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重庆市主城区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这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的停车现状,介绍国外停车理念以及发展趋势,从智能停车系统应用以及停车位配建标准的完善方面,提出了针对停车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山东省惠民县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泊位设置规划滞后、停车资源相对短缺所造成的"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由此衍生的人行道私设停车场、压盲道停车、私自圈占公共停车位等现象高发,公共停车资源、行人路权一再被侵占,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混乱,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当前,合理整治人行道私设停车场问题,释放城市公共停车资源,切实解决城市停车难,成为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基于泊位共享的理念充分挖掘现有私人或者专用停车位资源以供社会车辆停放的方法成为一种新的思路.由于共享车位可利用的停车时段通常具有严格的时间窗约束和片段化特征,导致共享车位资源在实际运营中难以得到高效利用.本文旨在通过设计优化配置算法,以提高共享泊位利用率为目标,将居住区泊位拥有者愿意出租的停车时段与停车需求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共享车位的高效利用.首先,基于具有颜色约束的加权顶点着色问题,建立共享车位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其次,针对以上NP-C问题,分析蚁群算法的路径选择及信息素更新策略并设计求解算法;最后,根据居住区泊位空闲特性设计仿真实验,并与"先到先服务"的停车位资源配置方法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将泊位利用时长提高11.82%.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提出与毗邻居住区共享停车的策略.首先从二者的停车泊位需求特性、空间位置关系、居住区类型及停车泊位互容性等几个方面研究实现共享停车的基本条件.然后,基于我国居住区泊位所属权限的复杂性,重点分析了共享难度最大的私家车位共享问题.分析了实施共享停车的措施,提出需进一步开发共享停车APP系统和基于云平台的共享停车位汇聚平台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停车共享通过错时共享停车位,能够有效提高现有停车资源的利用率,成为解决停车难的新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驾驶员选择停车场的考虑因素、不同出行目的下停车行为的差异和车主对停车共享的看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停车费是车主选择停车场的首要考虑因素,出行目的会对出行者的停车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权益保障问题是车位拥有者进行车位共享的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调研分析,从差异化定价、车位精细化管理、保障车主权益等方面给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上海市共享停车政策的推广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用地资源紧缺,单纯以增加供给的方式无法满足停车管理的需要。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与服务,提升既有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缓解停车难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北京市停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通过智能化系统结合管理措施实现停车精细化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朱勋  刘晖 《城市交通》2010,8(6):44-48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增加停车泊位以缓解停车难的现状,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对宁波市镇海老城停车设施使用情况调查和现状停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停车设施"免费、分享、共享"的措施:取消城区内部分公共停车场收费并加强占道停车管理,以控制违法停车和增加现有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中心城区内以公共建筑为主的新建地块在满足停车配建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应对外"分享"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并在项目设计方案审查、竣工验收中予以确认;居住区与公共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实践表明,实施停车建设管理新措施后,有效提高了停车泊位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镇海老城停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杭东 《交通与运输》2011,27(6):63-63
停车难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问题,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远远高于我国,他们也同样面对着停车难所带来的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如何解决停车难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对我们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一、法兰克福:给私营停车场减税德国法兰克福市政府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重视、鼓励、引导私营停车场建设,对营业性停车场减免税.在一些特别繁华和拥挤的路段,市政府积极倡导"小而分散"的原则,不主张停车场的"扎堆"设立,特别是鼓励经营者多建立体停车场.为了将路边的潜在停车位利用好,法兰克福城市均在道路较宽、车流量较小的路段设置了临时性的收费停车位,但停车最长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到了晚上,这些停车位则全部免费向车主开放.法兰克福大部分路边停车位都是晚7时至翌日早晨7时为免费时间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停车位紧张,停车难已成为困扰天津市民有车一族的突出问题。基于对天津市部分停车设施现状的调查走访和对天津市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天津市内停车问题现状,分析得出造成天津市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下,开车容易停车难。在繁华的大都市里,要想顺利停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车位狭窄、车辆移动频繁的地方停车,更让新手们犯愁。其实,停车和开车一样,都是熟练活儿,只要掌握停车入位技巧,平时多多练习,停车入位就不再困难。一、种种不良的停车习惯虽然往常没有一个车手说自己"不会停车",但因停车位的稀缺"不会停车"的事常会发生。在市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车手有时为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京市停车信息资源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北京市停车信息资源管理系 统,并对其逻辑结构、系统组成和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法加以介绍。基于SOA-面向服务技术架 构,该系统由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库、接口服务集和停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即在采用 Oracle 技术构建停车资源信息数据库后,利用基于Web Services 的接口集成技术实现了与停车管 理业务相关部门的接口服务,进而实现了停车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虚拟化管理。经验证,所建面 向管理层和用户的智能停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能够促进现有停车资源共享,提高北京市停车位的 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北京市的停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共享停车作为缓解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措施被广泛使用.为了研究出行者和停车位共享者在车位共享匹配过程中考虑多种属性时对停车位匹配结果的影响,在对所有属性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基于熵权法确定不同出行者对不同属性的权重并将多属性决策转换为综合属性决策,建立考虑出行者和停车位共享者双方收益最大的多目标双边匹配决策模型,然后利用公平性和综合性算子将多目标模型转换为单目标模型,最后采用匈牙利算法求解.算例结果表明:仅考虑出行者或共享者收益的匹配结果与综合考虑双方收益的匹配结果差异明显,综合考虑双方收益的匹配结果稳定性较好,稳定匹配数目与综合收益值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各城市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大背景下,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成为缓解大城市停车难的重要手段。首先,指出在公共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存在项目落实难、实施乱、建设主体单一、审批复杂、产业化发展滞后等问题。结合杭州市实践经验,提出通过设立专职机构、加强规划管理、确保用地供给、研究鼓励政策、简化审批手续等手段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进行保障。最后,从停车发展策略、行政审批、停车产业化、市场管理、停车位共享及停车诱导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面对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和道路资源,单纯增加停车位而对停车需求不加以抑制,无法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在分析路外停车统一定价的基础上,构建协同路外停车费率的路内停车定价模型,制定合理的路内外停车费率。分析停车位利用率和选择行为变化,最大限度地优化路内停车效果。对成都市沙湾凯德商圈路内外停车进行实例分析,模型第一阶段统一了停车位利用率在70%,80%和90%下的路外停车费率;模型第二阶段得到修正后的路内外停车费率。结果显示,与现行停车收费标准对比,路内停车位利用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路内外停车总收益提高了17.61%。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居住区泊位的利用率、缓解城市居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依据共享泊位概念,提出居住区错时错位泊位共享模型。首先对居住区共享泊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居住区泊位"错时错位"停车共享方法,使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能够满足长时间停车需求;其次,建立以平台收益为目标的函数,并进行研究与探讨;最后,通过仿真停车匹配实验,并与传统共享泊位的方法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为平台提供更高的收益,而且能使城市居住区的共享泊位时间利用率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市小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有限的停车设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鉴于此,提出了停车资源共享的方法来缓解供需矛盾.通过分析配建停车设施、路内停车设施及路外公共停车设施的服务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停车需求时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及管理中挖潜的必要性,理清了停车资源共享实施的四个方面:单个建筑物范围内停车资源的规范化和挖潜、相邻建筑物间配建停车位的共享、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和路外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由此提出基于共享理念的停车资源配置框架体系,分别从现状调查、停车供需矛盾分析、方案配置以及预测模型等方面对停车资源共享配置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结合实际算例对停车共享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为解决我国停车问题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大城市中心区用地的有限导致停车位不足,而许多居民区的私人车位在白天处于空闲状态.停车共享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群体对同一地块停车需求在时间上的互补问题.然而,停车共享的实施必须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即,车位提供者与外部使用者之间的冲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实施停车共享,根据需求调节共享终止时刻、泊位供应率,使得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停车管理者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的购车欲望不断提升,城市停车位不足的矛盾日渐加剧。不过专家认为,停车难现象同样蕴藏着巨大商机,一种富有活力的停车设施——机械式停车场将成为我国停车场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停车难问题在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均日趋严重,目前缺乏对城市空间特征与停车改善对策的关联性考虑,导致停车规划"同质"现象十分突出。山地中小城市由于受地形限制,表现出个体机动化增速更快、路内停车被迫与交通干道叠合、路外停车场建设用地稀缺等突出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停车差异调控政策更为明确、停车需求相对分散且共享策略易实施等潜在优势。基于上述特点,提出改善关键在于动静交通协同和时空综合挖潜,分别在规划、建设和管理层面采取"调需+优网""分散+多元""共享+智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缓解因城市停车资源有限造成的停车难问题,根据共享停车理论和智能交通诱导策略,提出了居住区泊位参与的共享停车诱导服务流程,探讨了实现居住区共享停车的基本条件,建立了诱导服务的泊位协调控制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上层以高峰泊位空闲指数差异均值最小为目标,作为衡量该诱导服务能否实现区域范围停车资源均衡利用的指标;下层以驾驶员停车后平均步行距离最小为目标,作为衡量共享停车是否可行的依据.根据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原理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思想,设计了该模型的粒子群嵌套优化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鹤祥园小区最低泊位空闲指数为0.301,最大高峰泊位对外共享率为0.093,即只利用了不足1/3的闲置泊位就缓解了远洋城的停车问题;平均步行距离为160.59m,说明共享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