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针对三峡库区复杂工程地质与水位条件下的港口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库区岸坡防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比选,提出了采用香根草护面加筋边坡这一新型结构体系对三峡库岸边坡进行防护,并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与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实践表明,该防护技术满足三峡库岸边坡防护的安全经济、环保性要求,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库区港口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公路路堑边坡的特点,提出了影响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简要阐述了公路路堑边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了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综合分析了常见坡面防护技术的防护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港口二期工程的港口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具体工程实践案例为研究背景,工程边坡支护的方式为坡面防护系统+护脚处理,坡面防护系统由坡面土工格栅网、A/B型锚杆、泄水孔和植被砼构成,护脚处理为仰斜式素砼坡脚矮墙的方式进行边坡支护,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港口高角度边坡的竖向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港口边坡稳定性,并有针对性的对港口生态防护技术提出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边坡防护技术满足港口高角度边坡的防护要求的同时也满足生态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4.
植物根系加筋土剪切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被护坡作为一种有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及边坡治理的护坡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然而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成果却滞后于工程应用。文章结合国内外对于植物根系加筋土剪切试验的成果,根据试验土样及方法的不同,将植物根系加筋土试验分为原状根系加筋土直接剪切试验、原状根系加筋土三轴剪切试验、重塑根系加筋土三轴剪切试验以及重塑加筋土直接剪切试验等四类,分别介绍了上述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工况,并总结分析了根系对于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根系加筋土强度在各工况组合下的变化规律,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开展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后续植物根系加筋土剪切试验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边坡生物工程防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详细的研究了边坡生物工程防护的主要方法,对各种方法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简略说明。比较了四种防护方法,为坡面防护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锚固三维网生态防护理论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植被对边坡的力学效应、水文效应及生物生态效应等方面对生态护坡技术原理进行加固与水土保持的分析。提出基于无限坡模型的边坡生态防护计算模型,并依据活性土壤技术、排水保水保肥技术、边坡特征及植被景观要素进行生态护坡的分析设计。本文介绍三维网生态护坡技术在永湖渡槽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并对三维网人工生态护坡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1 km通榆河为试验地,分别实施5种方案:1)在塌陷处移栽植物(芦苇、茭白、杞柳);2)植物移栽+外侧防护(木、竹混合栅栏);3)植物移栽+外侧防护+回填泥土;4)芦苇种子播种+外侧防护+回填土;5)以坍塌的裸露岸坡为空白对照,探讨几种混合型生态修复方式在通榆河岸坡防护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通榆河岸坡移栽芦苇和茭白、扦插杞柳是可行的,但需要在移栽区域的外侧进行适当的机械防护。移栽植物后多种本土植物的大量迁入形成具有高覆盖度的次生群落。本研究中的几种方案都显著降低岸坡坍塌速度,其中,方案3效果最佳。与传统方式相比,这种有机械保护的岸坡生态防护方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严振石 《水运工程》2021,(11):186-191
船行波引发的循环荷载是造成内河航道岸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失稳和破坏机理对航道岸坡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护岸技术是通过根系与土体紧密结合,从而改变土体强度。基于那吉库区重塑素土和重塑根系加筋土,利用三轴循环荷载试验,模拟船行波荷载长期作用,研究重塑素土和重塑根系加筋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循环荷载振次、强度、围压强度与土体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围压稳定时,试样残余应变随着循环荷载的增大而增大。但相同围压条件下,重塑根系加筋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高于重塑素土,说明植物根系的存在提高了土体对于船行波的抵抗效应,提高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9.
舒志明  王航 《水运工程》2020,(S1):133-136
传统的混凝土或生态型护坡结构均不能兼顾海岸防护对结构防浪消能、耐久性、生态性的需求。针对孟加拉Mirsarai海岸防护工程特点,并经方案比选,采用混凝土块体与生态组合型护坡结构,对其技术质量重难点、典型施工问题、基槽镇脚棱体和坡面块体的防浪稳定性、生态护坡与结构排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槽与坡面块体稳定质量满足防浪要求,能够有效抵御汛期海浪冲击;植被生态型护坡利用根系加固土层,控制土粒及下部材料冲刷流失,并兼具生态与景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的岩石边坡防护一般采用浆砌块石或锚喷护面。这两种工艺都是成熟的防护工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客土吹附植草作为一种边坡防护的新工艺,在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绍兴段进行试点应用,并取得了成功。下面介绍客土植草防护工艺。  相似文献   

11.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边坡防护根据边坡土质及气候条件,路堑边坡采用喷射植草、灌防护设计(8cm素喷、8cm挂网、10cm挂网)以及路堤边坡喷播草籽等绿化防护形式。通过对高速公路两侧的边坡采用生态防护措施,植被的生长不仅改善了道路的行车环境,植被根系已经将泥土和岩面紧紧相连,对边坡的稳固及生态的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态设计理念在盐河航道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盐河水岸带现状,详细分析护岸横断面的分区防护方式,通过采用适当的植物防护和永久工程相结合,形成既满足固坡要求又能恢复河岸生机的新型护岸结构,为内河航道设计应用生态型护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白山锚喷混凝土工程位于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红垦至沽渚段K36+060~K36+410南侧,最高峰高程103.2m,路线从山脚通过。金白山基岩为凝灰岩,石质较坚硬,路堑所经地段无明显断裂碎带发育,节理面与边坡夹角大于20°,对边坡稳定无不利影响。但由于施工爆破,造成路堑坡面破碎,坡面平整度差,虽边坡脚建有浆砌挡土墙支护,由于坡面过长,而且暴雨冲刷、山体间径流、落石等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存在着极大威胁,因此坡面上设置塑料网罩,防止落石滚下。现因高速公路拓宽,设计采用锚喷支护防护等,其中挂网锚喷混凝土防护边坡面积达22000m^2。  相似文献   

14.
新东门码头堆场岩质边坡开挖工程量大,开挖坡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依据现有规范坡率取值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边坡坡率计算公式。在对比单一岩性质量分类(定性、RMR及BQ定量)和坡率取值(分类取值、破裂角)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单一岩性抗剪强度坡率取值、互层岩体等效BQ质量分类、互层岩体加权厚度抗剪强度坡率取值等方法,现场验证效果较好。得出结论:1)由抗剪强度坡率公式法计算的坡率可较好地利用岩体自身稳定、控制边坡安全、优化工程量。2)此方法可为无软弱外倾结构面、地下水不丰富、非顺层情况下类似互层岩体边坡质量分类、坡率取值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于水库灌区开挖形成的边坡,传统的边坡治理重点仅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能,并未考虑到边坡防护与生态治理之间的协调关系,导致水库灌区边坡不具备自我修复的生态循环功能与景观效应,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平衡要求。采用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通过选用优质的土壤、保证水泥强度、添加鲜嫩有机质、种植适宜的植被以及适当适量施肥并添加保水剂,并对边坡加以清理,安装锚钉,铺设铁丝网,喷播植被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工作,可对水库灌区边坡起到涵水固土、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并最终达到改善边坡景观和美化边坡环境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水库灌区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展开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某水电站坝肩右岸边坡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通过分析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与坡面的产状关系,运用传统赤平投影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天然和降雨不同工况下的边坡应力场、剪应变增量和塑性区变化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面的不利组合下,坡表浅层局部出现崩塌、块体滑塌现象,但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与天然条件下对比,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应力场、剪应力增量以及塑性屈服区面积均有所增加或扩大,但塑性区并未完全贯通,仅造成坡表层局部滑塌,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坡表局部遛滑掉块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做一定的坡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连港矿石专用码头开挖边坡具有地质条件复杂、边坡较高、开挖土石方巨大、边坡支护难度较高、且边坡易受风化等特点,支护设计与施工工作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针,对于部分稳定坡体进行防护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局部破碎岩体及风化程度较高的边坡采取了预应力锚索挂网喷砼支护的手段;结合场区整体排水系统,坡顶设置截水沟,坡面设置泄水孔,平台设置截水墙,特殊坡面设置急流槽,坡脚设置排洪沟,并将排水系统与场区内排水终端相连接,边坡绿化经过分析对比,采用适合大连本地区环境的绿化方案;综合各种支护措施,确保大连港矿石专用码头开挖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现有生态护岸以稳定性为主,考虑生态性较少。为改善岸坡的生态性,提出一种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为探究该生态护岸结构在建设初期(无植被时)的稳定性及防护效果,通过动床实验对比不同防护措施下岸坡的稳定性,并研究流速对护岸结构稳定性及防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圆环联锁型生态护岸结构可有效减少岸坡冲刷面积和冲刷深度,增强岸坡稳定性;2)其失稳形式有2种,分别为因坡脚变形而下滑失稳和因岸坡淘刷而下陷失稳;3)其冲刷面积和最大冲刷深度随流速增大而增大,二者的增率随流速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某一土质边坡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坡率和分级放坡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坡率越小,边坡的安全系数越大,坡面水平位移越小;随着高度降低,坡面水平位移增大。总坡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分级放坡,可提高边坡整体的稳定性。锚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增大,坡面水平位移减小;随着坡率减小,坡体内部锚杆轴力增加,坡面处锚杆轴力降低。平台增加了边坡的安全性,减小了锚杆的轴力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和极限平衡理论,研究并评价杭-甬天然气输气管道沿线某高边坡的稳定性,并分析结构面的强度和工作环境对边坡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该边坡目前处于蠕滑状态,如遇强降水时将发生急剧滑动;边坡排水和注浆补强皆能改善坡体内应力状态,提高边坡的安全储备,特别是两种方法同时采用可使边坡安全系数达1.61;然而,要消除边坡后缘坡面的拉张破坏必须增加其它工程措施。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边坡加固方案和后续的安全监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