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海岸防护堤坝工程中,采用水力插板桩技术修筑直立墙,并在墙前水下形成抛石护坡,此种水力插板与抛石斜坡组成的的复合堤,已在工程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稳定性。对直立堤、抛石堤以及复合堤3种堤型开展不同波况下直立墙上和抛石护坡中波压力的试验研究,对复合堤的稳定性优于直立堤和抛石堤的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抛石护坡明显降低了直立墙上的波压力,减轻了波浪冲击;直立墙阻止越浪带动抛石堤顶部块体向堤后运动,避免抛石护坡的过度破坏。两者结合使复合堤具有比直立堤和抛石堤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维波浪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结果,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波浪斜向性和多向性对不规则波作用于直墙堤上波浪荷载的影响,表明波浪是否在堤前破碎其影响波浪荷载的规律是不同的。建议了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作用于直墙堤上波浪荷载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波浪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的结果,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波浪斜向性和多向性对不规则波作用于直墙堤上波浪荷载的影响,表明波浪是否在堤前破碎其影响波浪荷载的规律是不同的.建议了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作用于直墙堤上波浪荷栽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二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相对波高、波陡、相对水深和直墙前斜坡块石棱体上扭王块体对水平式混合堤结构所受波浪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直立结构各处所受波压强总体随相对波高和相对水深增大而变大;波陡对结构所受波压强的影响较小;直墙前斜坡块石棱体上的扭王块体能明显减小结构所受波浪力。通过试验值和各公式值比较可知,合田公式计算值与掩护良好的直墙受力情况相近,合田修正公式计算值能较好拟合挡浪墙的受力规律。拟合出规范修正公式计算没有被掩护直墙处的波压强。  相似文献   

5.
波浪作用于直墙上会造成水体的强烈紊动,从而对直立堤的明基床及其前面的海床产生淘刷作用,尤其对于处在深水区、受大浪作用同时产生立波的情况下,破坏作用更明显。为避免波浪的运动对直墙结构带来严重的后果,直立堤前设置稳固的防冲刷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文中所述意大利某项目的深水明基床直立堤,通过中外不同规范、手册对抛石基床护面块体重量进行计算对比,并依次采用物模试验进行验证,提出该项目的深水直立堤在大浪作用下抛石基床护面重量采用预制混凝土护肩块体设计较为合适,本文分析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FLOW-3D软件,采用推板造波及孔隙消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三维数值波浪水池,研究直立堤在波向与迎浪面小角度(≤15°)变化时所受波浪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墙面测点波浪力在各堤面坡度及各测点之间随波向的变化趋势大体相似,在90°波向时有最大值。2)同一堤面坡度下墙底各测点之间波浪力随波向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同时堤面坡度的存在会影响其变化趋势。3)波浪力在墙面上的分布,无论是在何种堤面坡度或任一波向作用下都基本相同。4)墙底波浪力近似梯形分布。5)在大多数波向下,墙面及墙底测点波浪力的最大值出现于堤面具有一定坡度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5种斜坡堤挡浪墙水平波浪力计算公式,从波浪要素、墙底高程、肩宽大小、掩护情况、斜坡堤坡度和适用范围6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辅以设置不同工况进行实例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国标公式因采用波浪参数较小使得波浪力计算结果偏小,且其采用固定折减系数考虑墙前掩护结构影响,对挡浪墙结构设计指导性不足;BS6349-7公式和Jensen&Bradbury公式简单,其计算结果的经验性较强;改进的Pedersen公式和Martin公式参数考虑因素较为全面,且Martin公式适用范围较广。本文研究对斜坡堤挡浪墙设计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带挑檐直立堤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爬高和越浪量进行观测,分析墙顶超高、挑檐宽度以及波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立堤波浪爬高主要与波高有关,周期影响不大;堤顶超高、挑檐宽度和波坦是直立堤越浪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挑檐宽度对直立堤越浪量的影响程度与堤顶超高有关。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直立堤波浪爬高和越浪量计算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良奎 《水运工程》2000,(12):18-20
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北导堤袋装砂堤心斜坡堤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问题,通过二维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随相对水深h_t/h及破坏数N_(od)的变化规律同有限水深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为此,依据试验结果对可能影响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Van der Meer公式做了局部修正,该修正后的公式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供深水斜坡堤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斜坡堤模型试验结果,给出拟合公式。再采用拟合公式、现有规范公式和研究者给出的经验公式,对斜坡堤不同堤顶高程下越浪产生的堤后次生波高值进行计算。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可知拟合公式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分析其他公式计算结果不吻合的原因。结果可为其他允许越浪斜坡堤在堤顶高程设计时的堤后次生波高计算和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潜堤结构,采用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规则波作用下波浪与可渗潜堤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讨论了淹没水深R_C与波高H之比R_C/H、波高H与周期的平方T~2之比H/(gT~2)、堤顶宽度B与波长L之比B/L、潜堤坡度m以及堤心石粒径D与波高H之比D/H等无因次参数与潜堤堤后透射系数K_t的关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经验计算公式,为潜堤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周期涌浪和风浪的混合浪具有周期长、波能大的特点,该种环境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不能简单地参照现行规范执行。依托某已建工程,采用计算及理论分析对其设计过程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外海长周期混合浪作用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外坡护面块体的选用和防浪墙顶高程确定等设计需要额外考虑经验系数;墙后堤顶和堤后斜坡需要格外加强,堤顶尽量选用合适的防浪墙结构形式;现行规范的护底块石计算公式在浅水条件下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港庙岭三期集装箱和我用途泊位其陆域形成有地基处理试验区围堤采用抛石挤淤堤、抛石爆破挤淤堤和砂桩砂波堤三种结构形式。文章介绍了这三种围堤的施工工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疏浚土并与港区陆域形成工程相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中共建设了长约18 km的配套围堤,围堤结构为爆破挤淤堤与充填袋斜坡堤组合。因此在工程中势必要处理好爆破挤淤堤与充填袋斜坡堤两种不同结构的衔接。介绍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中爆破挤淤堤与充填袋斜坡堤的衔接处理方案,以及结合衔接方案的龙口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堤顶越浪的情况下,对典型的设有挡浪墙和挡浪板的桩基透空式防波堤进行防浪特性研究。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对堤后波高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通过测量上部结构所受波浪力,对比防浪墙结构形式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并就结构形式对堤后波高和结构受力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上部结构设计,可以在满足防浪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结构所受波浪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北导堤堤头部位2.6 km长软基段的工程条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这种新型结构的基本构思是利用各空心方块之间以及空心方块本身的两个空隙率,降低堤身单位体积的重量以及堤身断面总重量,从而满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的要求.对空心方块斜坡堤的设计、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实施效果等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海外港口工程大部分位于以涌浪为主的海域,防波堤在涌浪作用下的稳定性尚未得到全面认识。对于斜坡堤,除了护面对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外,堤脚对其稳定性也很重要。以某一具体港口防波堤工程为例,通过波浪断面和局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涌浪作用下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比正向和斜向波浪作用下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结果,重点分析了斜向波浪作用下斜坡堤堤头圆弧段堤脚块石发生破坏的原因及其随入射波浪周期和水位的变化关系,并对原方案堤脚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9.
斜坡式和直墙式防波堤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第27届国际海岸工程会计(ICCE2000)上有关防波堤技术的新进展,内容包括斜坡堤护面块体的稳定性、宽肩台堤的设计标准、扭工字块体的结构失稳标准、Core-Loc块体的应用、三维波浪对混合堤的作用,应用预期滑动距离法设计混合堤以及水平向混合堤等。  相似文献   

20.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北导堤堤头部位2.6 km长软基段的工程条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这种新型结构的基本构思是利用各空心方块之间以及空心方块本身的两个空隙率,降低堤身单位体积的重量以及堤身断面总重量,从而满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的要求.对空心方块斜坡堤的设计、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实施效果等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