二张索力;将拟定的中间索力代入正装计算,得出浇筑阶段的索力值和主梁施工过程的应力值;验算牵索挂篮在浇筑阶段的受力情况和主梁的应力状况,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以一座在建斜拉桥(均安水道特大桥)为算例,用上述的简化方法确定中间索力;所求出的中间索力可以满足挂篮和主梁的受力要求,表明了该方法的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某混凝土无背索斜拉桥为工程依托,根据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不确定的控制影响因素,基于施工控制原理,运用有限元软件,探究了施工过程中索力超张拉与主梁顶板浇筑超方两种人为因素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探究表明:主梁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的无背索斜拉桥因单根拉索超张拉对主梁线形、应力影响较小;整体拉索超张拉10%时,已接近主梁线形规定值。主梁顶板随机超方浇筑厚度为2 cm时,若不对主梁刚度引起太大变化,则对结构的主梁线形、拉索应力、主梁上、下缘截面应力变化较小,且满足规范要求;主梁的整体超方浇筑会影响主梁的刚度,该依托工程建议主梁顶板整体超方厚度不应超过1.5 cm,否则影响主梁线形验收规定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葑溪大桥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非对称施工特点,建立施工控制计算模型,探讨影响主梁线形及斜拉索索力的因素,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对主梁线形、内力、索力、牵索挂篮应力和变形进行有效监控.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主桥轴线实测标高、桥梁应力状态、成桥索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及变形情况与试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比较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各种施工方法,结合高赞大桥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经济以及创新等多方面考虑,选择前支点挂篮作为高赞大桥主梁悬臂浇筑施工挂篮。通过建立挂篮结构空间模型整体分析了挂篮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可以得出挂篮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说明预应力混凝土双肋板式主梁施工的技术要点,以涪江五桥为例,对前支点挂篮系统的构造、主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前支点挂篮的设计提高了主梁施工的安全性;各工序之间高效衔接,成桥线形优美,节段标高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对同类型斜拉桥主梁前支点挂篮悬浇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公路斜拉桥超宽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安全风险,以武汉四环线高速汉江特大桥为研究案例,介绍了斜拉桥主梁采用的超宽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情况,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运用LEC评价法,最终确定施工风险防控的重点是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针对风险防控重点,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赛龙  张若钢 《中外公路》2012,32(5):139-141
为研究弹性模量、重度、索力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双塔联合及上下游张拉索力差等对斜拉桥受力性能、位移等的影响,结合甬江特大桥,利用通用的大型有限元软件,模拟斜拉桥各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下的各种工况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控制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为斜拉索索力、主梁重量和温度,施工过程中要求双幅主梁保持施工步骤一致,同步对称张拉.  相似文献   

12.
从工程实践出发,通过对南通市城闸大桥主梁挂篮悬臂施工的经验总结,研究和探讨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挂篮悬浇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以便同行在同类桥型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双塔联体分幅斜拉桥施工控制参数对结构的影响,结合滨海新城曹娥江大桥主桥(主跨300m的四索面双塔联体分幅斜拉桥)工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考虑两幅桥不同步施工、边跨现浇段支撑刚度以及施工过程斜拉索垂度等参数下结构的内力和线形。结果表明:两幅桥彼此独立时,左右幅不同步施工对结构内力和线形基本无影响;两幅桥不同步施工对塔顶纵向位移、中跨主梁竖向位移以及边跨索力有一定影响,主梁边、中跨合龙误差分别可达7mm、10mm;边跨现浇段支撑刚度对施工过程以及成桥状态的内力和线形均有明显影响;长悬臂施工状态,主梁混凝土浇筑一半时,斜拉索垂度对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重庆双碑嘉陵江大桥为主跨330m的高、低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为单箱三室斜腹板结构,采用新型带铰组合挂篮悬臂现浇施工,挂篮重269t,最大承重594t。为验证该新型带铰组合挂篮的受力性能与安全性以及已浇0号块主梁的安全性,采取模拟混凝土浇筑工艺过程进行挂篮加载试验,测试挂篮主要杆件的承载力和变形、斜拉索的索力、主梁0号块翼板混凝土的应力增量,观测0号块裂纹情况。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挂篮主要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弧形梁及三角桁架的应力增量均比较正常,铰的存在降低了挂篮翼板处的刚度;斜拉索索力与理论计算相符;挂篮加载对主梁混凝土的变形与应力影响较小,主梁混凝土无新增裂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比较目前砼斜拉桥主梁施工中常用的方法,结合高赞大桥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高赞大桥主梁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案;采用ANSYS软件建立挂篮结构空间模型,分析了挂篮结构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2)
通过广西南宁外环公路大冲邕江特大桥,高低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现场浇筑中采用的前支点挂篮设计和施工,结合本桥双索面"倒八字"空间斜拉索和双边箱预应力混凝土肋板梁的特点,阐述梁顶桁架走行式前支点挂篮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主梁挂篮施工作为斜拉桥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桥梁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具有显著性影响。通过对牵索挂篮和组合式菱形挂篮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和经济性分析,论证后支点式菱形挂篮在宽幅斜拉桥主梁施工中的适用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准格尔黄河特大桥主桥为(160+440+160) m双塔双索面全漂浮体系混凝土梁斜拉桥,主梁宽为28.4 m双边箱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最大悬浇节段重5 800 kN。为了保证挂篮整体刚度,挂篮承载平台采用钢箱梁结构,为方便挂篮运输及安装,长大构件采取分段制作高强螺栓连接;挂篮采用“二次接长”技术减少高空支架搭设工程量;挂篮下放、行走、提升采用一键启动自动化同步控制技术,斜拉索索力转换装置、挂篮安装支架设计了一系列新工艺和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地反映牵索挂篮的受力及变形特性,保证牵索挂篮在宽幅斜拉桥悬臂浇筑施工中的安全并有效控制主梁的线形,以无锡葑溪斜拉桥为背景建立牵索挂篮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其在各试验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并与实桥静载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牵索挂篮的弹性变形及应力变化的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趋势基本一致,误差均在可控范围内;通过牵索挂篮静载试验的有限元分析,可以近似真实地反映牵索挂篮在各工况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可以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主梁线形控制.  相似文献   

20.
新建江汉四桥拓宽工程斜拉桥与既有主桥组成"姊妹桥",是一座主跨232m的混合梁独塔斜拉桥。该桥桥塔与边跨主梁同步浇筑施工,主跨单悬臂架设。由于紧邻老桥施工,受地基条件、周边环境、结构特点、工期等限制,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以优化施工措施。边跨混凝土主梁采用优化支架形式、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加局部临时桩等技术措施,控制地基沉降量;跨沿河大道的主梁节段分为5小节段施工,可节省工期约3个月;分2批张拉横向预应力,有利于控制边跨主梁的横向应力与变形。主跨组合梁采用每节段浇筑一次湿接缝的施工工序;主跨施工过程中,分3次在边跨浇筑配重混凝土(18 700kN),用于抵抗主跨二期恒载及活载作用下的负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