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船体腐蚀对船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营运船的船体腐蚀状况,运用船体剖面模数概念,分析了船体腐蚀对船舶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保证船舶强度的措施,为船舶的保养工作提供参考,以减少船舶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船舶压载舱腐蚀原因及防腐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的压载水舱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干湿交替频繁,以及结构复杂不易进行清洁和涂装维护,是船舶各舱室中腐蚀最为严重的部位之一。而压载舱的腐蚀问题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些重大船舶事故便是由于压载舱严重腐蚀导致结构强度大幅下降而造成的。而目前国内船舶压载舱防腐涂料的性能与新标准要求的相差较大。因此,研制出我国自己的符合新标准要求的船舶压载舱防腐涂料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刘江波 《中国水运》2011,(11):56-57
内河船舶腐蚀对船舶安全以及水域清洁所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内河船舶腐蚀机理,指出常见的腐蚀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检查方法。内河船舶的腐蚀是影响其寿命的最大的因素之一。腐蚀不但能够降低船舶钢结构的强度,缩短船舶寿命,还会增加航行阻力,降低航速,影响船舶性能和航行安全。内河航运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目前仍存在相当比例的老旧船舶。因腐蚀导致结构损坏和破坏,财产甚至生命的损失屡见不鲜。至上世纪70、80年代起,国际上对  相似文献   

4.
基于凸包模型评估不确定腐蚀对现役船舶剖面模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役船舶都存在船体构件的腐蚀问题,由于影响腐蚀的因素很多而且不确定,造成腐蚀对船舶总纵强度评估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凸包理论,建立了评估不确定腐蚀情况下现役船舶最小剖面模数的数学模型,并以现役散货船为例,计算得到考虑腐蚀不确定情况下船体横剖面最小模数的极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船舶管路腐蚀问题一直是困扰船舶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文中就船舶海水管路腐蚀的形态、原因和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船舶上层建筑的腐蚀情况比较严重。为了提高船舶上层建筑的抗腐蚀性能,可在设计中对阴极保护系统加以合理运用。基于此点,本文从船舶上层建筑的作用及结构介绍入手,分析船舶上层建筑的腐蚀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船舶上层建筑设计中阴极保护电磁效应的运用进行论述。随着阴极保护系统的加入,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电磁场,对上层建筑起到有效的保护,大幅度降低了腐蚀速度,使用寿命随之延长。  相似文献   

7.
杜晶晶  杨平  崔冲  夏添 《船舶工程》2016,38(9):89-94
本文着眼于老龄化船舶结构上的局部点状腐蚀和整体点状腐蚀,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超过100个船体板结构的极限强度。研究了蚀坑形状、蚀坑位置、蚀坑大小、蚀坑深度和板的柔度对含局部点状腐蚀船体板的极限强度的影响,蚀坑分布、板的柔度和腐蚀体积对含点状腐蚀船体板的极限强度的影响。拟合出了单面、双面局部点状腐蚀下的船体板极限强度折减公式,单面、双面点状腐蚀下的船体板极限强度折减公式。并得到同时适用于局部和整体点状腐蚀板极限强度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服役船舶使用过程中腐蚀损耗会使船体构件的几何尺寸缩减,使得船体结构强度减弱,以SL151起重船为例,对服役船舶的主要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分析.在不更换结构板材的前提下,采取局部结构加强方案,进行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局部结构的加强达到抵抗腐蚀等因素造成的结构强度损失.  相似文献   

9.
船舶的腐蚀与防腐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在海洋环境中,不仅受海水强烈的腐蚀,还受到海洋微生物的腐蚀,严重影响着船舶的正常航行.论文介绍了船舶腐蚀的主要类型和腐蚀机理,探讨了船舶防海水和微生物腐蚀的措施,并指出了船舶防腐蚀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船舶冷却系统的海水管道的主要失效原因——电化学腐蚀,以冷却系统中海水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流速、腐蚀区域尺寸对含有电化学腐蚀的海水管道的剩余强度的影响,利用Origin得到各影响因素与最大等效应力的关系曲线图,计算了管道在各腐蚀深度下的失效压力,并选取经验公式对管道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为管道的换管周期的确定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腐蚀深度和轴向长度对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效果较为明显,在腐蚀深度达到管壁壁厚的40%时以及腐蚀轴向长度达到3.5 cm时,管道的等效应力变化速率非常快,因此,在对管道的日常检测维护中,应着重注意腐蚀的深度和轴向发展,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使船舶冷却水系统正常换热,从而保障船舶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大型舰船总纵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有国内水面舰船设计规范仅适用于船长160m以下的舰船,为了更好地研究大型舰船的总纵强度,本文对一船长约200m的目标舰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CCS)与基于<舰船通用规范>(GJB)基础上的建议标准以及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这三种方法作了计算与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大型舰船的总纵强度研究与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船总强度标准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现有国内水面舰船设计规范仅适用于船长160m以下的舰船,有必要提出适用于船长160m以上的水面舰船结构设计标准,本文着重讨论了水面舰船总强度标准,综合分析和比较了现行规范对总强度的相关规定,并在整船三维有限元强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船长超过160m并接近200m时船体的总强度标准的建议,最后给出了设计目标船的结构设计校核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全船有限元总强度计算的简化方法,阐述了具有长上层建筑、大开口、全通甲板的船舶在垂向弯矩作用下的总强度应力分布情况,提出了非常规结构船舶总强度计算方法,分析了上层建筑参与总强度的有效度。对有效避免波浪载荷及平衡力计算带来的总强度计算误差和庞大的计算工作量,缩短计算周期以及优化结构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中基于“载荷第一”和“安全水平相当”的原则,按照载荷、结构、响应及衡准的路径,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结构强度技术标准的研发体系,为量身定制江海直达船舶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其它船舶结构强度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夹层结构是FRP/CM(纤维增强塑料)舰船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适应采用夹层结构高速舰船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已开发了多种轻质高性能结构芯材。但现有的结构芯材没有电磁屏蔽性,在舰船的某些特殊应用方面受到限制。本文介绍的这种高性能碳泡沫材料除了具有结构芯材已有的优点,还具有电磁屏蔽性和更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船舶结构总纵度强度的外载荷和结构能力的概率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可靠性原理中的全概率法和改进的一阶二次矩法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对5艘实船的计算,分析了这些船舶的实际安全水平,特别,根据ZC规范要求的最小强度的最大载荷作了可靠性分析,得出了这5艘船的最低安全水平。在改进的一阶二次矩法计算的基础上,给出一种与传统的确定性设计方法形式相似但比其更为精确的安全设计条件及其相应的强度减小因子和载荷放大因子计算方法,供结构直接设计强度校核所用。  相似文献   

17.
船舶其全寿命周期内可能遭受各种载荷和变形,在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随着共同结构规范(CSR)于2006年4月1日生效,不但要满足常规的许用应力衡准,而且还应满足极限强度衡准。本文通过对VLCC和大巴拿马型散货船的极限强度分析,探讨了极限强度在船舶结构设计的运用,希望能为船舶结构规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型舰船坐坞强度衡准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墩木的合理布置对保证大型水面舰船在船坞建造和进出坞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而国内现有舰船规范不适用于船长大于160m的舰船的坐坞强度校核。为此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坐坞强度计算规范和校核衡准,然后提出了新的适用于大型水面舰船的坐坞强度衡准与基于船体梁有限元模型的计算方法,最后对一船长接近200m的舰船在坐坞状态下的船体结构强度与墩木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强度衡准与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作业方式不同,用于计算FPSO与不限定航线条件下船舶设计载荷的规范计算公式不一样,如何将现有的关于普通海船的规范用于FPSO的设计评估是FPSO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现有常规钢质海船规范,文章采用环境烈度因子(ESF)对用于计算运营于无限航区船舶设计载荷的规范公式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公式作为FPSO设计载荷的计算公式.利用所得FPSO载荷计算公式计算某30万吨FPSO设计载荷,并采用薄壁梁理论对船体梁强度进行校核.将校核结果与未经ESF修正的船体梁校核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未经ESF修正的船体梁校核结果明显偏大.同时,采用薄壁梁理论进行船体梁剪切强度评估,可以避免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68000t非CSR自卸式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对其首、尾货舱及C-Loop局部结构的屈服和屈曲强度进行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方案.本文中的分析流程、加强方案和相关结论对同类船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