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报告1983年10月至1993年5月期间我院27例冠状动脉架桥(CABG)手术。其中1987年前1例,1987年后26例。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证实病变。采用自体大隐静脉(SVG)和(或)左乳内动脉(LIMA)作移植血管。全组死亡2例(7.4%),1987年后26例中死亡1例(3.8%),25例成活,随访5月~6年。心绞病消失率约88%,心功能改善至Ⅰ纹21例(84%),Ⅱ级4例(16%).全部患者恢复工作,提示CAB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1985年12月~1990年12月底监测围产儿153881例,死亡3955例,尸检1046例,检出畸形567例,占54.21%,居首位。其次胎儿缺氧、肺炎、颅内出血263例(25.14%)及妊娠合并症154例(14.72%)。畸形中检出单纯内脏畸形228例(占尸检的21.8%),以心脏畸形73例(32.02%)最多。体表合并内脏畸形168例中以肾畸形56例(33.33%)最多。有536例靠尸检证实死亡的原因或检出有关的遗传因素,为进一步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报告1996年4月至7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学习期间,以及后来作者所完成不同类型右室双出口矫治本共9例,其中心内隧进修补使左室连接主动脉6例(包括右室流出适加宽4例,切口直接缝合1例,应用同种带辩动脉重建右室流出道1例);右房内板障分隔或折流3例(其中上腔静脉横断后两端分别与右肺和肺总动脉即全腔肺动脉吻合2例,同种带瓣动脉连接右房与肺总动脉即改良Fontan术1例)。手术中无1例死亡。作者认为分型与畸形不同决定术式有利,保证左、右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之关键,对伴发畸形的合理兼治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的又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处理刘建林,黄庆恒,李明(西安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西安710061)我院自1987年至1994年2月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7例。死亡1例,死亡率3.7%,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周密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0年6月-1997年12月所施行的门奇断流术200例。结果 急诊手术止血率为92.22%,手术死亡率为12.5%,48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48h以上手术者,存活175例随访147例(84%),术后远出血率为21.09%,死亡率为19.7%。术后5年生存率为80.5%,10年为64.5%。预防性手术近期无出血,其术后5年出血率为3.25%,10  相似文献   

6.
报告二尖瓣替换术后生物瓣衰败再手术6例,其中生存5例恢复良好,死亡1例。本组病例在生物瓣置入后9年左右出现瓣膜衰败,以钙化、穿孔和关闭不全为主,同时伴有瓣支架蠕变、血栓形成和狭窄。生物瓣衰败,宜早期治疗。二次手术效果显著,关键在于分离粘连,防止意外大出血和保护心肌,并提出相应处理措施,建议慎用生物瓣。  相似文献   

7.
复杂病例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元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完成的复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74例,占同期PTCA总例数的49.3%,其中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者10例,不稳定心绞病3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40%者6例;48例为多支血管病变。PTCA共扩张85在血管,靶病变93处,A型病变15处,B型病变53处,C型病变25处。7例采用灌注球导管,28例植入冠状动脉内支采,1例行冠状动脉内膜定向切除术。PTCA病倒成功率93.2%,病变成功率90.3%,本前平均狭窄(89.5±82)%,术后平均狭窄(16.9±6.2)%.死亡2例,无息性心肌梗塞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讨论了复杂病例PTCA的成功率、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处理对策,表明复杂病例PTCA仍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1991年10月至1997年11月,我们共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24例,手术死亡2例。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现就婴幼儿先心病围术期处理及有关注意事项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3岁。体重85~165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房间隔缺损(ASD)3例(继发孔型1例,原发孔型2例),法乐氏四联症(TOF)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O)合并VSD、PDA1例。全组病例在全麻下手术,除8例单纯PDA患儿作心外导管…  相似文献   

9.
从1983~1986年,对出生3月至3岁的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80例,采用吊带(PavlikHarness)的机能方法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对其中56例65个髋关节的远期疗效进行了随访观察,随访时间6~11年,平均9.5年。结果:优56个髋(86%),良7个髋(11%),可2个髋(3%)。并发股骨头坏死2个髋(3%),半脱位1个髋(1.5%)。表明采用带蹬吊带法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进行早期及时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年共完成经文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8例,其中单支病变37例(54.4%),双支病变22例(32.4%),三支病变9例(13.2%)。PTCA共扩张79处病变,A型病变39处(49.4%),B型病变30处(37.9%),C型病变10处(12.7%)。3例采用邓导丝技术,5例采用灌注球囊导管,8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三例进行了冠状动脉内膜斑块定向切除术。PTCA的病倒成功率97.1%,病变成功率93.5%,本前平均狭窄(878±8.4)%,术后平均狭窄(14.1±46)%。1例死亡,无息性心肌梗塞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讨论了PTCA的适应症、影响成功的因素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表明PTCA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报告16例St·Jude 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病人,术后死亡1例,余15例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病程较短。短期随访(10~31个月)多数病人胜任轻、中度体力活动,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4例;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Ⅲ级的11例(占15例的73%);未发现出血和栓塞报告。本文还就St·Jude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的设计、制作特点,结合临床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人主、肺动脉瓣作单轴拉伸、应力松弛及破坏试验。结果:在生理范围内两者力学性质相似。从生物力学角度说明,为人同种肺动脉瓣作为主动脉瓣替换的合适选择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FromFeb.1989toMay1996,170patientsunderwentvalvereplacementwith202bileafletheartvalvepr0stheses.Therewerel3earlydeaths,and6latedeaths.Afterthefollow-up0fthesurviv0rsfor3to87(average39)months,weanalysedtheclinicalapplicati0n0fthebileafletheartvalvepr0sthesesasf0ll0ws.CLINICALDATA1GeneraldataTherewere1O5maleand65femalepatients,agedfrom14to65(average44)yearsold.Theconditionofvalvelesions:l6casesofrheumaticmi-tralstenosis,1lincompetence,67sten0siswithincompetence,5resten0sisafterclosedcommis…  相似文献   

14.
可变气门及气门升程电子控制机构(VTEC)可以在发动机运行时改变气门的正时和升程,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结构较为复杂,维修困难。以雅阁轿车为例,详细介绍了轿车VTEC电子控制机构的控制原理、VTEC电磁阀及其电路故障的检测、检查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鉴于MAN-B&W系列柴油机是当前船机市场的主流, 文中结合MITSUI MAN B&W 6L70MC柴油机故障实例,对该系列柴油机操纵系统因结构组成的异同可能导致的倒车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探讨溢流阀产生流体噪声、机械噪声的原因,分析先导阀部分的动态特性,从稳定性角度找出其影响因素及降低溢流阀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制备具有完整结构、低抗原性的同种瓣 (HV)作准备。方法  48个新鲜 HV随机分为 3组 ,I组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培养组 ; 组为 1 %脱氧胆酸 (DOA)处理组 ; 组为 2 .5%戊二醛处理组 ,各组分别于 1、3、7、1 0 d观测内皮细胞 (EC)生长被覆情况。检测项目 :1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 2 3H- Td R掺入量。 3EC超微结构及 HV表面形态变化。结果  组可见 EC附着生长 ,其细胞数量及 3H- Td R掺入量显著小于 组 (P <0 .0 5) ,被覆 EC结构完整 ,与其下成纤维细胞有紧密联系。 组未见 EC生长。结论  1 1 % DOA去内皮方法较好。 2HUVEC在 DOA去内皮 HV有一定的生长趋势。 3 HUVEC在戊二醛处理 HV上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燃机配气机构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及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可以准确描述配气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分析得到气门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时间曲线和挺柱等零件所受作用力的时间历程。通过研究整个配气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特征,为配气机构后续进行系统优化以及配气机构的自主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动力换档冲击是ZL50装载机在行走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故障.文中根椐ZL50动力换档变速箱的结构特点,分析了产生换档冲击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