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明冰雪路面给交通带来的危害,分析诱发冬季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加强冬季道路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吸取去年冰雪春运的教训,京珠北今年春运未雨绸缪,采用了13项抗冰措施应对春运期间可能发生的冰雪灾害,保证了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雾及冰雪、高温等天气现象对交通的影响、危害及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极为惨重。建立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及营运决策系统的要求已非常迫切。特别是能见度的监测、预报,对保障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冬季路面冰雪清除工作是保障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的基础。目前,路面冰雪清除主要采用人工清扫、机械清理、撒砂撒盐等,效率低且不及时。在2016年初的"超级寒潮"期间,自主研发的新型主动除冰技术——超薄导电磨耗层主动抗冰系统在厦蓉高速(G72)汝郴段上寨特大桥试验段成功应用,测试结果发现:当除冰热负荷为140 W/m2,可维持路表温度在1℃左右,足以清除路表温度为-5℃,积雪厚度5~10 cm冰雪。超薄导电磨耗层主动抗冰系统可实现路面冰雪及时、快速、主动清除,大大提高了道路冰雪灾害应急处理响应速度和安全保障能力,为道路除冰雪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表,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道路运输安全标准,将道路运输安全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更加平稳有序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有利于建立道路运输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寒冷地区冬季冰雪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被动、消极,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寒冷地区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外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出了三类有效降低冰雪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管理措施——信息提供、交通控制、冰雪处理,并从道路维护管理者、紧急事件管理者、道路交通管理者和道路交通参与者四个方面就三种管理措施所能取得的安全效果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我国寒冷地区的冰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冬季冰雪路面环境中,高速公路的行驶条件恶化,路面平整,能见度低,造成行车缓慢和交通事故。本文从冰雪成因和灾害机理的角度,重点研究高速公路上冰雪的危害。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有效改善公路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浅谈构建道路运输生产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及其完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状况如何,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行业形象,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当前运输安全生产的新形势,如何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构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是实现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就构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及其完善措施谈点不成熟想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道路工程灾害防治理论系统,分析了松散堆积体路基病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情系统及防治措施,探索了松散堆积体路基边坡灾害的形成机制及灾变进化过程。并以该理论为基础,结合工程实践,对一般边坡加固系统和道路排水系统提出道路灾害的防治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道路旅客运输事业也日趋发达,在道路运输企业中,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要加强行车安全管理,确保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运输生产,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影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当前道路旅客运企业在行车安全管理上的现状.重点提出了加强道路运输企业行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冰、雪、雨、雾等不良天气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比例很高.自动路况检测技术能利用设置在路边的ITS专用CCTV设备,能实时采集路况信息和环境信息,通过系统的演算法识别干燥、积水、积雪、结冰等路面状态,提供给经过该路段的驾驶员,对保障不良天气下的行车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对广铁集团的铁路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介绍了铁路系统抗击灾害的应对措施,分析了战时电气化铁路可能遭受的破坏及其后果,提出了应急、应战条件下保障电气化铁路畅通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为平时电气化铁路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和实现战时或灾害条件下电气化铁路的保障有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沪宁高速公路气象决策支援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有效减少恶劣天气对沪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营管理的危害,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改造工程中.设计并安装了由26套自动气象监测站组成的沪宁高速公路实时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同时,还充分利用江苏省气象资源优势,研制了气象灾害的预警和临近预报业务系统,为沪宁高速公路的运营决策管理提供全天候的气象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单车道和双车道交通流微观模型。针对冰雪条件下驾驶员出于安全考虑降低车速、保持较大车间距的现象,细化了元胞尺寸,引入反映不同冰雪条件的速度因子参数和间距因子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正常天气和冰雪天气下的车辆速度、密度、流量间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不同冰雪条件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雪条件下的车速波动程度及范围最大;基本图显示冰雪条件对于临界密度、最大流量等参数影响较大;冰雪条件下的亚稳回滞现象不明显,未出现换道频率局部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了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单车道和双车道交通流微观模型.针对冰雪条件下驾驶员出于安全考虑降低车速、保持较大车间距的现象,细化了元胞尺寸,引入反映不同冰雪条件的速度因子参数和间距因子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正常天气和冰雪天气下的车辆速度、密度、流量间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不同冰雪条件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雪条件下的车速波动程度及范围最大;基本图显示冰雪条件对于临界密度、最大流量等参数影响较大;冰雪条件下的亚稳回滞现象不明显,未出现换道频率局部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震后公路隧道抢通技术的研究,从洞口洞门段到洞身段,根据地震对隧道破坏程度以及破坏类型进行分类,针对简单的隧道洞口清理、坑道穿越法、隧道洞门震害处理、一般情况洞内抢通、坍塌及变形抢通、异常涌水等情况进行应急处理技术研究,提出施工方法。保证地震灾害发生后,震害隧道在抢通工作上做到快速有序、科学可靠、安全适用,保证震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快速、科学、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7.
结合乌鲁木齐市独特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采用人工观测技术,分析了冰雪条件下中心城区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交通量、车头时距、运行速度及平均停车延误等交通特性参数,并与正常天气下的交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冰雪条件影响,机动车交通特性的各项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市冬季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房华 《交通标准化》2014,(14):64-66
公路雪害作为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是我国降雪较多的西部地区公路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公路路基风吹雪害的类型、形成条件以及造成的危害,对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结合S229线吉木乃至黑山头路段以及S319线吉木乃至吉木乃口岸公路改建工程中雪害处理的施工经验,详细介绍了雪害路段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可以为类似工程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冰雪条件下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与正常天气下相比会在定性和定量两方面产生变化,针对这一问题的专项研究是研究冰雪条件下信号交叉口周期优化和通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文中从信号交叉口车流特征出发,系统研究单点控制信号交叉口的车流基本参数在冰雪条件下的特性变化,并着重研究信号交叉口车辆时间损失特性,建立了冰雪条件下信号交叉口车辆延误时间影响模型.进一步以信号交叉口各进口道和整体交叉口车流为对象,根据自然形态区分的各类冰雪条件分别进行研究和建立相应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