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电技术》2009,29(8):4-4
扫雷是瑞典海军的专长之一。升级后的“科斯泰尔”系列扫雷艇将为瑞典海军带来具有先进技术的扫雷装备。瑞典考库姆公司已经与瑞典海军签订了升级5艘“兰德索尔特”级水雷战舰艇。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下旬,笔者有机会参加了一次海军某部在东海某海域组织的实扫战雷训练,那紧张的气氛与场面,使我们更觉得和平的可贵,更觉得海军这一特殊职业所担负的责任,所见之景无不被军人们的勇敢与科学求实的态度所敬佩。 那天早晨,海军某部一艘扫雷舰,与一艘新型扫雷艇,组成扫布雷编队,劈风斩浪驶向实扫战雷训练海区。扫雷舰艇扫雷训练,一般都是模拟,来真的还是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外近斯几型扫雷具的发展概况及其有关的战术参数,如英国的MK9型接触扫雷具,它主要用于编队扫雷;法国的“燕鸥”I型综合非接触扫雷系统,它由接触扫雷具、螺线管电磁扫雷具和AP4型声扫雷具组成,可扫除各种锚雷和声、磁联合引信沉底雷;英国的“海蛇”磁性扫雷系统以及芬兰的“菲斯卡思”扫雷系统。此外,还介绍了准备在90年代中期装备使用的在研扫雷具。  相似文献   

4.
国家优秀金属加工技术中心为美国海军提供先进金融制造加工技术,由此可生产高性能舰船结构钢,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并节省寿期成本。该中心还研究了焊接材料的最佳焊接程序,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取消对锻件和铸件焊接时的预热,改进扫雷制冷和声呐用陶瓷,采用低成本的轻质非耐压壳体部件,改善潜艇的机动性,并增加有效载荷,此外,该中心还开发超导体制造技术,采用包铝超导丝,并研制新型热处理工具等,以满足海军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编队扫雷作业中,如何使编队的队形参数和扫雷工作制度合理化。从而得到较好的扫雷效率。是急需解决的课题。从扫雷具磁场分析入手,通过扫雷编队在不同条件下的仿真计算绘制了等强线,并给出了最佳舰间距的计算方法;讨论了队形误差和不同工作制度参数设置对扫雷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得出必须根据扫雷训练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多种因素的的影响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扫雷计划,编队扫雷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毅 《航海》2003,(1):41-42
美国海军历来重视航空反水雷部队的建设,并使之在美国海军反水雷战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水雷作战是1973年在越南海防港进行的“作战结束扫雷”行动。当时,美国出动了海军的12架直升机和海军陆战队的18架直升机,扫除了由美国布放在海防港航道中的水雷。在1974年春的苏伊士运河扫雷行动中,美国海军航空反水雷部队均身手不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战争中,其海军舰艇并不惧怕伊拉克微乎其微的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已经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大量拥挤在波斯湾联军的水面和水下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英美澳联军已将经训练过的一批海豚紧急派往波斯湾执行扫雷任务。据英国《太阳报》2003年3月25日报道,这次派往海湾的是美军的“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海豚。这些被美国海军训练用来搜索水雷的海豚已经加入了海湾地区“马克5号”(几头海狮)的群体中。这就使这种最聪明的动物“蛙人”再次名噪海湾。  相似文献   

8.
地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探雷和扫雷技术的发展。原始的排雷手段一一士兵们用刺刀来刺探雷区或用扫雷犬搜索,已根本无法满足排雷速度的需要,而采用现代的电磁感应、热成像、雷达、热中子激活、生物传感器等先进探雷术,不但可以降低误报警率,有效地提高探雷和扫雷的速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排雷人员的安全性。其中反散射X射线探雷器作为一项新兴的探雷技术崭露头角,逐渐被各国军方采用。  相似文献   

9.
新书信息     
《船舶工程》2005,27(5):37-37
中国渔船渔机协会将组织大型展团参加第十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并设“中国渔船渔机馆”,以宣传、展示我国渔船渔机行业在科技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将我国渔船渔机行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本届渔博会将于11月在广州举办,展区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中国渔船渔机协会已租用1000平方米展位。同时,中国渔船渔机协会将举办渔船渔机行业发展论坛,研讨如何加强渔船渔机行业管理,提高中国渔船渔机产业的竞争力及渔船渔机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水雷及扫雷武器的现状,综合论述各国扫雷舰及扫雷具的发展趋势,提出划时代的水雷处理方法,磁场模拟装置,遥控潜器的高度自动化,数据综合自动化等与未来扫雷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9):95-95
据雷声公司2009年9月2日报道,雷声公司已经向美国海军交付了新型的AN/AQS-20A扫雷声呐和AN/ASQ-235机载灭雷系统(AMNS)。这些系统充分考虑了海军建制反水雷装备的关键部件,系统中的先进技术对改进反水雷任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将舰员带出雷区。  相似文献   

12.
张永生  于彬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43-44,177
根据编队扫雷行动特点找出了接触扫雷具对编队扫雷效率产生影响的条件,可用以判断编队使用接触扫雷具扫雷的适应性;找出了编队使用接触扫雷具扫雷时协同方式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谢君红  高峰  高顺林 《船电技术》2016,36(10):31-33
主要对扫雷武器系统实战化试验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舰船扫雷和直升机扫雷试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推广应用于水雷装备实战化考核,为构建适应水中兵器实战化考核体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991年4月,为了清除伊拉克在海湾西北部海域即伊拉克和科威特沿岸海域布下的1200枚各型水雷,美国决定让日本派遣扫雷部队前往海湾协同排除400枚较难扫除的水雷。4月16日,日本政府向扫雷部队下达了命令,组成了由6艘扫雷舰参加的扫雷部队,并称这次扫雷行动为“海湾黎明作战”。这是战后日本第一次突破了不得向海外派兵的禁区,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这支世界一流的扫雷部队首次公开在海外行动。伊拉克在上述海域共布雷约1200枚,在海湾战争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美、英、法、德、意、比、荷及沙特等8国已派出30余艘反水雷舰艇和多架直升机进行扫雷,但…  相似文献   

15.
刘健军 《航海》1998,(3):28-28
一、扫雷平台向多样化发展 水面舰艇是基本的扫雷平台,为了适应各种扫雷具的需要,各国建造了型号众多的扫雷舰艇。近几年来,随着深水扫雷具的发展,扫雷舰也向大吨位发展。日本新建了1000吨级的扫雷舰;美国的“复仇者”级反水雷舰的排水量竟达1312吨。 目前直升机和气垫船也被用作反水雷平台,尤其是扫雷  相似文献   

16.
模拟训练系统在现代海军战争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炜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3):51-54,116
海军模拟训练系统是海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海军模拟训练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海军模拟训练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基础建设,使其在未来战争中真正起到提高海军作战能力的作用。分析了海军模拟训练系统的现状和国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海军模拟训练系统发展的一些技术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声、磁及其联合引信是现代水雷常见的引信组合,声磁联合扫雷也是常见的扫雷技术,其控制精度对扫雷效果影响很大.传统的声磁联合响应时间通常不低于1 s,有的甚至达到数秒,不能很好地满足系统的战术使用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SP技术的声磁联合扫雷控制技术方案,通过分析影响声磁联合控制精度的要素,采取特殊的设计方案,既能满足声、磁独立工作的要求,又能实现高精度的联合扫雷,可使声磁联合控制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开发超导电磁扫雷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杏春 《船舶》1994,(5):15-17,24
本文概述了超导电磁扫雷具比常规电磁扫雷具所具有的优点,介绍了国内超导技术的现状,指出目前开发超导电磁扫雷艇可行性研究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本文具体论述了有关超导电磁扫雷具装艇实际应用问题的几种方案和需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提出了超导电磁扫雷艇的后勤保障体系的液氮站建造设想,从而说明现阶段开展超导电磁扫雷艇方案设计是有基础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从考察目标设定式电磁扫雷具模拟受保护舰船磁场效果出发,利用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出现有目标设定式电磁扫雷具在模拟上有保护舰船磁场上的不足及原因,提出一种在不改变目标设定式电磁扫雷具单个磁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磁体水中状态提高模拟效果的办法,通过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漫长的海岸线南北蜿蜒达18000千米,而且沿海岛屿众多。自从明朝以来,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就比较活跃,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名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又是当今世界一个举足轻重的海运和贸易大国.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对海外能源的需求以及活跃的对外贸易非常依赖于世界各主要水道的畅通,而且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庞大海运船队。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海军既要走出去,也要能够阻止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封堵,因此海军扫雷部队就应承担起对敌进行封锁、对己进行突破开路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