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分析汽车噪声的来源和噪声控制的一般方法。提出了降低汽车噪声的一些方法及措施。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噪声源。其主要来源是发动机。所以要想有效地降低汽车的噪声。就应该搞好时发动机噪声的控制。发动机噪声主要包括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进排气噪声。因此.提出了降低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进排气噪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汽车车内噪声分析及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今汽车乘坐室内部噪声的主动控制及被动控制技术,对汽车车内噪声分析计算方法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陈超  刘颖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12):111-111,113
从汽车噪声的种类和评价指标等几方面分析了汽车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并阐述了如何对汽车噪声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汽车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汽车噪声源的产生和影响汽车噪声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控制汽车噪声的重要性,提出了改进汽车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乘用车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车内噪声的构成情况 ,结合研究汽车激励源的特  性 ,讨论了影响车内噪声的主要振源和声源 ,进而得出中型客车车内噪声的分布情况和产生原因 ,  提出合理的降噪技术方案 ,为中型客车的降噪工作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质量的社会公害,汽车噪声试验和限值标准提供了治理噪声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比较了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汽车现行噪声试验标准的差异,指出了我国现行标准中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是由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内燃机、喇叭和轮胎产生的. 1.车辆类型对交通噪声的影响 交通噪声的主要部分是汽车噪声,其主要声源为排气、进气、发动机和风扇,高速行驶时的轮胎滚动声.汽车的噪声随载重量增加而增加,声级和载重量几乎呈线性关系,汽车鸣喇叭时,电喇叭大约为90-95分贝,汽车喇叭为105-110分贝.轮胎噪声在一般情况下不显著,当车速在60公里/小时以上时,轮胎噪声则成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消声器性能的优劣是降低汽车进排气系统噪声的关键因素。对小型汽油机汽车来说,进排气系统的噪声有时比发动机自身的噪声还要高。通过对捷达伙伴轿车的发动机进行降噪分析,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消声器模型并进行仿真,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三维消声器网格模型,用Flunt软件进行消声器的流体分析,尤其对进口速度、压力进行了仿真,计算传递损失。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动机进气噪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进气噪声降低了3dB,基本实现了降低车辆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运动速度的提高及汽车日益轻量化,汽车的车内外运动噪声越来越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动力性和经济性,也干扰其它车辆的行驶和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引起运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概述其形成机理,介绍其研究现状及方法,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汽车噪声模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噪声模拟的原理及噪声模拟系统的设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拟方法和模拟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环形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 ,对车辆噪声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 ,推导出基于路段车辆噪声预测实验模型的环形交叉口车辆噪声的经验计算公式 .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层面分析,JTG B03—2006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反映了不同交通量条件下公路交通噪声的几何发散规律,比HJ2.4—2009模式更准确。运用江苏省和广东省4条公路的交通量和噪声实测数据验证两种模式的准确性发现,当各型车交通量小于300辆/h时,JTG B03—2006模式的准确性明显优于HJ2.4—2009模式;当各型车交通量大于300辆/h时,两种模式的准确性均不足。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可用于计算道路路侧交通噪声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将实测的车辆速度、类型和到达时间等微观交通数据作为输入量,利用车辆行驶模型更新车辆各仿真时刻的运行状态,借助车辆噪声模型计算车辆单体对测点的贡献值,进而求解整个车流的噪声值.该模型不但可以全面反映交通噪声起伏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而且还可以预测和分析复杂交通条件下的噪声指标.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证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预测精度为-0.4±1.0 dBA.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轨道交通列车不同运行速度状态下的噪声水平,利用同济大学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线对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辐射噪声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各监测点在不同运行速度下的噪声强度和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在车速小于47 km·h-1范围内,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各监测点噪声值不断增大,基本呈线性增长;在4种不同车速工况下,距离噪声源越近,高度越高,噪声值越大;相反,距离噪声源越远,高度越低,噪声值越小。在不同运行速度下,各测点的主峰频率都在800 Hz左右,而噪声能量的主要分布范围随车速的提高而有规律地变化,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噪声能量的主要分布范围逐渐向800 Hz主峰频率趋近。研究结果可为轨道交通噪声措施的制定及噪声预测提供数据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软卧空调客车进行的车内噪声测试,并针对隧道、桥梁、坡道等不同工况下进行了1/3倍频程、FFT、声压级随时间变化等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降噪措施.为改进其车体结构,设计低噪声高速铁道车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速车辆气流噪声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发动机、传动系和轮胎等其它噪声的降低以及车速的不断提高 ,高速车辆气流噪声变得越来越突出 ,因此研究和降低气流噪声已成为控制高速车辆噪声的关键之一。通过求解广义Lighthill方程 ,得到了适合车辆行驶工况的气流噪声积分计算公式。根据车辆的实际工况 ,对气流噪声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 ,明确了在车辆气流噪声中偶极子源噪声占主导地位 ,表面脉动压力是车辆气流噪声的主要声源。在此基础上 ,对车辆气流噪声某些特性进行了讨论和试验  相似文献   

17.
城市“黑车”运输是我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重点打击对象。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管理部门与“黑车”司机进行管制和“黑车”之间的降价竞争现象,结果表明,“黑车”市场存在的内在驱动力是有利可图;管理部门不应该仅仅从管制入手;理性的“黑车”司机在非法经营过程中也存在降价的驱动。本文最后在总结博弈分析结论基础上,分别从管理部门和“黑车”司机两个角度提出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运用博弈论分析“黑车”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Kullback-Leibler发散度,推导基于该发散度和自然梯度算法的盲信号处理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仿真实例说明运用该方法对车辆轮胎噪音提取的可行性,从而为车辆的车轮故障诊断和车体音频信号的盲分离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和半无限流体方法,建立6节编组的B型列车车外噪声预测仿真模型;通过试验提取车体SEA模型的振动激励和轮轨噪声激励,施加给车体并计算分析了车外噪声特性;以中国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过噪声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了列车各板单元和轮轨噪声声源对车外场点声压的贡献量。研究结果表明:统计能量分析和半无限流体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车外噪声,计算效率为常规方法的14.1倍;车速为60 km·h-1时,车外7.5和30.0 m处噪声显著频段为400~1 600 Hz,声压级随频率升高先增大后缓慢下降,其变化趋势和轮轨噪声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幅值频率集中在800 Hz处,最大值分别为64.88、61.75 dB(A);车外噪声贡献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轮轨噪声、车窗、侧墙、车门、底板、顶板、端墙;车体振动辐射噪声在低频段的贡献较大,在中心频率为20~100 Hz时,车外噪声主要来源为车窗、侧墙,其贡献率分别达到21.2%和19.2%;在中心频率为100~500 Hz时,车体各板及轮轨噪声贡献率差异较小;在中心频率为500~5 000 Hz时,车体各板块的贡献率呈缓慢下降趋势,轮轨噪声的贡献率随频率升高逐渐增加,在2 000~5 000 Hz的1/3倍频带内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