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海》2017,(6)
文章主要从上海海岸电台英文航行警告NAVTEX播发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了来自不同海事部门的航行警告,提出了提高自动化播发航行警告的建议,提高播发效率。  相似文献   

2.
NAVDATA系统可以在两种单频网络(SFN)模式下运行,一种是类似于现行GMDSS中采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技术实施航行警告、气象信息和紧急信息播发的奈伏泰斯(NAVTEX)系统运行模式,即多个陆地电台在同一频率下分时段播发,不同陆地电台可以播发不同内容的信息,但相邻时段播发的陆地电台应有至少500海里(约926千米)的地域间隔。
  NAVDATA系统的另一种运行模式与目前国际上无线电广播领域已非常成熟的全球数字无线电(Digital Radio Mondiale,简称DRM)标准兼容,在这种模式下运行,系统将获得更大的覆盖范围和信号保真度,多个陆地电台无线电发射信号范围可以交叉覆盖,实现区域或全国同一频率相同信息的同步播发;但这一模式对系统技术和设计条件要求相对较高,须满足不同电台发射机的频率同步。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的规定,船上安装了航行警告接收机和气象传真图接收机。但是从2005年5月开始日本JMH台由6个发射频率改为3个发射频率,只保留了3622.5、7305、13597(kHz);  相似文献   

4.
王文艳 《天津航海》2005,(1):40-41,47
海事信息密切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及时、系统、全面地了解到海事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信息保障是航海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给船舶及时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才能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真正体现海事管理的价值。现阶段海事安全信息中主要包括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对于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的发布,我国海事部门现有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已经不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信息发布手段是建设数字海事的需要,是最大限度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并结合2020年天津港水域航行警告信息的播发情况,对航行警告信息的通信信道使用特性、报文格式、播发形式展开研究,在ASM信道播发的基础上,增加VDE信道播发功能,使航行警告信息的播发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4):I0015-I0016
据悉.北极地区新添5个航行和气象警告区域,并将于今年夏天全面投入运转。随着北极地区海上运输量的日益增加,IMO于2006年将航行和气象警告区域延伸至北极。5个新航区于去年6月建成,由加拿大、挪威和俄罗斯3国负责5个新航区的协调工作.并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及时更新。这5个新航区是世界航行警告系统(WWNS)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GMDSS的定义看通信在海上安全中的关键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适应海上搜救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搜救通信系统。遇险船舶能通过此系统迅速发出报警信号;岸上的搜寻当局以及遇险船舶和遇险人员附近的其它船舶,通过此系统能迅速接收到遇险报警,以便进行协调搜救援助。提供紧急和安全通信并播发航行警告和气象警告,气象预报及其它紧急安全信息等海上安全信息。无论船舶航行在哪个海区,都能够完成对本船和航行在同一海区的其它船舶的安全具有重要性的通信功能。因此,GMDSS对海上船舶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沿海船舶密度大、天气和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船舶驾驶员需要快速使用更加准确、详细的气象信息。船舶气象信息除了利用NAVTEX、INMARSAT-C和气象传真接收机等传统的仪器获取外,还可以结合目前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丰富的气象信息获取。将多种途径得到的多源气象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以达到更为有效的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迎 《航海》2021,(2):49-51
海上安全航行一直以来都是航运界的重点关注问题,海上安全信息(MSI)是在航船舶有效了解天气情况、海域状况、搜救信息等的关键手段,而目前岸基的海上安全信息广播系统,即NAVTEX系统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切实提供现代航运所需信息,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由于其优良技术特性将在MSI协调与播发中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奈伏泰斯(NAVTEX)是以窄带直接印字电报方式发送和自动接收海上安全信息的系统.本系统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用数字解调替代传统模拟解调,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升级性;用液晶显示文本信息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打印显示文本的方式更好地实现了人机交互;采用中断驱动模式并设计专门文件管理系统来保证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实际运行表明:该软件运行在自行设计的硬件平台上,已成功接收、解调、显示518 kHz通道的信息,验证了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张晋文 《中国水运》2001,(12):37-38
目前,海事部门发布航行安全信息的常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报刊发布的方式,通常称之为航行通告的方式;另一种则是利用无线电传播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航行警告的方式。利用报刊发布航行安全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应于航行中的船舶,是一个争议了多年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在航行安全信息的发布方式中,无线电传播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尤其是特别紧急的航行安全信息只能以无线电传播方式发布。  相似文献   

12.
奈伏泰斯(NAVTEX)系统是一种在航海业广泛运用的窄带直接印字电报系统.针对其信号频偏的极窄性和海上作业的特殊性,对NAVTEX接收机的解调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FM解凋芯片、琐相环模拟解调方法,并进行了实践分析,再着重针对正交延时、STFT数字解凋方法应用于NAVTEX接收系统进行原理分析和仿真验证.同时,还对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NAVTEX信号接收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各种方法运用于NAVTEX接收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航行警告,又称"世界无线电航行警告",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用无线电发布的一种公告,主要目的是将有关海区或水域内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的信息,通过无线电形式及时准确地通知所有船舶,使相关船舶提前采取适当措施或保持戒备,从而确保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船舶配备AIS工作的全面开展,加深对AIS设备的认识以及提高对该设备的检查能力,已成为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当务之急。1 AIS系统服务内容(1)为船舶提供的服务。水域交通动态和交通指引;航行警告、通告和交通管制信息;影响船舶航行的因素,气象、水文、航标等信息;应答船台的求助。(2)为海事部门提供的服务。船舶动态、静态信息;  相似文献   

15.
事故案例经验教训与气象、海况和航标异常等其他航行安全信息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及时获取上述信息有利于船舶航行作业安全。以电子海图为平台,将事故经验教训信息按发生位置标示在电子海图上可以直接提醒航经该水域的船员,警示船员掌握该水域险情事故特点,汲取相关海难事故经验教训。参照航行通警告管理模式管理事故经验教训信息便于事故经验教训信息在电子海图上更新维护。文中认为利用电子海图技术将为事故经验教训应用于保障船舶航行作业安全提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天津海岸电台航行警告业务播发工作,从播发手段、播发方式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沿海海岸电台航行警告播发业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茹 《中国水运》2010,(3):48-49
<正>航行通警告是人们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向船舶和浮动设施发布安全航行和作业所需信息的形式,是一种水上安全信息公告,是把有关海区和水域内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可能影响航行和作业安全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告知所有船舶和浮动设施,使之采取适当措施或保持戒备,以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航行环境信息采集精度低,采集时间长等缺陷,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航行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首先对航行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航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航行环境信息进行融合,减少传感器节点之间的航行环境信息冗余,加快航行环境信息传输速度。最后对航行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系统能够对航行环境信息进行高精度的采集,而且航行环境信息采集速度快,较好解决了当前航行环境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陈兵 《航海技术》2019,(1):48-52
<正>0引言因为各种因素,船舶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里电子海图(ENC)相关的航行警告(以下简称"航警")"错改、漏改、不改"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本周ENC更新是否正常?其他航警信息能否正常收到?有效的航警信息能否在ENC上得到有效更正?需要人工改正的警告是否已在ENC上标注?标注是否正确?过期警告是否已在ENC上删除?船长和驾驶员能否看到并了解警告内容?如果  相似文献   

20.
王祥涛  赵强 《中国水运》2007,7(7):21-22
分析和评价了在中国沿海南北线航行船舶可以利用的气象资料和气象资料源。本文首先分析了气候资料、天气报告、天气图、天气雷达图和船舶实测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然后分析了主要资料源,除了传统的NAVTEX和气象传真机外,现在船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更丰富的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